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与生活作息的改变,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慢性疾病。其中,糖尿病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美国约有15%的人口患有糖尿病,我国大约在12.8%。近年来,改善代谢的新型降糖药物,包括钠-糖协同转运蛋白2受体拮抗剂(SGLT2i)及胰高血糖素蛋白1受体激动剂(GLP-1RA),已被多项临床研究与指南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保护和肾脏保护。然而,美国大约只有不到1/4的合并了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CVD)的患者在实际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没有得到临床广泛使用的原因在于治疗惯性、教育不足、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可及性等。近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项DRIVE研究,探讨了一种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增加新型药物使用的可能性。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化、远程干预临床试验,纳入了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Brigham网络中,患有2型糖尿病并具有心血管和/或肾脏疾病的高风险患者。符合使用SGLT2i或GLP-1 RA但未被开处方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同时进行虚拟患者教育和同时处方SGLT2i或GLP-1 RA(“同时组”)或先进行两个月的虚拟教育后再处方药物(“教育先行组”)。由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剂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负责方案实施,他们使用标准化治疗算法来处方SGLT2i或GLP-1 RA。主要终点是6个月内接受SGLT2i或GLP-1 RA处方的患者比例。
研究结果显示:在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共20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平均年龄为66.5岁,女性占36.5%,非白人种族占22.0%。总体上,30.0%的患者有心血管疾病,5.0%有脑血管疾病,1.5%两者皆有。平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77.9 mL/min/1.73m
2
,平均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为88.6mg/g。两个月后,200名患者中有69名(34.5%)获得了SGLT2i或GLP-1 RA的新处方:同时组中53.4%的患者对比教育先行组的8.3%(p<0.001)。六个月后,200名患者中有128名(64.0%)获得了新处方:同时组中69.8%的患者对比教育先行组的56.0%(p<0.001)。患者自报在试验开始后六个月内服用SGLT2i或GLP-1 RA的比例在同时组也高于教育先行组(69/116,59.5% vs 37/84,44.0%;p<0.001)。首次处方的两组中位时间分别为24天(IQR 13, 50)vs 85天(IQR 65, 106),分别(p<0.001)。
本研究通过RCT研究设计,将线上患者教育+药物处方立即进行的方案(同时进行方案)与先进行2个月的教育再进行患者处方的方案(先教育的方案)进行了头对头的对比,结果发现同时进行的方案显著优于先教育的方案,显著增加了患者6个月内新型药物的使用率(70% vs 56%)。笔者认为同时进行的方案类似于现在流行的直播带货模式,通过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打动了患者,同时直接进行药物干预,效果立竿见影。另一种模式存在2个月的教育期,2个月之后患者的治疗意愿在下降,很可能就没有进行药物的更换或者调整,因此没有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由此可见,未来对于指南推荐但处方率不足的药物,可以通过线上患教+远程药物处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药物的推广,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推广的药物是指南明确推荐的药物,而接受的患者是这个药物适应症的人群。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4.069494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同济大学科管部副部长(挂职)。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曾获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