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顶刊收割机
什么都有,汇集全网精华学习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𝒐𝒖𝒕 𝒐𝒇 ... ·  17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𝒕𝒂𝒍𝒌 𝒕𝒐 𝒕𝒉𝒆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票房已突破 26 亿,如何评价《唐探 19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顶刊收割机

第一单位!厦门大学,Nature子刊!

顶刊收割机  · 公众号  ·  · 2025-02-04 08:30

正文

【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 50000+ 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硅(Si)基全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优点,但是由于需要高外部压力,使其在应用方面面临显著的挑战。
2025年1月25日,厦门大学 陈松岩 教授和 王鸣生 教授联合南京林业大学 韩响 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Silicon-based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operating free from external pressure》的研究论文, Zhiyong Zhang Xiuli Zhang Yan Liu Chaofei Lan 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陈松岩 教授、 王鸣生 教授和 韩响 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陈松岩 ,厦门大学教授。1989年在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师从 孟昭富教授 ,1995年在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 刘式墉教授 。1997-1998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陈松岩教授的研究方向围绕Si基光电材料与器件,Si负极锂离子电池,以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王鸣生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建了厦大首个原位电镜实验室,现任福建省表界面工程与高性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在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2年在日本国立材料学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
王鸣生教授长期致力于利用原位电镜技术对碳基电子和能源材料进行“结构创建-过程观察-物性调控-器件表征”的一体化研究。
韩响 ,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2012年在皖西学院获学士学位,2019年在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期间由厦门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
韩响副教授的研究围绕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设计与器件优化,高镍三元和富锂层状氧化物固态正极界面构建,新型快离子导固态电解质设计与可控制备,以及工业级微米多孔硅碳负极实用化技术。
在本文中,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Li 21 Si 5 /Si-Li 21 Si 5 双层负极且无需外部压力的全固态电池。
在冷压烧结 Li 21 Si 5 合金的过程中,负极形成了一个 具有混合的离子/电子导电性的 顶层( Li 21 Si 5 层),以及一个 包含三维(3D)连续的导电网络的 底层(Si- Li 21 Si 5 层)。
由此产生的均匀电场在阳极|SSE界面消除了对高外部压力的需求,同时使负极界面锂离子通量增强了两倍。
该高效的离子/电子传输系统还促进了循环过程中Si颗粒均匀释放的膨胀应力,并稳定了负极的体相和界面结构。
因此,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负极在45 ℃时展现出10 mA cm⁻²的临界电流密度,容量为10 mAh cm⁻²。
测试发现,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Li 6 PS 5 Cl|Li 3 InCl 6 |LCO电池在电流密度为0.25 mA cm -2 下实现了高达97±0.7%的初始库仑效率,且面积容量为2.8 mAh cm -2 ,在2.5 mA cm -2 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仅有14.5%的低膨胀率。
图1:三种不同的Si负极设计及其无压力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ASSBs的优势
图2: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负极的结构表征与表面电位
图3: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负极的离子/电子传输特性表征
图4: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图5: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ASSBs的电化学性能
图6: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ASSBs界面演变
综上,作者开发了一个 Li 21 Si 5 /Si- Li 21 Si 5 双层负极,用于无外部压力运行的ASBS。
L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