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飞船飞行任务已经过去近半了,从
4
月
25
日发射升空至今,神舟十八号飞船已经发射升空满
3
个月时间了。按照计划,神舟十八号飞船的在轨时间大约为
6
个月,也就是说,预计在
10
月下旬,神舟十八号飞船就会结束本次飞行任务,从中国空间站撤离返回地球了。
现在中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所以每次飞行任务中,航天员都需要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有一些任务可能会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性。像之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就进行了我们第一次舱外维修任务,航天员出舱对天和号核心舱的太阳翼进行了修复。
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之前的
2
次出舱活动中,也给中国空间站安装了一些防护装置,提高了中国空间站应对空间小碎片、空间小颗粒的威胁。
最近
2
次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出舱时的主要任务不是给空间站进行舱外维修,就是给空间站安装防护装置,这是因为太空飞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安全,经常会遇到空间小颗粒、空间小碎片的威胁。
天和号核心舱的太阳翼曾经遭到空间小颗粒的撞击,导致太阳翼受损,这是没法避免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国际空间站也经常遇到,是可以应对、处理的,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太担心。
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近期的任务中,还进行了一次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在这次演练中,模拟了空间站因为空间小颗粒、空间小碎片撞击导致舱内失压的情况,航天员模拟进行了紧急处置全流程,包括找到撞击点、修复漏洞等过程。
对于空间站这些载人航天器来说,航天员出舱对空间站进行维修、维护其实是常态化的事情,国际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舱外维修是宇航员出舱的主要任务之一。由此可见,在接下来我们空间站航天员也会经常会出舱进行设备的维护、更换、升级,或者进行维修。
而每一次出舱活动的任务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难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航天员乘组时,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选出最佳的航天员乘组,他们还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训练才能去执行飞行任务。
例如,早在很久以前,官方就已经宣布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经确定了,这些航天员在入选以后就开始参加一系列的任务训练,其中肯定包括学习怎么在空间站内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试验,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包括模拟出舱活动等。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确定
参加每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一般都会提前很长时间就确定,现在神舟十八号飞船正在执行飞行任务,参加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虽然还没开始执行飞行任务,但是现在他们也是非常繁忙的。
因为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们需要在中国空间站内生活、工作
6
个月时间,对于很多新航天员来说,在失重的环境下生活、工作这么长时间也是一个挑战。
而且在执行飞行任务的时候,航天员们需要完成很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有一些任务在地面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失重的环境下就没那么容易了。举个例子,在地面我们拧螺丝就很简单,但是如果让我们在出舱时拧一颗螺丝,都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中,航天员需要出舱进行防护装置的安装,而每一个防护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同,每一个防护装置的设计结构不同、安装方式也不同,所以他们为了能够高效完成这些任务,也需要花时间去熟悉这些防护装置的细节,包括安装的方式、安装的位置等。
也正是由于即将参加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们正在参加一系列的任务训练,非常繁忙,所以在近期他们一般都不会公开亮相的,一般都是在发射前一天才会公开亮相。也就是说,在近期公开亮相的航天员们大概率都不会参加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甚至也有可能不会参加神舟二十号飞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