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诸葛亮在西城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真是足智多谋,非常人可及。其实大家哪里知道,连司马昭都能看出其中端倪,并对其父说,“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那么既然如此,向来智谋精深的司马懿真的看不出来,为何又要假装上当呢?其实,里面含有精深的算计,一般人很难想到。具体情况,且看诗人破石细细道来。
首先,司马懿已经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是在街亭,司马懿就说诸葛亮使用马谡这样的庸才,岂不误事,说明他已经料到诸葛亮很难成事。待到曹军夺取街亭,攻占列柳城,直奔阳平关,则蜀军必然没有退路而全军覆没。同时,诸葛亮的“司令部”以及军需库等都设在西城县,城小不能坚守,必然不能驻扎太多的军马。所以说司马懿早料到诸葛亮上演“空城计”,这是原因其一。
另外,早在争夺街亭的时候,诸葛亮不仅使用了马谡、王平以及高翔共计三万五千精兵,而且又让先锋魏延驻守在街亭后面,这些人马都被击败,已经退入阳平关。街亭已失,蜀军必败,自然各路蜀军陆陆续续撤退。另外蜀军要分派军队抵御曹真、郭淮等其他几路的魏军,还要去撤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军民。这个时候可以说,就是诸葛亮再神通广大,三头六臂,也变不出那么多的“风火轮”来抵御十五万大军。对于司马懿而言,无论诸葛亮使用什么计谋,都是逃不掉的,这是其二。
其次,诸葛亮唱“空城计”,不是算定司马懿多疑,而是告诉司马懿可以一举拿下他诸葛亮,算计司马懿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唱空城计,要告诉司马懿自己的真实情况呢?因为这样就可能使得司马懿明白,只要他大军一挥就可以拿下诸葛亮,平定蜀国之患。这样一来,司马懿就会处于“兔死狗烹”的位置。
原本司马懿就受到曹魏亲贵的忌惮和猜疑,曾经一度被闲置在宛城,受到监视。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来犯,使得魏主曹睿看到西北主帅曹真无能,抵御不了诸葛亮,才启用他。街亭一战,倘若他要是立下如此汗马功劳,平定蜀国之患,估计离死不远了。
再加上曹真、曹休等有实力、有影响的亲贵将领都在位,军权在他们手中,自己无论如何都是斗不过他们的。故而,司马懿不可能下定决心和诸葛亮决一死战,拼个你死我亡。每每双方交战,都是小打小闹,坚壁清野,只要将诸葛亮赶回汉中,自己就大功告成。
同时,我们也看到后来诸葛亮再出祁山,曹真病重,曹睿只能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令近臣取曹真总兵将印来。这个时候司马懿还是不放心,说要自己亲自取将印,探听虚实,足见其小心谨慎以及对于曹魏这些亲贵将领的顾忌。
可以说,街亭一战,放走诸葛亮,司马懿日后自然就有机会掌握西北大军的军权,他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原本属于曹魏亲贵将领的部将或嫡系人马,陆陆续续收服或换成自己的亲信,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比如说,曹睿一旦重用司马懿,他立马推荐张郃为前部先锋,后来又提拔钟会、邓艾等将领。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街亭这一战的结果,功劳最大的不是司马懿,而是曹真、郭淮复夺三郡,由此可以看出,曹魏君臣始终对于司马懿不放心。故而,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明白人,为曹魏合唱了一出“空城计”。世人只知道,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吓退司马懿,哪里知道司马懿这样做,一来显得自己胆小、少谋,降低曹魏君臣的猜疑;另一方面这个时候诸葛亮安全,自己也就安全了,后来还能逐渐接管西北军权,收获不必诸葛亮少。只不过人家低调,不说而已。
被鲁迅称“仙女”的国民才女,被婆婆咬断脚筋,痴缠渣男二十年
咸丰三个嗜好让他身体透支,31岁驾崩,留下年轻的慈禧乱国
刘少奇力荐粟裕当元帅,却被周总理拒绝,晚年方知总理良苦用心
读正史才知道:郭嘉和荀彧,两个人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鱼离(微信:1882342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