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二大叔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哲思入衣 · 穿行智慧」—— ... ·  昨天  
哲学园  ·  情人节大放送!爱她,就送她紫水晶 ·  3 天前  
哲学王  ·  陈嘉映:施指与符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二大叔

《小巷人家》大结局: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不二大叔  · 公众号  ·  · 2024-12-01 21:2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不二大叔



作者 | 子不语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最近大家有看热播剧《小巷人家》吗?


这部剧里面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三户人家——庄家、林家、吴家的故事。


寻常巷陌,家长里短,他们跟随着时代变迁的脚步,过着细水长流的日子。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难,也感受到了彼此支撑的温暖。


有句话说得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要把日子过得顺心,就要找对家庭重心。


而一个女人最大的福气,不是嫁了多体面的老公,也不是家里有多富裕,而是另一半能做到分清大小家,一家人能齐心。


《小巷人家》剧照


平衡“大小家”,家里矛盾少


杨绛说:


“凡是家庭幸福,夫妻关系好的,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男人特别聪明,他会把自己的小家庭放在首位,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他的老婆和孩子,知道宠老婆,爱孩子。”


丈夫作为家里的顶梁柱, 只有先撑起小家,整个大家庭才更平衡。


婚姻,就是各自脱离原生家庭,组建自己小家庭的过程。


《小巷人家》中的庄超英就忽视了这一点,在大家庭做“孝子”,就亏欠了自己的小家庭。


说起庄超英和黄玲这对夫妻,看似相敬如宾,实则面和心不和。


别的夫妻是床头吵架床尾和,他们家是从不吵架,但是一床被子盖不和。


庄超英从小就为大家庭牺牲,做贡献。长子这个称呼,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枷锁。


一家人吃饭,老婆和女儿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最终上不了桌子,庄超英一声不吭,默许这种轻视。



老婆排了好几天队,好不容易给孩子换了点猪肉,庄超英接收到了信号,第一时间把父母叫过来吃饭。


明明自家过得也不富裕,吃住都很紧张,但当父母提出让外甥去他家过暑假的时候,他不和妻子商量,就直接同意,完全不考虑自己家的孩子生活是否方便。


更让人窒息的是,庄超英一直把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补贴给父母,习惯于牺牲小家利益来成全自己的“孝道”。


《小巷人家》剧照


在父母眼中,庄超英就像一块“海绵”,只要还能挤出水分,就要无限制地压榨。


这种牺牲一旦成为习惯,就像温水里煮青蛙,吃亏不自知,还让自己的儿女跟着吃亏。


当儿子图南高考在即,最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时,他的父母提出无理要求,要让他的外甥寄住在他家。


庄超英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对于父母的“命令”,习惯性服从,竟然答应了下来。


面对婆家的种种算计,不公对待,妻子黄玲曾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


她决定和公婆把话说清楚,不惜和他们大吵一架,甚至提出离婚也要维护自己孩子的权益。



虽然,黄玲的这一举动撕掉了这个大家庭表面和谐的遮羞布,彻底得罪了公婆。


但她不后悔,她深知,只要让一步,公婆就会得寸进尺,永不满足。


就像庄超英这些年一味顾全大家,忽视小家生活,结果却是:在父母面前是不孝,在妻子面前是无情,在孩子面前是亏欠。


大小家庭就像一个跷跷板的两端,找准重心,懂得平衡,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否则一定会婆媳关系紧张,家庭矛盾不断,进而影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父母太偏心,家里怨气多


俗话说得好:“家有戾气必衰,家有和气则昌。”


家人和睦共处,同心同德,彼此扶持,相亲相爱,再穷的日子也能慢慢过好。


但如果家人之间纷争不断,怨气满满,互相算计,彼此怨恨,再富裕的家庭也会分崩离析。


在《小巷人家》中,吴建国选择和张阿妹重组家庭,原本是想给小军和姗姗一个完整的家。


但事与愿违,他遇到的妻子张阿妹是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隘之人。


再婚之后,不想着如何团结家人,而是精于算计,把有限的家庭资源偏向自己的亲生女儿小敏。



寒冬腊月,姗姗顶着寒风排队买肉,而亲生女儿小敏却在家里睡觉。


物资匮乏,餐桌上有肉也是紧着小敏吃,姗姗只是吃一小块,也会遭受后妈暗暗的白眼。


长大后,姗姗学习成绩好,原本有望考入更好的高中,继续学业。


可是偏心的父母却背着姗姗改了志愿,逼得她不得不去读师范类中专。


并把进棉纺厂端铁饭碗的名额留给了女儿小敏。


人算不如天算,当小敏技校毕业时,棉纺厂不再接收职工子弟,为此张阿妹一度情绪失控,跟吴建国大吵大闹,抱怨自己命苦。


姗姗见此情景,带着弟弟走出家门。对于父母的争吵,她早已熟视无睹,毫不关心。


张阿妹事事只考虑小敏,加深了吴姗姗的孤独和无助,最终导致吴姗姗的变质和对抗。



家是一个人最初的情感归宿,当这个归宿遭遇挑战时,情感的裂痕便悄然滋生。


这个看似完整的重组家庭,其实早已支离破碎,没有了向心力,表面一家人,内心却视彼此为“仇敌”。


小事互相指责,大事没人去扛,凡事不去体谅。


争吵多了,家就成了战场;怨气积累,夫妻也会离心。


夫妻能齐心,家庭才稳固


这部电视剧中,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宋莹和林武峰这对夫妻。


丈夫林武峰内核稳定,且十分疼爱妻子。


冬天,宋莹坐在墙根与别人闲聊,他会不动声色地递上热水袋;宋莹跟别人吵架,他怕她冻着,给她披衣服,站在她身后为她撑腰。


宋莹因为没评上先进生产者错失电视机票,伤心不已。他二话不说,就悄悄地用50斤粮票兑换了一张电视机票哄她开心。



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粮食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林武峰觉得只要妻子开心,做这一切都值得。


要是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宋莹找的可是一个能让她一直吃瑞士卷的老公。


《小巷人家》剧照


在丈夫的宠爱下,宋莹活成了无数女人心中向往的样子。而她也在尽心尽力维护着这个小家。


为了让家人有地方居住,她不惜背负“刺头”“不好惹”的名声,去向厂里争取分房名额。


当丈夫被人举报,不得已要远赴广州工作时,她没有怨言和指责。而是理解丈夫的不易,并愿意为了丈夫放弃稳定的工作,一起去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


这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 夫妻和睦,少争执;夫妻齐心,家稳固。


而父母相爱,也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初到广州的宋莹没有工作,便做起了帮人做鱼丸的小生意。


当时是春节,宋莹一人忙不过来,便让父子二人一起帮忙。林武峰不擅长做这些,说小本生意费时间、费人。


儿子林栋哲却说:“妈让做多少,就做多少。妈开心,全家开心。妈发财,全家发财!”


不禁让人感慨, 充满爱的家庭,才能养出这样懂事的孩子啊!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家也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需要家里的每一位成员,相互扶持,同甘共苦,喜乐同担。



作家苏芩曾说:


“人到中年,婚姻多半已死。只是困于责任、子女,以及眼前稳定的生活而捆绑在一起。谈离婚代价太大,谈爱情又像个笑话,渐渐地处成了只谈事不谈心的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