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观察
检验医学网媒体矩阵,分享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行业价值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观察

全球IVD龙头,罗氏诊断百年史!

体外诊断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9-29 12:00

正文

声明:本文为体外诊断观察原创,24小时后先留言申请后方可转载,并需完整标注来源和作者,否则严究!




罗氏1896年成立于瑞士,以药品业务起家, 诊断业务起步和发力相对较晚。 不过如今, 无论制药还是诊断业务,罗氏都已经是全球领先的龙头企业。


罗氏并不是一直专注于制药和诊断业务,在漫长的128年发展历程中,罗氏主营过维生素,做过香水和香料。 在一系列的并购和整合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诊断和制药两大业务部门。



诊断业务启动早但发力晚

早期沉睡了近半个世纪


1920年代,罗氏的诊断试剂业务启动。 这也是罗氏制药中国官网记录的诊断业务最初启动时间,不过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罗氏诊断业务存在感都不强。


1966年,罗氏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生产诊断化学品和仪器的部门, 诊断业务才算正式开始发力。 此前,罗氏的诊断业务已经休眠约40年。


1968年,罗氏在新泽西州纳特利建立了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这为开发基于分子水平的诊断工具奠定了基础,如核酸检测技术,有助于更早期、更精准地检测疾病。


1969年,罗氏建立了巴塞尔免疫学研究所,促进了免疫诊断产品的开发。同年,罗氏创立Tegimenta公司, 开始研发临床化学诊断。


1979年,罗氏继续扩张。罗氏Nutley与基因泰克(Genentech)合作,帮助开发干扰素的生产工艺。同时,诊断部门继续扩大。


1984年,德国宝灵曼(Boehringer Mannheim)推出Cobas Mira分析仪,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生化分析仪之一,Boehringer Mannheim后面被罗氏收购。


虽然罗氏诊断业务发力并不算早,但好饭不怕晚。罗氏 通过持续的研发积累, 在分子和免疫诊断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后续的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诊断领域成功登顶


1990年,罗氏 以20多亿美元收购了Genentech近60%的股份, 加强了罗氏在基因工程和肿瘤研究领域里的领先地位。


1991年,罗氏 以3亿美元收购Cetus,获得PCR的全球营销权, 使其在分子诊断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同年,罗氏收购血液诊断公司ABX SA。


1994年,罗氏以53亿美元收购Syntex,为开发相应的诊断工具和伴随诊断产品创造了机会。


1990年代中期,罗氏在诊断领域推出了自动化实验室诊断设备等革命性产品。


1997年,罗氏 以110亿美元收购了当时IVD世界排名第二的Boehringer Mannheim, 成为IVD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Boehringer Mannheim在血液诊断和尿检方面非常成功,另一方面,罗氏 还延续了Boehringer Mannheim与日立的非常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


彼时罗氏诊断营收仅9.66亿瑞士法郎,距离国际头部IVD企业尚有较大差距。但 90年代的几起并购,奠定了罗氏诊断巨头的地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当时的国际IVD霸主雅培。


每一家国际IVD巨头的成长史,都是一部部并购史, 通过并购整合和研发创新,驱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确立两大核心方向

发力生命科学领域


1999年,罗氏将其旗下的香精香料子公司Givaudan分拆上市,正式 退出了香水与香精业务 领域。


2001年,罗氏以4.75亿美元收购血糖监测公司Amira Medica, 巩固了罗氏在糖尿病管理市场中的地位。


2002年,罗氏将其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业务出售给荷兰DSM,彻底剥离了在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领域的业务, 专注于制药和诊断部门。


2007年,罗氏以1.55亿美元收购454 Life Science,布局二代测序;6亿美元收购BioVeris,获得电化发光技术;1.9亿美元收购DNA芯片公司NimbleGen, 在生命科学领域风靡一时。


2008年,罗氏以1.3亿美元收购MirusBio Corporation;34亿美元收购Ventana Inc.,进入了组织诊断领域;1.25亿美元收购RNAi和基因治疗公司Mirus。


2009年3月,罗氏以468亿美元收购Genentech剩余股份。


2010年,罗氏以1亿美元收购BioImagene,扩展数字病理学业务;约1亿美元收购PVT, 提高了自动化样本处理能力,尤其是流水线前处理。


2011年,约2亿美元收购MTM laboratories,巩固了其在个性化医疗和分子诊断方面的领先地位;收购了Verum Diagnostica,扩展其在凝血诊断领域的产品组合。


2012年2月, 拟57亿美元收购Illumina被拒。 此前收购454,整合也是失败的,焦磷酸测序技术曾是二代测序佼佼者,但随着更先进、低成本产品上市,454技术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罗氏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过程中。然而,勇者无惧,罗氏在一次次挑战中汲取经验,更加坚定地迈向未来,成就了今日的强大与卓越。



并购加速

诊断业务领先全球


2013年,罗氏以2.2亿美元收购Constitution Medical Investors(CMI),强化血液检测和细胞形态学领域。


2014年,罗氏以4.5亿美元收购Cobas Liat母公司IQuum;3.5亿美元收购Genia Technologies,布局纳米孔测序技术;5.65亿美元收购AriosaDiagnostics;1.19亿美元收购Bina。


2015年,罗氏以0.3亿美元收购Signature Diagnostics;10.4亿美元收购Foundation Medicine 56%的股份;收购CAPP Medical,抢占ctDNA市场;约5亿美元收购Trophos;4.45亿美元收购Kapa Biosystems;4.25亿美元收购GeneWeave BioSciences。


2017年,罗氏启动了第二条Cobas-8000卡盘的全自动灌装线,将生产能力提高了三倍以上。


2018年,罗氏收购了临床数据处理领域的领导者Flatiron Health,以24亿美元收购Foundation Medicine的剩余股份。同年,罗氏上线 Cobas Pro集成解决方案系统。


2020年,罗氏以极快的速度开发出可靠的新冠检测方法;收购测序技术公司Stratos Genomics,以 推进纳米孔测序仪 的开发。


2021年,罗氏以18亿美元并购分子诊断公司GenMark Diagnostics;收购TIM Molbiol,丰富其分子诊断产品矩阵,尤其是在传染病领域。


2023年,罗氏 诊断部门营收141亿瑞士法郎(约111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区营收24.75亿瑞士法郎(约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2024年上半年,罗氏 诊断部门营收72.11亿瑞士法郎(约59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增长4.7%,扣非净利润15.83亿瑞士法郎(约13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22.0%。


分区域看的话,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营收24.31亿瑞士法郎,占比诊断业务总营收33.71%;北美营收21.63亿瑞士法郎,占比诊断业务总营收30.00%,其中美国营收19.17亿瑞士法郎。


亚太地区营收21.02亿瑞士法郎,占比29.15%,其中 中国营收12.73亿瑞士法郎(约105亿元人民币),占比罗氏诊断总营收17.65%; 拉丁美洲5.15亿瑞士法郎,占比7.14%。


从全球头部IVD企业各区域营收,也可以看出全球各主要IVD市场之间的差异,就罗氏来看的话, 其实中美IVD市场的差距,已经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大了。


2024年7月29日,罗氏以3.5亿美元收购LumiraDx公司POCT技术,加强了罗氏在分子诊断和POCT领域的技术储备。


通过 持续的并购整合,以及长期20%的研发投入, 罗氏巩固了其在诊断和制药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 通过两大核心业务的高度协同发展,罗氏成为了全球精准医疗的代名词。



精准驱动

未来领航


罗氏凭借其 百年积累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经验, 诊断与制药两大核心部门的协同作用下, 逐步引领了全球IVD行业的发展。


从分子诊断到生化分析,再到近年来在肿瘤精准诊疗方面的突破,罗氏始终致力于 将最新的科技应用于临床诊断,帮助全球数亿患者获得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通过一系列收购与创新,罗氏不断扩展其技术与市场版图,成为全球医疗行业的引领者。 随着诊断与制药领域的深度融合,罗氏将在未来的精准医疗时代继续引领创新浪潮。


罗氏始终 秉持着“先患者之需而行”的宗旨,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是一家为患者生命质量和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带来深远影响的国际企业。


参考资料:

罗氏2024年半年度报告;

罗氏2023年年度报告;

罗氏中国官网_关于罗氏_全球百年;

罗氏诊断中国官网_关于罗氏诊断;

乘风印象, 126岁的罗氏成长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