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技巧
文/趙玉平
《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心理暗示故事就是“望梅止渴”,曹操大军去征张绣,当时八九月份天气,酷热难当,部队行动缓慢。这时曹操策马走到阵前,对全军将士说,我刚才看到了不远处有一片梅子林,梅子红红的,又酸又甜。全军将士听完这话以后,满口生津,精神振奋,立刻就往前进了。这就是心理暗示的方法。我们发现,高明的领导、优秀的老师、出色的教练,都很善于用心理暗示的手段鼓舞他人。
另外,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也有一种特别不好的心理暗示倾向,就是贴标签、恶意批评。小孩本来没技巧、不会做事,你可以耐心教他,但是如果你给他贴上标签,说这孩子真笨,这孩子就是多动症,这孩子脑子有病,这孩子智力不行,这样过早地贴标签进行不良的心理暗示,结果很可能会葬送孩子的未来。管理和教育是一样的,遇到问题、发生情况的时候,多用支持性的手段,多帮助多理解,少贴标签,尤其不能上来就恶意批评。爱心和理解永远是管理和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工作就白做了。
日常工作中的心理暗示一定要有三个具体的特点和技巧:
第一个是简短有力,不能太长。
第二个是正向积极。要暗示对方表现得很好,不能说对方表现不会很糟的。如果是走路,要说你走得很好,不能说你一定不会摔跟头,否则对方真会摔个跟头的。
第三个是强烈肯定。比如你要上演讲台,你要说,我一定会讲好的,我一定一定会讲好的。通过不断暗示自己,你可能就会讲得很好。
【作者简介】趙玉平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教师,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本微信公众账号已开通“原创保护”,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平台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