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熵
新媒体公司“新知百略”旗下自媒体“IT爆料汇”,专注互联网圈的内幕爆料、干货分享,曾于2014年获得“WeMedia移动风云榜年度影响力大奖”,2015年获得“WeMedia2015中国自媒体“年度十大人气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BA Community  ·  Int'l Student ... ·  昨天  
GBA Community  ·  Int'l Student ... ·  昨天  
李楠或kkk  ·  elon musk ... ·  2 天前  
湖北商务  ·  正式开放!阿里巴巴落子武汉 ·  3 天前  
湖北商务  ·  正式开放!阿里巴巴落子武汉 ·  3 天前  
Z Finance  ·  速来火山引擎白嫖满血版DeepSeek,邀请 ... ·  3 天前  
Z Finance  ·  速来火山引擎白嫖满血版DeepSeek,邀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熵

李彦宏看好,李开复唱衰,人工智能会让人类变成动物园的猴子?

新熵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7-13 18:35

正文

7月10日,阿里巴巴第一家无人超市落户杭州,24小时营业,没有收银员,扫码进门,网上付款,虽然无人超市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作为新零售业来讲,无人超市的概念是成功的。

随着阿里的入局,似乎销售行业的巨头们也开始向着无人领域发力,亚马逊的无人超市,缤果时光(这个不算巨头,但确实参与得很早),再加上阿里,似乎在告诉我们,无人超市就是以后的未来。

1

人工智能——朝阳般的产业

其实不只是无人超市,很多互联网巨头们都已经将宝压到“无人”或者“人工智能”的身上,并且已经着手布局。

阿里和亚马逊着手新零售业,双方的无人超市都已经落地试运行。

腾讯2015年9月就已经尝试使用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进行新闻创作,而《纽约》杂志作者Kevin Roose称 “自动写作将是未来新闻行业最佳发展趋势。”Narrative Science预计,到2020年前后,90%以上的新闻报道都将由机器来完成。

最后就是百度和谷歌正在无人车领域进行竞争,当然了,目前陪跑的还有很多汽车制造企业,顺便还有万恶的贾跃亭,这大概是最热闹的领域了。

2

对人工智能的争议

看起来似乎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逐渐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正如李彦宏说的那样。

从行业的角度来讲,AI可以影响金融、汽车、房产、电子设备,可以影响几乎每一个我们都能够想到的行业;从不同的消费者来讲,他可以影响很多消费者;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可以影响很多的企业。我们在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其与AI可结合的地方。

李彦宏为我们展现了人工智能美好的未来,然而李开复则在这美好的未来上,撕开了一道鲜血淋淋的口子。

未来非常血腥, 90%的人会失业!

在很多人看来,李彦宏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而李开复则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至于小爆,可能比李开复更为悲观。

3

当“无人”产品越来越多,人该去哪呢?

就以最近的无人超市为例吧,有人考虑说,无人超市的出现,会不会让人们的就业机会降低呢?


有人说,不会的,因为目前来说,无人超市的技术尚不成熟,仅能代替传统收银员的位置,其余包括室内清洁、货架整理和运输等等还都需要人类的完成。

那么当技术趋于成熟,机器人可以负责打扫、整理和物流的工作时呢?会让人们的就业机会降低么?

有人说,也不会的,因为还要有人负责机器人的检修和对超市里产品的选择。

那么当技术完全成熟,机器人可以负责对机器人的检修,对超市里下季度的产品进行筛选和购入时呢?

有人说,还是不会的,因为还需要有人对机器人进行设计,包括对人工智能的监管等等,毕竟人类才是有创造性的物种。

可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会发现所有工作的门槛也随之提高,当那些低技术工作工作被取代之后,很多学习能力差的人又如何找工作呢?

豆瓣评分7.4分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中设想了这样一个情景,当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之后,大量的低技术工种的工人面临着失业问题,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安抚这些人,只好 放弃大规模引进人工智能的想法。


为什么呢?

人类的定义之一:劳动创造了人,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不是说劳动使猿猴变成了人,而是说人的独立性,人的地位,人的主动性,人的文化创造力,人的在外物的直观都在劳动中体现。

人类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换句话说,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会追求“意义”,那么意义又从何而来呢?人类存在的意义来源于其他人对你价值的认知,那么别人该如何了解你所拥有的价值呢?通过你对社会的贡献。

那么当人工智能完全承担了那些低技术工种的任务之后,这些原本的工作者又该如何自处呢?

学习能力的缺失让这类人没有办法创造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艺术作品,被剥夺了工作的他们又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那么他们的地位、价值又该从哪里体现呢?

他们,还是“人”么?

有人说,那就让人工智能来工作,人类只需要吃喝玩乐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么?

且不说我们需要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努力,假如我们真的有一天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时,又会发生什么呢?

在英剧《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某个不知名的世界中,衣着统一的人们都居住在一个个被黑玻璃包围的虚拟屋子中,人们每天只需要在一个类似健身单车的装置上骑骑车就能赚取点数,而人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娱乐交友都可以通过这些点数完成。

在经历了很多故事之后,主角从社会的底层晋升到了社会的中层,他享受了更好的食物,住上了更大的房子,放眼过去,一片绿色,可惜,这些绿色,都是屏幕上虚拟的影像。


故事中的阶级矛盾暂且放在一边,让我们先来谈谈这个故事中,阶级最高者到底是谁呢?

科技,也就是这个无人化的空间。

当一个社会的高层负责研发和维护人工智能,中层负责娱乐大众来保证底层的稳定,底层负责做一些不太重要但是又有一些诡异的工作时(这份工作其实有些像踩单车发电),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统治者又是谁呢?

所有人都住在一个监狱里,无论是最开始男主又黑又小的房间,还是后来窗明几净的套房,都只是监狱的不同形态而已。而且为什么底层的人还要踩单车?是不是因为监狱外的世界,早已经没有了阳光,风和水。

然而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一切,因为所有人都沉迷在这科技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当所有人的生活都围绕着人工智能的时候,到底是人工智能服务了世界,还是世界服务了人工智能。

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通过你的购物数据,由人工智能为你推荐你可能会喜欢的衣服?


说出想吃的食物名字,由人工智能为你下单,然后再由无人车为你派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