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长期亏损的中国业务,杜蕾斯母公司利洁时家化(中国)有限公司决定裁员节流。
有媒体报道显示,利洁时将对销售部与旗下销售公司进行整合,并预计裁员500余人,涉及整合的部门几乎涵盖了利洁时旗下的所有日化产品。与宝洁、联合利华相比,利洁时在中国日化市场业务亮点不多,
裁员后,利洁时押宝以杜蕾斯为代表的安全套业务。
杜蕾斯提供的尼尔森公司的报告显示,
杜蕾斯在中国重要的城市都占据了绝对的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在30%左右。
来自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则显示,2014年,杜蕾斯、冈本和杰士邦分别占据了安全套热卖品牌中30%、13%和28%的份额。
尽管早在199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直到2012年7月,利洁时才开始加大对中国的布局。当年,在“京交会”上,利洁时与朝阳区正式签约,将北亚总部落户北京CBD,计划投资5亿元设立投资公司,并确立了以健康、卫生和家居三大护理板块为主的在华产品架构。
根据利洁时之前的表态,到2020年,公司将在中国引入旗下19个品牌,并将销售额扩大10倍,达到100亿元。
但就目前情况看来,这部分销售额或将大部分来自于安全套和健康护理业务,
利洁时的战略重心也将顺势由日化转向以杜蕾斯为首的安全套产品和医药业务。
医药行业
专家岳锋认为,从现有产品来看,利洁时虽然与宝洁、联合利华在某些品类的产品中存在直接竞争,但并不算太多。利洁时更偏向于化工公司。一系列收购中药、保健品企业的动作结合此次的裁员,利洁时似乎确有向医药类化工企业转型的意图。
在裁员过后,利洁时的业绩支点无疑落在了安全套产品——杜蕾斯的身上。
押宝杜蕾斯
杜蕾斯提供的尼尔森公司的报告显示,杜蕾斯在中国重要的城市都占据了绝对的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在30%左右。
不可忽视的是,国产品牌也在近年悄然发力,从外资品牌的手中夺取份额。大象、诺丝等国产品牌,正在借助
互联网
和年轻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加入到市场竞争当中。
随着竞争进入白热化,杜蕾斯的市场已经触及到天花板。对于利洁时来说,安全套这一单一产品显然对业绩提供的支撑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