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变化是美学表达变得一致。
美学表达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人群的美学
,比如说在做七匹狼时尚化的时候,我们发现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审美都不同,如果你想吸引90后进店,你的服装设计美学就要符合这个人群的审美标准。
第二层是产品的美学。
国内有个品牌叫Trendiano,它的表达借鉴了日本的一些设计师品牌,除了黑色是永远的主打色以外,它一直坚持某些设计美学,例如不对称——它的拉链永远都是侧拉链,很少有正拉链,一些拼接元素也都是不对称的;它还把很多女性化的面料和辅料用在男装上,比如纱网。所以它的设计美学让年轻人一看就觉得符合他们的审美。
第三个变化是体验的完善。
这一部分也有三个构成:
一是VMD,即视觉企划
,近几年来视觉企划是优衣库很重要的内容,包括色彩、动线、品类的安排,这能营造很好的购物氛围。
二来自服务
,你会看到日本的服务非常精细,如果遇到下雨天,店里会有专门的防雨塑料袋包装东西,每个业务员在帮消费者包装产品的时候,都是用特制的包装纸手工来做,很多细致的服务体验非常到位。
三,未来中国特色的体验会增加社交的部分
,如果店员或者店铺不懂社交的,就无法聚集你的VIP会员,这对于未来的零售会是一个考验。它不应是一个卖货的逻辑,而是一个交朋友的逻辑。还是用荷兰的生活方式集合店来举例,它把每个店员都培养成一个着装顾问、一个时尚搭配师,如果看到你身上有特别的装饰,他会主动上前来和你搭讪、称赞你,让店员试图和客人成为朋友。
所谓3.0版本还需要附加几个能力。
从2.0到3.0,首先要把社交变成一个社群的概念
,即能够基于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品类把你的用户聚集起来,产生互动,比如耐克的一些店铺会组织跑团、篮球兴趣社团,这是一个挺好的例子。
其次是要增加SCRM(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会员营销系统
,先要形成会员的大数据,再根据用户习惯主动推送产品、预测产品规划。
现在大数据也变成了一个叫智慧零售的概念,就是
当底层数据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以反向输出一些产品。
深圳有一家公司通过大数据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T台走秀款式、每一季的流行款式和面料进行处理,这些内容现在喂给智能机器人的话,量还不够,但是过一段时间后或许可能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流行趋势,甚至取代一些设计师的工作。
第三要具备洞察新品类、及时调整定位的能力
,这是新零售必须具备的。现在大家都在讲消费升级,其实你需要的是能不断地优化品类结构,及时引入新的产品类型。名创优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持续寻找符合“十元精品店”概念的小品类,然后把它们带进来做成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