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1
)
3
月经济在年初地方项目发力、价格因素回升以及制造业盈利改善的基础下,仍保持偏高的增速;不过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因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单月同比或有所下降,基数效应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从
1-2
月的
8.9%
降至
8.4%
附近。但新开工项目增速的持续回落或意味着经济全年全高后低的走势。(
2
)
3
月六大电厂耗煤同比增长
18.4%
,较
1-2
月累计增速
13.8%
高
5
个百分点左右,水电保持平稳;但考虑到去年
3
月工业增加值基数较高,预计
3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较
2
月小幅回落至
6.2%
。(
3
)汽车拖累消费,
3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
9.3%
。(
4
)全球经济回升带动出口有望重回正增长
~3%
,进口的增速则显著回落至
20%
附近。(
5
)主要工业品价格环比下降带动下,预计
3
月
PPI
环比将明显下降,从
2
月环比的
0.6%
放缓至
0%
或
0.1%
附近;对应
3
月份
PPI
同比将从
2
月的
7.8%
降至
7.4%
附近。后续来看,工业品价格将逐步回落,
PPI
同比增速也将逐步回落。高频数据显示蔬菜、猪肉等食品价格明显回落,部分环比降幅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对应
3
月
CPI
同比仍将保持
1%
以下的低位,或在
0.9%
附近。
投资
首先,房地产方面。
1-2
月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从去年
12
月的
22.5%
升至
25.1%
,结构上来看,一二线城市在房地产限购限贷后销售快速回落,但三四线城市增速创历史新高(如图
1
)。两会过后,以北京、广州、厦门、南京、石家庄、郑州为代表的超过
30
个城市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内容上主要是开启限购或升级限购政策、提高二套首付比例等。其中,首都北京更是在短短
10
天内连续出台了认房认贷、差别化信贷、基于连续纳税严控购房资格、一年内离婚申请房贷按二套算、“商改住”限购、学区房等一系列调控。在热点城市调控以及信贷投放放缓影响下,未来一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或进一步下行。尽管从
30
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高频数据来看,样本内的
3
线城市同比亦有所下降;不过预计整体三四线城市销量仍不错,全年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成为主力,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好于市场预期。此外,
3
月百城土地溢价率继续上行,但土地成交累计同比下降;对应房地产新开工来看,前期量价齐涨带动开发商投资意愿,目前拿地热情仍较高;且限购限贷政策滞后反映到新开工,因此全年的房地产新开工呈前高厚低的走势。
预计
3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偏高的增速,高基数效应使得当月同比有所回落。
其次,基建方面。一般而言,基建具有前高后低的走势。考虑部分地方政府领导换届之后,提振经济的动力较强,尤其是前期较多
PPP
项目进入执行阶段,一定程度上提升年初基建力度。从资金来源也可以看出,
1-2
月信贷数据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在新增信贷占比明显提升、绝对量也较大
。
不过,去年
3
月基建当月同比增速高达
22%
,高基数或使得
3
月基建同比增速小幅回落。一季度整体来看,基建累计同比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再次,制造业方面。
PPI
回升、出产价格回升较购进价格更为显著,带动企业尤其是中上游企业盈利的改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近期持续回升。从
PMI
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产出指数进一步回升;卫星中国制造业指数也从
2
月的
51.1
升至
51.8
;
制造业整体延续回升的态势。
发改委
4
月
1
日表示,
1-2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9%
,其中地方项目同比增长
9.5%
,创
16
年
6
月以来的最快增速;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持续回落,同比下降
8.3%
,反映出投资增长后劲仍显不足。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全年也呈前高厚低的走势。不过年初在地方基建、
PPP
等政府类项目带动下,或仍保持较高的增速。但考虑去年同期当月增速高达
11.2%
,高基数使得房地产、基建
3
月同比增速将回落;预计
3
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速降至
8.4%
附近。但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速偏低。
工业
短期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叠加基建投资托底,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使得企业开工意愿增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有保障,前高后低的走势这有利于短期工业产出保持稳定。从库存投资需求来看,
2
月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也从
12
月的
0.6%
回升至
4.8%
,由于前期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异,中上游利润恢复到历史较高水平。这推动企业的补库存过程仍在延续。虽然
3
月中采
PMI
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仍在下降,但
PMI
更多反应企业库存,而没有完全反应社会库存(目前库存更多集中在经销商手中),企业库存和社会库存合并来看,企业仍在积极补库阶段。具体行业来看,钢铁方面,盈利钢厂比例达到历史高位带动高炉开工率继续回升,钢铁社会库存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在高位,企业库存有所上升;水泥方面,
3
月水泥价格延续上升趋势,磨机开工率有所上升,库存受阴雨天气影响有所增加,水泥价格仍然维持涨势;电力方面,
3
月六大电厂耗煤同比增长
18.4%
,较
1-2
月累计增速
13.8%
高
5
个百分点左右,水电保持平稳,预计发电量增速仍然较好(如图
4
)。
但考虑到去年
3
月工业增加值基数较高,预计
3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较
2
月小幅回落至
6.2%
。
消费
1
、
2
月消费累计增速大幅降至
9.5%
,主要受汽车拖累影响,
1
、
2
月汽车消费负增长。根据乘联会数据,
3
月前三周车市累计零售
/
批发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4%/3.6%
左右,显示汽车市场需求在春节过后并没有明显回暖,去年
12
月的提前透支对车市的影响仍在。油品方面,去年
OPEC
限产以来,国际油价上行幅度加大,发改委也在
12
月集中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带动石油及其制品类名义同比增速较快。但
3
月以来,受美国原油增产和库存高企影响,国际油价出现了一波大幅下跌,布油价格从
56
最低跌至
50
,发改委也在
3
月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其中
3
月
29
日下调幅度较大。预计石油及其制品消费增速较
2
月高位有所下降。地产链条方面,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
3
月同比下降
35%
,较
1-2
月累计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1-2
月商品房销售超预期反弹主要是受三、四线城市带动,
3
月高频数据显示不仅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三线城市的增速也有所下降。不过房地产相关消费相对滞后,短期家具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消费增速不会大幅回落。综合上述分析,考虑
3
月通胀水平可能仍不高,价格因素影响较小
,
预计今年
3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3%
,较
1-2
月累计同比有所回落。
外贸
就全球经济基本面而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元区和日本在油价上涨带动下通胀有所上行,全球经济总体处于温和复苏当中。
2
月份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而进口明显高于预期,主要在于虽然全球
PMI
在回升(如图
5
),但中国过去几个月各种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出口竞争力偏弱,如煤炭、原油、生丝、钢材等在过去两个月的出口数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从主要外贸指标来看,财新新出口订单指数
3
月较
2
月有明显的下降,但韩国前
20
日从中国的进口有明显改善(如图
6
),
预计出口增速
3
月将小幅回正,预计同比增速为
3%
。
进口主要还是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个方面来分析。全球贸易复苏带动加工贸易逐步改善,一般贸易进口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走势。从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来看,铁矿石到港量虽然较
2
月有所上升,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随着铁矿石库存不断累积,铁矿石进口量也会相应下降。
3
月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保持平稳,能源、橡胶、铁矿石等价格均有一定降幅,但绝对水平仍然为历史高位,价格因素对名义进口金额影响仍然较大。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平稳并在
3
月出现了下调,但考虑到国内原油进口价格一般之后国际原油价格
1
个月左右,
3
月进口原油价格预计仍然保持平稳。
综合来看,进口同比增速较
2
月有显著下行,预计
2
月进口同比增速降为
20%
,带动贸易差额在
3
月出现小幅顺差。
通胀
我们预计
3
月
PPI
同比将从
2
月的
7.8%
降至
7.4%
附近。中采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从
2
月的
64.2
显著降至
59.3
,显示工业品环比涨幅进一步放缓。出厂价格方面,
2
月出厂价格指数仍在上涨,二者的差异带动中上游企业工业利润
1-2
月的明显好转;但
3
月从
2
月的
56.3
降至
53.2
,显示工业品价格购进及出厂价格均环比回落(如图
7
)。高频数据来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整体有所回落(如图
8
);不过统计局公布的生产资料价格中,原油价格下降带动石油天然气相关的生产资料价格回落;黑色方面螺纹钢市场价环比仍保持小幅上涨,钢厂盈利较好带动全国钢厂高炉高功率位于高位;有色金属及主要的化工产品价格环比小幅下降;煤炭价格小幅上涨。
在主要工业品价格环比下降带动下,预计
3
月
PPI
环比将明显下降,从
2
月环比的
0.6%
放缓至
0%
或
0.1%
附近;对应
3
月份
PPI
同比将从
2
月的
7.8%
降至
7.4%
附近。后续来看,工业品价格将逐步回落,
PPI
同比增速也将逐步回落。
我们预计
3
月
CPI
同比或在
0.9%
(
2
月
CPI
同比
0.8%
),仍保持较低的水平。其中主要食品价格持续下跌,环比将有所下降,叠加去年的高基数,同比显著下行;非食品价格环比或小幅上涨,但带动作用有限。具体来看,食品方面:统计局公布的猪肉价格创
16
年至今的新低,且高频数据显示
3
月生猪出厂价环比下降
5.7%
,较
2
月环比
-4.8%
进一步下降,对
CPI
有向下的拉动作用(如图
9
);与此同时,蔬菜、蛋类春节后在供需因素下,价格下降显著;其他肉禽、水产品价格也有一定的下行;农业部公布的农产品价格指数
3
月降幅较
2
月进一步扩大;整体来看,食品价格
3
月环比下行较
2
月显著(如图
10
)。非食品方面:
1
月非食品环比高达
0.7%
,引发市场对
PPI
向
CPI
传导的担忧;但
2
月非食品环比下降
0.1%
,非食品环比涨幅在旅游、家庭服务、在外膳食等价格节后回落下,显著低于预期,较大程度打消了市场对非食品价格明显上涨的顾虑。
3
月来看,发改委月内两度下调成品油价格,油价环比下跌
2.7%
,对应交通、交通费用有所下行;节后房租价格环比或仍小幅上涨;生活用品及服务基本持平量;整体来看,
3
月非食品价格小幅上涨或基本持平。
综合来看,食品价格较弱,环比降幅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对应
3
月
CPI
同比仍将保持
1%
以下的低位,或在
0.9%
附近。
货币信贷
3
月份信贷来看,尽管
1
、
2
线城市的商业银行收紧房贷,但存量的需求以及
3
、
4
线城市销量的回升使得房贷需求仍较强,且两会之后的地产调控反映到个贷具有一定的时滞;同时,地方项目在年初仍较多,政府项目、
PPP
对信贷的需求年初也偏强,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将保持高增长。一般存款增长乏力下,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补充资金缺口、投向信贷类资产,因此也可通过观察同业存单的净增来观察,
3
月同业存单净增
4290
亿元,虽较
2
月的
9000
亿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净增量。不过,考虑一季末
MPA
的考核压力,前两月新增信贷已有
3.2
万亿,
3
月信贷增长空间有限;且结构上会有所分化,即
MPA
考核中广义信贷额度较大
/
考核压力较小的银行年初信贷投放的空间大。
整体来看,预计
3
月新增信贷从
2
月的
1.17
万亿小幅回升至
1.2-1.3
万亿左右,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的量,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虽有所下降但绝对值也不低。一季度新增信贷合计或略低于
16
年同期。
社会融资来看,贷款和非标融资规模延续回升势头,
3
月债券发行量小幅回暖带动净融资回正,不过表内外票据增长或较为有限。具体来看,
3
月新增信贷或在
1.2-1.3
万亿;
3
月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公告发行规模较
2
月份明显回暖,对应
3
月信用债净增回升至
1000
亿附近;不过
3
月股票融资中定增融资收紧,预计社融中股票融资量偏弱;由于房地产、城投仍受限,预计
3
月非标仍保持一定的增长。
整体来看,预计
3
月社融规模在
1.4-1.5
万亿。由于去年同期信用债融资火爆,高基数下社融余额增速或从
12.8%
降至
12%
附近。
货币方面,考虑外汇占款仍为流出的状态,且央行节后以回收流动性为主,一般存款增长明显放缓。叠加高基数效应,预计
3
月
M2
同比增速或为
11%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