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肺部-微生物群轴:
• 肺部微生物群虽然不如肠道微生物群被广泛研究,但其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
• 与肠道微生物群相比,肺部微生物群较小,但同样重要。肺部微生物群由包括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链球菌)、Lactobacillus(乳酸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在内的微生物组成,健康患者中肺部微生物群的组成与肠道微生物群相似。
• 肺部微生物群在炎症期间会发生改变,并与宿主内外的代谢物和其他病原体相互作用。
• 肺部微生物群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依赖于黏膜微环境的相似性,这些微环境特征由微生物群与黏膜免疫系统(MIS)中的相同相互作用所定义。
• MIS是连接这两种微生物系统的最重要环节,它涉及免疫系统的参与以及肽和蛋白质的分泌,如IgA和代谢物的产生。
• 肺部微生物群的稳态不仅在肺部内部调节,还通过与其他器官(特别是肠道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进行调节。
• 肠道微生物群和肺部微生物群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联系: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诱导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呼吸道感染等。
• 肠道-肺部-微生物群轴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系统,维持着体内稳态;这一状态的改变可能导致癌症的发展、组织损伤和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抗肿瘤活性和抗生素:
• 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在不同个体间表现出异质性,这种差异受到饮食习惯、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医疗暴露等因素的影响。
• 微生物群的组成与多种疾病相关联,包括自身免疫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
• 微生物群的组成影响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预后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例如,Helicobacter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对Barrett食管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 研究表明,富含Akkermansia muciniphila和Ruminococcacae等细菌的微生物群与黑色素瘤和NSCLC患者的更有利预后相关,而同样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在头颈癌患者中并未改善生存率。
• 在NSCLC患者中,Phascolarbacterium的存在与经治疗后的较长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而富含Dialister细菌的微生物群则预后较差。
• 基线时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异质性较高的患者比微生物群组成异质性较差的患者预后更佳。
• 所有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条件,无论是减少变异性还是消除有益菌,都可能对LC患者的预后或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抗生素对于管理感染至关重要,但它们的滥用可能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损害包括NSCLC患者在内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
• 尽管在抗生素治疗期间微生物群发生了改变,但由于微生物群有能力恢复到基线状态,免疫治疗的效果并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