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种转变究竟通往何处?从黑森林走出来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我听得到的CEO脱不花讲过一个故事:
虽然年纪越来越大,美国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作为一个重要的公众人物,一直都在大众面前保持着自己的优雅和体面。直到有一次,她参加一场盛大的活动,在迈过铺着红地毯的台阶时,她的大脑认为自己能迈过去,她的身体却怎么都不听指挥。于是,在无数镁光灯的闪耀下,她直挺挺地摔倒了。
她摔倒的照片立刻成为很多媒体的头条新闻,这对一直保持优雅的她来说是噩梦般的时刻。有趣的是,这尴尬的时刻,也变成了醒悟的时刻。
她说:
“在我将要摔倒而身体还没有着地的那一刻,有一个念头在我的头脑中闪过,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已经老了。”
听完她的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转变的例子。南希在那一瞬间,成为了一个新的自我。
对于南希·里根,以前也一定有很多人跟她讲“你老了,年纪大了”之类的话,甚至她自己,也许也跟自己叨叨过。
在她倒下的那一刻,肉身和地面的碰撞,也是头脑中的自我和现实的碰撞。这种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经验,这种经验又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变成了新自我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原来,我真的老了。”
这是很多人经历的转变历程:
和现实的碰撞形成了新的经验,又变成了新的自我。
可是,这种转变究竟有什么用呢?毕竟,老了实在不算什么好事。
“老了”也许不算好事,认识到“自己老了”,却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因为无论你是否接受,现实就在那里。可是,只有当你选择了接受它,你才能进一步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它,你才能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一些原本没有的可能性。
承认现实,总是意味着承认失去。
对里根夫人而言,当她承认自己老了,她就失去了那个幻想中那个永远年轻、充满活力的自我。
可是,承认新的现实,却会打开新的可能性。
比如,现在她可以思考,如果做一个“优雅的老人”,如何放下别人眼光的束缚,如何在有限的时光里,重新编排自己生命的轻重。
这个新自我也许不比年轻、有活力的自我好,却一定比沉溺于“永远不老”的幻想中的自我要好。
这就是转变的意义。很多时候,
现实是艰难且不可逆的。就像人生有时候会走下坡路,我们会有很多的失去。可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总是从失去中得到的。”我们从艰难的现实中学到的智慧,会永远成为新自我的一部分。它是黑森林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