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橙子说成长
「橙子School」原名「新精英做自己」,是专注青年人自我管理与个人成长的学习社群。在橙子学院,你将收获4种面向未来的能力,搭建由“自己-伙伴-导师”组成的个人成长系统,与最优秀的人一起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我们坚信,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信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橙子说成长

自控力不强的人,就没资格学习了吗?

橙子说成长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9-20 21: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橙子君说


“自控力” 现在是一个热词,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通常会讲“我是一个很自律的人”/“我一个拖延症患者”,在说到想要提升的能力时,也会说“我希望提高自控力”…… 那你到底是如何理解“自控力”的呢?


这个问题还蛮重要的,因为“自控力”之所以这么火,就是因为很多人“做不到”,而每个人对自控力的理解能影响到TA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之后的行动,是自暴自弃,还是寻找更合适的方法?


今天,橙子君分享一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文丨晶美同学

公众号:YouCore(ID: YouCore



和我一起住的于木木是个非常非常上进的女孩子,究竟有多么上进呢?举个例子,我在家帮她签收的快递多半是书。


心理学概念开始火的时候,她一口气买了《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与生活》两本教材书。拿到书时,她说了句,要在2个月内看完这两本砖头厚的书。当时我就震惊了。不久她就做了十分完美的计划,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花不到一小时的时间看40页。



结果呢?


和大多数上进的同学一样,她坚持了两个星期就放弃了。两年过去,那两本书早长了厚厚的灰尘。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她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是的,我说的就是写作、设计、理财等等,往往三分钟热度,始终坚持不下去。很快,她得出一个结论,是自控力太差!


后来她报名了一个《如何10倍提升自控力》的课程,大概就是教了怎么做时间管理,结果可想而知——并没什么卵用。


身边其实有挺多像木木这样上进的朋友,比如吴小框同学在今年京东618活动时花了300块买了20多本书,最近问他有啥收获,他说第一本的目录终于看完了。嗯,我知道他一定坚持不下去。看起来,学习最大的障碍仿佛就是 自控力 出了问题。


面对学习

你的自控力为什么会这么差?


很多人觉得自控力就是“我能用意志控制自己,想让自己干啥自己就会干啥”。 同学,你又不是机器……没有人能做到这样的自控。


也许,你看到的“自控力“其实是假的?


刚才提到的没法坚持读书的木木同学,她晚上即使9点钟下班到家,也依然会坚持在厨房呆一小时,原因只是“外面的饭菜味精太多“,她想要做第二天能带去公司的午餐,于是每天变着花样学习做潮汕虾蟹粥、椒盐带鱼、日式咖喱鸡,饭菜一天比一天好吃。在我看来,她在坚持做饭这件事情上的自控力,也是旁人无法企及的。



假如我们把角色换成,特斯拉的CEO兼大众男神埃隆马斯克。听说他每天坚持读两本书,不到18岁就读完了图书馆的书。如果让马斯克天天坚持花式煮饭,你觉得他会依然拥有自控力吗?


这样看起来木木还是很有自控力的嘛,只是没用在读书上,就像马斯克没法控制自己去花式做饭一样。


所以,“因为有了自控力所以才能坚持学习”这本身是个伪命题。那些能坚持学习的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他们没告诉你。


那么, 能坚持学习,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为了破解这个问题,我再举两个例子。


昨天,我们同事吃饭时一起讨论到一个话题:


“你曾经在什么情况下能坚持一个月天天看书?”


实习生饭饭说期末考之前天天都在啃《宏观经济学》,老白说,转行开始做运营时,连续看了四五本相关的书。大家七嘴八舌,最后给出了一个结论:


坚持学习第一的驱动力,就是马上就要用。 引用一句掉书袋的话,就是“所学知识要建立在限时的利害关系之上”。


我在朋友圈看过一篇标题为《你顽固的时候真好看》的文章,当时很有兴趣地点开往下读了2遍。文章确实让人深受启发,在看完那一瞬间感觉自己的精神层次又得到了升华。


但再过了15分钟,刚刚获得的启发感却荡然无存,似乎我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我依然不懂怎么分场景应用,不懂怎么进行具体地验证,确认下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固执”,又该在什么情况下“放弃”。


看出来了吗?大多时候,我们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脸熟。 对于行动类的学习内容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应用场景,一旦没有应用场景,缺乏正向反馈。坚持不下去才是正常的,能坚持反而是反常的。


因为“学非所需”和“学而无用”,太多人沦为了 虚假学习 的奴隶。



真正的“高自控力”学习 是怎样的?


YouCore家族不败学霸·产品总监·缪老师(传说中“自控力”本人)说,他每天一定会从百忙之中抽出15分钟时间,看几篇重点公众号的文章,并且在OneNote里做文章拆解分析,到目前为止已经坚持了187天。


我得承认,缪老师是真学霸。他看文章的动机是需要研究优秀公众号文章的写法,并要求自己在下一篇文章中使用最新的技巧。他几乎天天都说, “建立应用型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


真学霸和感动自己的学霸(俗称“伪学霸”)最大的差异就在:“伪学霸”一直在用保守又轻松的方法在走下坡路;而反观,真正的学霸,早已清醒地选择了走有用且高效的上坡路。



这也是YouCore整个系列产品设计在走的路: 应用型学习 毫无疑问,应用型学习比非应用型学习要难得多,但却能让每位学员感到有用、受益、高效、一直在走上坡路。这才是检验学习有效的唯一标准。


接下来,按照YouCore干货文章的作风,应该说说实现应用型学习的具体方法论了。 依然分为三个步骤:


1. 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


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清楚,冲刺前的终极复习策略不是听老师讲课、也不是继续背知识点,而是 做!真!题! 因为从真题出发,才能把零碎的知识点用起来。


同理,在开始学习之前,你首先要提出一个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这其实也是为每个人设立了 应用目标


在构建职业能力树之前,也要首先在写下你想要拿下的是哪个职位。只有为了这个应用目标构建出的职业能力树,才能真的帮助你升职啊。


在你有学习的冲动之前,先拿一张A4纸,在上面写下你学习的应用目标,也就是想要解决的那个具体问题。这一点是一切的基础。



2. 创造应用场景


同样以木木为例,她有一段时间热衷于跟着她的另外一个朋友学英语,但最终进步依然不大,而她的那位朋友的学习效果则非常棒,因为那位朋友本身就在外贸行业,日常工作时就用得上英语。


英语有用吗?很有用,但是对木木来说,她并没有用的机会。如果木木选择每周都去参加英语角活动,学习效果可能就大大提升了。


如果客观上本身就有很多运用和练习机会的话,那基本上就是在被动地进行应用型的学习了,因为你输入本身就是为了输出。


如果没有客观应用场景,我们还能 在主观上创造应用场景


例如,YouCore团队内部每隔一周就会有一次内部分享的机会,比如我上周就做了项目管理的主题分享。这其实并不是因为我的项目管理水平高,而恰恰是因为我的项目管理水平还不够高……之所以由我来讲,是为了让我通过分享,告诉别人我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知识,并通过被更高水平同事的提问吊打,将没想通的知识点真正想明白。整个过程中随时都有恍然大悟之感,受益最多的其实正是我自己。


3. 获取正向的即时反馈


人类天生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因为大脑里,住着一个享受小人。这小人经常在你为未来筹谋时出来捣乱,说,“嘿,别管这么多了,就是现在!”


这就是为什么你打开阅读软件准备看书,却鬼使神差地戳开了王者农药推送的对战消息。因为农药能够给你即时的满足感。


而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也需要一个人甚至一帮人时常给以你精神的鼓励。 还有什么比跟一群有激情的学习者在一起更能让自己坚持下去呢?


这一条做起来一点都不难,那么多学习社群、打卡活动、读书会,不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么?



来个小总结


大多时候,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不下去,并不是自控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学非所需”和“学而无用”,沦为了虚假学习的奴隶。


自律哪有模板,借鉴不如实干, 应用型学习 的方法论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想实现应用型学习,你需要三个步骤:

1、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让学习内容是你心中所需;

2、创造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践行边学边用的学习方法;

3、获取正向的即时反馈,保证持续的学习状态。


文丨晶美同学 ,YouCore主策划,追求理性与感性平衡的女文青,知乎专栏《框架的力量》入驻作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YouCore(ID: YouCore ,个人核心力赋能平台,一个老板、副总裁、总监们偷偷关注的公众号。


橙子君说


在学习中坚持不下去

有时候不是自控力的问题

我们要首先想想自己 学习的目的

如果“学为所需”或“学以致用”

那当然就有一套方法帮你更“自律”地学下去



- 橙子学院 -

精品课程

《高效学习法,用1年抵上别人3年》

从阅读、搜索、复盘三方面

教你如何更高效地学习

把学习力转换为竞争力

点击 “阅读原文”

将课程收入囊中!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