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个广告,分享一个优秀的旅行及历史的共众号
Lightheartedness
,欢迎关注。
分享旅行攻略,世界历史
微信公众号:Lightheartedness
ID:Eastjunwei
来源:内容
来
自
「天天IC」
,
「集微网」,
谢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RM在移动端一骑绝尘,但是在服务器领域构建生态是难题,虽然多年来高通、英伟达、三星等大厂均尝试建立ARM生态,但从成效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里面除了技术和性能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有成本与生态的考验。
弗罗斯特研究(Forrester Research)首席分析师戴鲲曾对记者表示,对于这个领域的新入局者,实现规模化效益存在重重阻力。
“服务器芯片市场需要长期的技术投资与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广泛支持。
”
但华为还是一头扎进了这个“无底洞”,十年里耗资200亿元做出了鲲鹏芯片及芯片组。
“鲲鹏生态就是围绕着未来计算产业打造一个真正的开源平台,达到真正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华为中国区总裁鲁勇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这条路不走,迟早有一天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华为)会被别人踢下去。
”
对于华为而言,构建生态之路无疑是最艰难的道路,但是不走的话,5G、AI、云计算的未来将变得无法掌握。
算力和算法是插入智能世界的两个楔子,芯片承载着算力的强弱。
作为服务器领域的鲲鹏920,则被外界视为华为打开服务器市场的“核武器”。
华为和ARM的合作已经持续多年。
2013年华为就发布了最初款Hi1610,2014年的Hi1612是ARM64位CPU,2016年的Hi1616是首颗支持多路的ARM处理器,2019年又迎来Hi1620,鲲鹏920则是Hi1620系列的正式品牌和型号。
在今年1月7日的发布会上,华为高管并不吝啬地将“业界性能最高”的评价放在了这颗基于ARM架构的新产品身上。
华为表示,鲲鹏920主频可达2.6GHz,单芯片可支持64核。
该芯片集成8通道DDR4,内存带宽超出业界主流46%。
同时,华为还推出了三款TaiShan系列服务器,Tai Shan 22080面向均衡服务器、Taishan 5280/5290面向存储服务器,Tai Shan X6000则瞄准高密度服务器市场。
服务器是什么?
它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
而在服务器芯片领域,
英特尔
毋庸置疑是一家几乎没有对手的“全能冠军”。
根据IDC的数据,X86占据着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近98%的份额。
在机构的调研报告中,Taishan的推出被视为直接解决了核心的CPU自主化问题。
“华为从来不是要变成一个芯片公司,目的只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高性能,低成本,走开放创新的路线。
”华为芯片和硬件战略Fellow艾伟在当时的发布会上对记者如是表示。
而另一名高管则补充道,鲲鹏芯片不对外销售,只用于华为自己的服务器和云,和英特尔也将长期保持战略合作。
“华为不是要与英特尔竞争,更不会替代。
”他表示,“布局芯片主要是看到了由于数据多元化带来的计算多元时代。
”
华为认为,原来由摩尔定律驱动的计算产业,面对爆发式的计算需求无以为继,人工智能给计算产业带来了四个多重挑战。
而随着ARM生态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已向ARM架构迁移。
对于多样化的计算任务,找到适合的架构才是更重要的。
对于
手机
普遍适用的ARM芯片,当开发者在云端进行游戏应用开发时,ARM架构显然有自己的优越性。
在服务器芯片市场上,现在依旧是英特尔X86架构的主场,并且英特尔不对外授权。
在谈及服务器生态时,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曾如此回答,从2018年到2025年数据量的增长会达到18倍,ARM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英特尔也将和华为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鲲鹏920及TaiShan服务器,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原生应用等场景。
“智能世界,道阻且长。
今天的我们,需要理论的突破、需要新的基础技术的发明。
我们将继续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
”徐文伟在华为亚太创新日上说。
徐文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的计算是包括X86、ARM在内的异构计算,鲲鹏的应用需要建立生态,需要产业的支持,这是华为近期落地多个鲲鹏生态基地的原因所在。
可以看到,近几个月,鲲鹏生态开始高频地出现在各地政府开展的云业务活动上,并且以“生态创新中心”的身份成为各地政府的“宠儿”,相关的鲲鹏概念股也受到资本热捧。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亿人民币来发展鲲鹏产业生态。
而目前华为已构建在线鲲鹏社区,提供加速库、编译器、工具链、开源操作系统等。
其中,社区涵盖了软件生态、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应用市场、合作计划、鲲鹏论坛、学习认证、鲲鹏实验室等板块内容。
生态体系方便,基于鲲鹏系列的芯片,华为提供了TaiShan服务器和鲲鹏
云服务
,并围绕鲲鹏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构筑软件生态,赋能合作伙伴和开发者。
OS领域,华为和业界主流的OS系统厂家完成兼容性测试,并提供自研的欧拉OS操作系统。
工具链层面,华为提供完善的代码迁移、优化加速,编译工具&运行环境,同时,华为联合各大开源社区,实现了常见的基础软件和中间件对鲲鹏的支持,方便开发者做应用开发和应用迁移。
“华为实现了从底层芯片、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自主创新,关键领域国产化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