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觉得,人活得就是个心态。
有的人年纪轻轻,但是心力衰退,心早已经老了;
有的人不再年轻,但是心力旺盛,精神饱满,老当益壮。
人到中年,心力尤为重要。
心力差的人,很容易就被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压垮;
而心力强的人,
再颠簸的生活,也能闪亮地过。
心力的匮乏,是中年危机的根源
我最近在看《凡人歌 》,剧中那伟、沈琳夫妻令人唏嘘。
那伟,曾经的公司高管,40岁被裁,各种尝试折腾,最后改行送外卖;
沈琳,曾是人力总监,当了几年全职妈妈,家里收入断流后,拉下面子给老同学打工,做育儿嫂,摆地摊,卖卤货。
尽管那伟、沈琳是剧中角色,但何尝讲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
人到中年,更是如此,就像是旋转的陀螺,分分钟不敢停下来。
因为,此时的你,早已经不属于自己。你的身后有家庭,有父母。你肩膀上有压力,有责任。事业爬坡,身体机能却开始衰退。
其实,比起体力和精力的下降,心力不足是更值得注意的问题。
很多人步入中年,就少了年轻时那股子心力,少了那股发自内心想要做好某件事的精神能量。
你可能听过“中年危机”?但实际上,中年危机和年龄无关,它和你的心态有关。你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决定了你在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
所以说,
心力匮乏,精神破产,才是中年危机的根源。
国内一位学者说:“
中年是对内在精神的考验,当你拥有足够的心力,你就能从危机中锤炼出成功所必要的心性与格局。”
的确如此,你的心力越强,越能应对危机、对抗不确定性。
我举个例子:宋代有个大词人苏轼,四十多岁时受“乌台诗案”牵连,常年被流放在外。
一开始他也抑郁焦虑、内耗不断,但后来他换了种心境,只把一切遭遇当寻常。
他在东坡开荒种地,筑水坝,建鱼池,自称“东坡居士”。
闲暇时,他就邀请农夫、樵夫来家中谈天说地。
有朋友自远方来访,他就和对方泛舟湖上,共赏自然美景。
他也颇爱美食,自创的“东坡肉”美味无比;他也经常跑到江边垂钓,蒸出来的“东坡鱼”美味可口。
在惠州时,当地遍地瘴气,食不果腹。可当他发现丰腴甜美的荔枝,便大笑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这一生,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总是高高低低,在生活中如此,在职场上更是如此,会遇到特别多的挫折。
但逃避、抱怨是没有任何用的,当你全是负面的情绪,你看到的世界也是灰暗的。
悲观是一种情绪,乐观是一种思路。
只要你保持向上生长的韧劲,把内心修炼得足够强大,就能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心力,才是中年人的底层竞争力。
如何提升心力?
心力,不来自于外界的给予,来自于内心。那么,如何提升心力呢?
1.修炼身心联结
一个人身心的联结,远比你现象的要密切得多。身体不好的人,心力也会变差。
我有一个朋友,之前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以前气场非常强大,是雷厉风行的一个人。但后来生病了,摘除了胆的一部分,之后她整个人气魄没有了,做事情没有魄力了。
所以,要拥有强大心力,你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不管什么时候,你都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多锻炼,保持体力的充沛。
拿我自己来说,每个周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出去跑步和爬山,就是为了训练体力,有一个好的身体。
2.有原则地筛选和屏蔽
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损耗越多,心力越少。所以,你对身边的人和事要有原则地进行筛选和屏蔽。
心理学中有一个“泡菜效应”,指的是不同种类蔬菜,泡在同一个缸盐水里腌制,时间久了就都会浸染同样的盐味。
人也是这样,经常和低能量的人相处,难免会渐渐浸染他的习气,心力耗散。
比如,有些人是情绪的垃圾车,整天向你倾泻负面的情绪,像个“祥林嫂”一样,天天在你身边抱怨,怨天怨地怨空气,全是负能量。
与这些低能量的人相处,很容易被他们倾泄的情绪垃圾影响,感到身心俱疲,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另外,你也要学会过滤信息。很多不好的消息经常会让人心情压抑很久,你要懂得筛选,屏蔽,放下对负面信息的关注,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
3.增强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