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又涌现出一波打卡新地标!
360°美到无死角的辣种!
在这里你和时尚大片,
只差一个摄影师!
最近步步菌的朋友圈高频地被这个复古的
露天游泳池霸屏
,乍看之下以为是在某个欧洲小镇,没想到它竟就在寸土寸金的
魔都
!
因为实在太好拍!开放才几周就已经被各路潮人网红攻陷,成了
打卡圣地
。
图:@marcopan0808
这个超大的游泳池就是
海军俱乐部swmming pool
,温柔的Tiffany蓝的池水加上异域拼花马赛克,就算不能游泳,自带的清新感让人凉爽了好几度。
有人说,在这里还能假装在度假,一秒移步
摩洛哥
。
图:@孙宓宓
图:@jennyzhuzzz
泳池周围是巴洛克风格的白色欧式立柱环廊,还是有甜品、酒、美食作伴,可以说每个角落都能拍出一整套写真呀!
图:@孙宓宓
这个叫做「上生·新所」,又名
“哥伦比亚公园”
的新晋地标来头可不小,在100年前它曾是
上流阶级外籍侨民的高级社交场所
,对老百姓来讲,是可望不可及。
解放后,又由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接手,成了生人勿近的科研实验室。
近70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隐闭状态。
图:@孙宓宓
而现在,终于解除了封印,
变成了魔都又一个时髦的潮流街区
。虽然叫公园,可它不像一般公园那么无趣,处处都能发现有趣的设计。
图:@xiaocao.s
除了游泳池,百年的欧式建筑、360°观景C位餐厅、糖果色的甜品店、文艺独立书店…..都值得你一一打卡!
对于每一个爱好上海老建筑的人来说,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别墅都是心之神往的地方!
图:@emma_in_the_little_wonderland
传奇的设计师
邬达克
,在上海建筑史上可谓是泰斗级人物,上海诸多历史保护民建筑都是出自这位大师手笔,而孙科别墅则是他自建的经典之作。
平缓的屋顶覆盖着红色筒瓦,屋面筒状瓦片,尖券拱门,既有西班牙风格的韵味,几何的图形装饰,又让人像走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图:@凛冬将至
室内的精美程度也丝毫不逊色,罗席纹地板和细腻的花纹护墙,看上去气派又高级。
图:@jennyzhuzzz
另一幢出镜率超高的建筑,就是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像彩虹一样一整排能“变色”的大门,
从每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不同颜色,拍起照来魔幻又炫酷。
图:@疯子
这是当初外籍侨民运动、休闲、娱乐以及聚会的主要场所,可谓名副其实的
“外国弄堂”
,寻常百姓根本踏不进去,游泳池、网球场、保龄球、桥牌室、台球室一应俱全。
翻新后的俱乐部保留了西班牙式的浪漫,风姿依旧,但又在沧桑的建筑里注入了一丝新潮。
它是哥伦比
亚公园里第一家正式营业的餐厅,刚到门口就被这家店的好看的配色迷住!
图:@mcfoodproject
低调的墨绿、芒果黄搭配地舒适又有质感。而这家餐厅的主厨就是刚刚上过《锋味》花臂潮男
“
北川先生
”
。
正如餐厅的名字一样,注重“ink酱汁”和“wood食材本身”的调理。从餐具到摆盘都融入了多元化的创意,把一向有距离感的西餐做出了家常的温暖与美味。
图:@mcfoodproject
图:@ximyoyox
对食材的选取和处理更是追求极致,据说看起来简单的招牌的牛舌,首先需要经过7天的腌制、6个多小时的浸泡,才能烹饪。
图@wulongchacha
店的面积不算大,镭射灯光、不锈钢元素和霓虹线条的运用,完美打造
抖音风
既视感!
图:@Minnie_Yao
不得不说的MISS STH真的是超会玩,在餐品上下足了心思,擅长中西合璧。
图:@Minnie_Yao
自创的招牌腐乳芝士,将中式的腐乳融入西式芝士,微微咸口不会太甜腻,口感绵密,不但颜值超高,奇妙的味蕾体验也颇受好评。
Brew Bear的旗舰店兼第一家酿造体验店,店里最炫酷的就是
七米高的金属酿造罐了!
另外为世界杯准备的4块大屏幕也很抢眼。
图:@godzilla_bbg
这里除了集合了全球各地的著名啤酒,还有全天供应的brunch。来上一份会流心的班尼迪克蛋也很棒,
坐在靠泳池的位置边吃边看景
也很棒。
作为沪上有名的精品咖啡,Seesaw也入驻哥伦比亚公园啦!它在上海的每一家都各有特色,这家也不列外。形似防空洞一般的空间,透露出一股
性冷淡风
。
图:@疯子
每一杯堂食咖啡还会附带一张小卡片,写着豆子的产区和处理方式。
图:@卡路里
图:@sherry酱儿
除了常规的咖啡,可以试试这里特别的
“flight 飞行模式”
,指的是加了double shot 的咖啡。
比如白天航行是3杯迷你拿铁组合,夜间飞行是3杯美式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