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插座APP
职场充电第一站,每晚21点21分准时推送,下载好多课APP学习更多精品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DeepSeek核心论文全译本:DeepSe ... ·  7 小时前  
哲学园  ·  牺牲之国:美国政制的神学基础 ·  4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地学人生】痛而不言是历练,笑而不语是成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插座APP

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插座APP  · 公众号  ·  · 2024-06-28 12:13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插座APP

怎么样才能够不怕事?这篇文章2600字,预计7分钟读完,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作者 | 张丽俊

编辑 | 木木

来源 | 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点击预约直播

如显示已结束,点开关注视频号

👇 👇 👇

很多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非常怕事,当事情来临时,会感到恐惧、下意识想逃避。


其实你换一个思维想,就不会怕事了。这个思维就是: 人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伤。


保存图片,分享 朋友圈


除了生死之外,别无大事,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有了这个思维后,再加上下面4个方法,就能帮助我们应对事情。



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


很多人遇到事情,会怕,会躲,即便是有机会,他也会躲在别人身后,最后没有抓住机遇,蹉跎了一生。但这样做,等过些年回过头来看,又会很后悔当初的行为。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 人不是环境或者过往的牺牲品,而是主角,一切取决于自己。


的确,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不是别人生命里的配角,更不是观众。


我们要活成什么样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由自己决定。所以你要想一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究竟在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意义?那些折磨你无数个夜晚让你无法入睡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当你想清楚了,就要敢于上台,去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做人生的主角。


你把自己当成主角,你就不会害怕困难了,因为你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来成就你的,并且你也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光,因为你的成长只和你一个人有关。


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当你有对自我的认知和意念,就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你的恐惧,养大了困难。


医生阿费烈德曾提出过一个跨栏定律,他在解剖某个肾病患者的遗体时,发现患病的那个肾比一般的肾要大得多。而在其它解剖案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阿费烈德发现,患病器官在和病毒不断斗争的过程中,致使器官的功能日渐增强。一个器官坏死,另外一个器官就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使得普通的器官变得更强壮。


阿费烈德通过跨栏定律告诉我们, 人都是会适应变化的。当困难越大,人的能力也会相应变大。


保存图片,分享 朋友圈


比如有一些运动员,在跨栏的时候不敢跳,到了栏杆前就停了下来,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达不到跨不过去,而是因为内心有恐惧感。


但没什么好怕的,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一旦克服内心的恐惧,就可以跨过去。而且竖在面前的跨栏越高,他就跳得越高。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时候会遇到一个特别大的困难,特别焦虑、沮丧,你以为跨越不过去。


其实你真的沉浸下去时,发现不知不觉问题就解决了。困难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是你的恐惧,养大了困难。而你经过这件事,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后,反而会激发出你的潜力。


所以 不要怕任何事,一个人遇到的困难越大,成就往往越大。



将目标拆解为任务。


有些事情,就像山一样,当你在山脚,看到山巅,就会觉得这座山高不可攀,没有攀爬的勇气。第一反应是退缩,心想:“太难了,我干不了。”


为了战胜困难,你还要有目标拆解的能力。


目标拆解是将一个复杂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分步骤逐一解决掉这些小问题,从而解决复杂的大问题。


马斯克就有强大的目标拆解能力。马斯克在制造火箭的过程中,将关键步骤精简至27步,并在发射火箭时,将每个零部件进行编号,并指定相应的责任人。即使火箭最终爆炸,通过回收所有的零部件,也仍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究竟是哪一个零部件出现了问题。


所以,你在面对困难时,也要具备这样的拆解能力。


你要将目标拆解为任务,也就是把“结果”翻译成实现结果的“过程”。


1. 正向规划


所谓正向规划,就是你要知道目标是什么,也知道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将方法和步骤分解成待办任务。


比如,想达成目标,究竟应该分成几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 逆向规划


所谓逆向规划,就是从终局开始倒推,想要达成结果,哪些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想一想,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直至抵达目标。


逆向和正向的推演,更有利我们战胜困难。



积极行动。


最后,想要应对事情,非积极行动不可。


正如清华教授彭凯平所说: “所有的焦虑、徘徊、恐惧,其实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解决。躺在床上,躲在家里,在那胡思乱想,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你给自己定好目标,并且拆解好目标后,就要说干就干。


雷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定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


当时很难,看上去难以实现,但他行动起来,很快就做到了。


雷军说:“我今天回想起来,那些看起来很了不起的目标,试一试,也许没那么难。所以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有年轻人的魄力,不要听人家这个建议那个建议,敢想敢干最重要。”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很多人不敢行动?一般来说有2个原因。


第一个,是惰性使然。 人性中有懒惰的一面,改变毕竟是困难的,如果一件事做起来很麻烦,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打破惯性,走出舒适圈的。


第二个,是畏惧失败。 看见了很多的障碍和挑战,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做好计划等等,所以宁愿不做,也不想做错。但正如前面说到的,除了生死,都是擦伤。所以一定要拿出执行力来。


行动,永远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做错,比没做胜过100倍。


你想,想破头皮,也改变不了什么。你畏惧,更不可能产生结果。


所以你要有行动,你只有行动,你才会有反馈,有了反馈,就可以复盘,哪怕做错了,也可以修正,然后找到正确的路。


张一鸣也非常注重行动力。


他经常对自己说:


马上有什么可行动,你是行动派吗?很多问题它不会消失,不动(犹豫/抱怨/感叹)肯定是错误,行动就有力量,哪怕是行动的准备行动,唯有行动才能改变事情。


所以,不要害怕,不要犹豫,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80%的问题。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当你有“除了生死,都是擦伤”的思维后,你就不会再怕任何事。


而要应对这些事情,你要有:


主角意识、对人生负责;敢于跨栏,挑战不可能;目标拆解,胜利是可以规划出来的;积极行动,凡事先搞起来就能解决80%的问题。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