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通信行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企业\\同比大增120%!新希望2024年预 ... ·  22 小时前  
禽报网  ·  鸡报•2-8\\毛鸡乱,3.0-3.4都有; ...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华泰通信王林团队】周观点:MWC吹响5G号角,毫米波商用进入加速期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 公众号  ·  · 2019-02-24 19:49

正文

摘要

核心观点:坚定看好5G机遇,四大因素推动5G加仓

我们在年初策略报告中指出,2019年将是5G商用元年,通信行业未来几年将迎来上行周期。我们再次强调把握今年5G投资机遇,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四大因素推动5G加仓:1)海外5G限制因素或趋缓;2)国内招标在即;3)流量驱动4G建设需求持续提升;4)巴展开幕在即,吹响5G号角。投资标的上首推中兴通讯,强烈推荐核心组合金信诺、海能达、光环新网、烽火通信、光迅科技,建议关注高新兴。


各项测试有序推进,国内5G进展顺利,5G招标有望上半年启动

2月22日,据C114报道,华为在中国电信5G联合开放实验室率先完成全部功能的用例测试,并率先完成了业界首次5G网络能力开放(NEF)接口功能验证。我国5G各项测试有序推进。2月22日,广东移动与华为成功验证全球首个4G和5G共模基站的性能,实现4G和5G业务的并发能力。我们认为,4G和5G网络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并存,协同发展,此次4/5G共模基站的成功验证为运营商5G初期建网提供了有效的、快速的部署方案。目前,国内5G进展顺利,我们认为,今年3月份运营商5G相关招标有望陆续启动,正式开启我国5G建设征程。


巴展开幕在即,各参展商剧透5G相关参展产品和解决方案

2月25日-28日,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9)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帷幕。随着MWC19开展的临近,各参展商纷纷对自家参展产品及解决方案进行剧透。诺基亚将展示端到端5G商用解决方案,还将携手合作伙伴展示代表性商业用例,更清晰地展示5G的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前景。爱立信将展示增强型5G平台以及全场景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迈向5G。MWC2019作为5G正式商用之前的一次行业盛会,产业链各方拿出了其最新5G成果。我们认为,对比过去四届巴展主题的变化以及展商参展产品的变化,5G已由过去的构想变成了当下的现实。


周专题:毫米波商用进入加速期

5G毫米波频段与Sub-6GHz频段相辅相成,毫米波因为自身独到的优势将在5G时代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海内外领先的设备商及芯片厂商均已推出5G毫米波产品。2月19日,工信部宣布将于2019年适时发布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美国也将于2019年下半年进行毫米波频段拍卖,整体上看频谱发放有望推进毫米波商用。国内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毫米波技术,有望受益毫米波商用,建议关注金信诺(掌握有源相控阵雷达用核心芯片技术)、和而泰(提供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的全套解决方案)、硕贝德(AiP毫米波天线领域已实现成品)。


风险提示: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周观点

核心观点:坚定看好5G机遇,四大因素推动5G加仓


我们在年初策略报告中指出,2019年将是5G商用元年,通信行业未来几年将迎来上行周期。我们再次强调把握今年5G投资机遇,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四大因素推动5G加仓:1)海外5G限制因素或趋缓;2)国内招标在即;3)流量驱动4G建设需求持续提升;4)巴展开幕在即,吹响5G号角。我们认为,5G是通信行业可预见性强的发展趋势,有望奠定下一次科技产业大周期的基础。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看待行业发展。投资标的上首推中兴通讯,强烈推荐核心组合金信诺、海能达、光环新网、烽火通信、光迅科技,建议关注高新兴。


1、我们认为从去年至今在经历了贸易战和华为孟晚舟事件之后,市场对于我国5G发展进程以及国内两大主设备商海外业务始终有所担心。我们认为5G是全球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历了2G到4G的发展,通信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全球分工的格局,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跳出这一现实去割裂的看待贸易战的影响难免有失偏颇。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正发生边际向好的改善,压制通信行业的最后因素或将消除。


2、国内5G进展顺利,5G招标落地在即。我们认为2019年是我国5G预商用之年,产业链成熟度将进一步完善。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运营商5G相关招标将陆续启动,正式开启我国5G建设征程。


3、流量增长迅速,网络承载受压,驱动4G建设需求持续提升。运营商不限量套餐的推出以及下游应用的爆发推动移动网络流量持续增长,截止2018年底移动用户当月DOU已经达到6.25GB,新增承载流量的指数增长对于无线网和承载网而言,带来了持续的压力。近期,联通41.6万4G基站招标落地,一方面是为5G需求建设一张全覆盖的网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持续增长的流量来带的压力。


4、巴展开幕在即,吹响5G号角。本月底,全球移动通信风向标MWC将于巴塞罗那举行,作为5G正式商用之前的一次行业盛会,产业链各方拿出了其最新5G成果。对比过去四届巴展主题的变化以及展商参展产品的变化,5G已由过去的构想变成了当下的现实。


各项测试有序推进,国内5G进展顺利,5G招标有望上半年启动


华为在中国电信5G联合开放实验室率先完成全部功能的用例测试,并率先完成了业界首次5G 网络能力开放(NEF)接口功能验证。2月22日,据C114报道,在中国电信5G联合开放实验室,华为率先完成全部功能的用例测试,测试过程中包含了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QoS、站间切换、双DC组Pool、网络切片、能力开放等内容。该测试项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电信与华为向端到端的5G SA规模商用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2月22日,华为助力中国电信在广州研究院率先完成了业界首次5G 网络能力开放(NEF)接口功能验证,这一结果是5G面向行业应用走向成熟的又一个关键里程碑。


4/5G共模基站技术成功验证,为5G初期提供高效快速的部署方案。2月22日,据C114报道,广东移动与华为成功验证全球首个4G和5G共模基站的性能,实现4G和5G业务的并发能力。经现场多测验证,多用户同时进行4G和5G业务,业务互不影响,各项网络指标符合预期,具备商用部署的条件。我们认为,4G和5G网络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并存,协同发展,此次4/5G共模基站的成功验证为运营商5G初期建网提供了有效的、快速的部署方案,有望成为4G向5G网络演进的重要方式。


国内5G进展顺利,5G招标落地在即。我们认为,2019年是我国5G预商用之年,产业链成熟度将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5G各项测试有序推进,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准备,国内5G进展顺利。我们认为,今年3月份运营商5G相关招标有望陆续启动,正式开启我国5G建设征程。


巴展开幕在即,各参展商剧透5G相关参展产品和解决方案


2月25日-28日,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9)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帷幕。随着MWC19开展的临近,各参展商纷纷对自家参展产品及解决方案进行剧透。


华为:MWC预通会上打通全球首个基于多方5G网络的视频通话


2月21日C114报道,华为在伦敦的MWC预沟通会上,围绕运营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痛点发布和展示了一系列领先的解决方案与产品,并在现场打通了全球首个跨网5G视频通话,助力5G更快照进现实、智慧纪更快降临。


助力运营商把握5G这一重大机会点,华为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推出全球领先的端到端5G解决方案,支持“全制式、全频谱(C-Band 3.5G、2.6G)”网络,并将最好的5G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带给客户,以此来勾勒无线网络未来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华为企业业务将首次亮相世界移动大会,带来四款明星产品。华为此次为政企市场带来的四款明星产品包括世界首款商用Wi-Fi 6 AP、世界首款面向AI时代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世界最快的存储OceanStor Dorado系列全闪存以及世界首个AI软件定义摄像机“X”系列,支撑智能世界政府和企业所需的无处不在的联接和无所不及的智能。


中兴:首款5G旗舰机将亮相MWC2019


2月18日C114报道,中兴将在MWC 2019上发布其首款5G旗舰手机,并将于2019年上半年率先在欧洲和中国市场上市。中兴同时会展出5G室内CPE,它支持最新802.11ax技术,下行峰值速度约2Gbps,可连接100个Wi-Fi同时上网,支持万兆网口,为住宅、办公室、酒店等室内场所提供5G网络服务。


诺基亚:将展示端到端5G商用解决方案,刺激业界加快5G产业及商业成熟


2月22日C114报道,在诺基亚MWC19预热媒体交流会上,诺基亚贝尔执行副总裁马涛透露,诺基亚将以“科技以人为本”为核心,将围绕“Connected industries(全连接的行业)”,“Connected cities(全连接的城市)”以及“Connected consumers(全连接的消费者)”三大主线,充分展示诺基亚端到端5G商用解决方案。


诺基亚将发布“数字化运营架构Future X”,16项的5G技术解决方案,确保运营商能够从现有4G网络无缝迁移至基于3GPP标准的5G SA和NSA网络部署。此外,诺基亚还将发布全新4G和5G AirScale Cloud RAN解决方案,以及5G微波Anyhaul、超过25 Gb/s速率的PON Anyhaul以及5G光纤Anyhaul产品。同时,诺基亚还将发布全球首个液态冷却的Massive MIMO 5G BTS(基站)。根据测算,液态冷却技术可以减少高达80%的碳排放量,将同步发布的5G节能软件功能产品,也将能够在低流量条件下进一步减少碳排。


此外,诺基亚还将携手合作伙伴展示代表性商业用例。如与中国移动一同展示云游戏,与Uber联合开发的全新诺基亚AVA驾驶员行为分析,以及机场港口等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商业用例贴近实际应用场景,对运营商来讲更具借鉴价值。马涛称,诺基亚希望通过大量的有代表性的5G成功商用案例让运营商、行业用户更清晰地了解5G的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前景,为他们提供可商用的5G商用模板,从而刺激业界加快5G产业及商业成熟。

爱立信:将展示增强型5G平台以及全场景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迈向5G


2月22日C114报道,在“爱立信MWC 2019预分享会上,”爱立信提出“开启5G 化繁为简”的口号和理念;同时宣布将在MWC 2019上展示爱立信增强型5G平台以及爱立信全场景蜂窝物联网等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据报道,爱立信增强型5G平台具有“全”、“易”、“灵”、“省”四大特点,旨在将5G部署更多的决定权交给运营商灵活选择,践行了“开启5G 化繁为简”的理念,助力运营商向5G网络迈进。


中国联通:开展“MEC边缘云商用加速计划”发布会,发布一系列创新业务产品


2月23日,据中证网报道,中国联通将在MWC2019期间开展“MEC边缘云商用加速计划”发布会,同时,中国联通将携手高通、中兴、广和通、努比亚、Valid、英特尔、联想等领先合作伙伴的重磅创新产品和应用在大会上亮相。


巴展开幕在即,吹响5G号角。本月底,全球移动通信风向标MWC将在巴塞罗那举行,作为5G正式商用之前的一次行业盛会,产业链各方拿出了其最新5G成果。我们认为,对比过去四届巴展主题的变化以及展商参展产品的变化,5G已由过去的构想变成了当下的现实。


周专题:毫米波商用进度进入加速期

什么是毫米波


毫米波(mmWave)严格意义上是指波长在1到10毫米之间、频率范围是30GHz-300GHz的电磁波。一般而言,毫米波的界定并不十分确切,通常认为毫米波频率范围为26.5~300GHz。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早在2015年就已经率先规划了28 GHz、37 GHz、39 Ghz 和 64-71 Ghz四个频段为美国5G毫米波推荐频段。根据3GPP 38.101协议的规定,5G 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sub 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通常被称为毫米波。


5G时代,毫米波将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在过去毫米波缺乏市场实际需求,而且存在传播损耗大、覆盖范围小、元件造价高等问题,毫米波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但在5G时代,毫米波则被提到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低频段的频谱资源不充足

在2G、3G、4G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为通信网络建设分配了易于建设和覆盖的频段资源。由于6GHz 以下频段在广域覆盖方面的优势,这部分频谱被大量使用,甚至还存在一些频谱冲突,大带宽频段资料匮乏。为了更好地建设5G网络通信,满足5G对大带宽频谱资源的需求,各大厂商把目光对准了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率范围26.5~300GHz,带宽高达273.5GHz,并且尚有很大的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大大弥补了5G通信建设在频谱资源短缺方面的问题。


2、 5G对大带宽高速率的需求

5G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较4G大幅提高,需要大带宽作为支撑。通常而言,无线传输增加传输速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频谱利用率,二是增加频谱带宽。现在常用的中低频段已十分拥挤,提高频谱利用率较为困难。通过使用毫米波技术增加频谱带宽的方法更加简单。以往,基于sub 6GHz频段的4G LTE蜂窝系统可以使用的最大带宽是100MHz,数据速率不超过1Gbps。而在毫米波频段,以28GHz频段为例,其可用频谱带宽达到了1GHz,而60GHz频段每个信道的可用信号带宽则为2GHz。在频谱利用率不变的情况下,5G时代选择使用毫米波频段,直接通过带宽翻倍同样可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翻倍。

3、毫米波传输方向性好,传输效率高

除了具有大带宽高速率的优势外,毫米波波束窄、方向性好,有极高的空间分辨力,使得传输效率得以提高。毫米波链路投射非常窄的波束,在相同天线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要比微波的波束窄得多。例如一个12cm的天线,在9.4GHz时波束宽度为18度,而94GHz时波速宽度仅1.8度。这使得运营商可以部署紧邻的多个独立链接而不会互相干扰,毫米波链路的可扩展性得以提高。因此,毫米波非常适用于网络拓扑,例如点对点网格,密集的轮辐和环形拓扑等。


4、毫米波通信安全可靠性强,传输质量高

从安全性来讲,首先,由于毫米波在大气中传播受氧、水气和降雨的吸收衰减很大,毫米波通信传输距离短,增加了窃听和干扰的难度;同时,毫米波的波束很窄, 且副瓣低,也降低了被截获的概率。从可靠性来讲,虽然毫米波受氧、水气和降雨的影响大,但对降雨、沙尘、烟雾和等离子的穿透能力却要比大气激光和红外强得多,这种特性保证了毫米波通信的全天候通信能力。此外,从传输质量来看,由于当前毫米波频段的使用较少,毫米波通信的干扰源很少,电磁频谱干净,这提高了毫米波信道的稳定可靠性,可与光缆的传输质量相媲美。


5、毫米波与massive MIMO技术的完美结合

天线的物理尺寸正比于波段的波长,而毫米波波段的波长远小于传统6GHz以下频段,相应的天线尺寸也比较小,因此毫米波系统更容易小型化。比如900M GSM天线的长度是几十厘米左右,而毫米波天线可能只有几毫米。而massive MIMO技术则要求增加天线数量补偿高频路径损耗,在毫米波系统下,同样的空间可装载更多的高频段天线数量,使得massive MIMO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massive MIMO技术的应用反过来弥补了毫米波高频段传输的高损耗等不足之处。


5G毫米波能够实现很多4G无法提供的业务,扩大了5G的应用范围和发展空间。借助毫米波的优势,5G时代将有很多4G无法支撑的业务得以落地实现,比如VR/AR、高清视频、自动驾驶、短距离雷达探测、密集城区信息服务、工厂自动化控制、远程医疗等,大大拓展了5G的应用范围和发展空间。

毫米波商用进入加速期


对于毫米波的研究早在1889年就已被提出,但在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应用,仍然在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的范围内。早期应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射电天文学中, 70年代开始在军事上的应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毫米波集成电路和毫米波固体器件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为大规模制造商业应用创造了机会,毫米波应用这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77GHz汽车防撞雷达出现,消费者首次使用到40 GHz以上的毫米波频率。


目前,毫米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射电天文学、临床医学和波谱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在通信领域,毫米波技术主要应用在短程链路和个人通信网、智能公路运输系统、无线多媒体通信局域网、多点分播电视系统、卫星通信、同温层通信等;在军用通信领域,近距离保密通信、单兵保密通信等也有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在其他领域,利用大气窗口的毫米波频率可实现大容量的卫星-地面通信或地面中继通信;利用毫米波天线的窄波束和低旁瓣性能可实现低仰角精密跟踪雷达和成像雷达;在远程导弹或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需采用能顺利穿透等离子体的毫米波实现通信和制导;高分辨率的毫米波辐射计适用于气象参数的遥感;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探测宇宙空间的辐射波谱可以推断星际物质的成分等。


5G毫米波技术也在逐渐发展完善之中,各大运营商积极进行毫米波频段相关测试和应用。 包括美国Verizon、日本NTT、英国Arqiva、中国移动、加拿大Telus、韩国KT在内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测试和应用毫米波5G系统,取得积极进展。


设备商和芯片厂商已经发布5G毫米波产品。 2月19日,高通官网信息Qualcomm宣布推出第二代5G NR调制解调器——骁龙X55 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5是一款7纳米单芯片,支持5G到2G多模,还支持5G NR毫米波和6 GHz以下频谱频段。其中,全新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包括QTM525 5G毫米波天线模组,可支持厚度不到8毫米的纤薄5G智能手机设计。2018年10月,华为打通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的5G毫米波商用first call。此次毫米波首商用的成功,标志着基于3GPP的5G毫米波网络与相关产业链已成熟。


工信部将于19年适时发布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美国也将于19年下半年进行毫米波频段拍卖,整体上看频谱发放有望推进毫米波商用。 2月19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关于5G产业发展规划,会议明确提出:为加快5G商用步伐做好频谱资源使用保障,做好5G基站协调、许可工作,服务加快5G商用步伐大局。适时发布5G系统部分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引导5G系统毫米波产业发展。早在2017年7月工信部已批复毫米波频段24.75~27.5GHz和37~42.5GHz用于5G技术研发测试,国内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毫米波频段的测试,随着工信部发布毫米波频段使用规划,有望推进国内毫米波频段商用。


国内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5G毫米波技术,有望受益毫米波建设。

1) 金信诺:子公司万邦微电子掌握5G核心芯片关键技术。万邦主要从事有源相控阵雷达用核心国产化芯片的研制开发,特别是在波束控制芯片和天线阵面技术领域拥有一支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具备大规模专用电路和抗辐照电路方面的设计能力并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用波束控制专用集成电路、抗辐照加固集成电路和器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和而泰:子公司铖昌科技在微波毫米波射频T/R芯片方面拥有自主设计、研发等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的全套解决方案。国内T/R组件研制技术较为先进的单位以国防重点院所为主,如中电 13 所、55 所等。公司是在该领域除少数国防重点院所之外唯一掌握该项技术的民营企业,也是唯一一个在相关领域承担重大国家专项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3) 硕贝德:硕贝德是AiP毫米波天线领域已实现成品推出的稀缺标的。根据2017年中报,硕贝德早在当时便携手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学院共同开发5G MIMO天线及毫米波天线阵列,不论从战略布局的前瞻性,资源投入的重视度而言都走在国内3C天线公司前列。


风险提示


1. 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

若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5G产业链相关企业收入利润不及预期。


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