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圈
全媒体、全流程、全产业链的传媒资讯与传媒评论公众平台!订阅者为各大电视台 、报纸、杂志,电台、各大网络媒体的台长、总编、CEO及高管,还有媒体记者、编辑、营销、广告、策划等人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平山神鹿滑雪场、冰雪乐园明日闭园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16岁学生签约做主播被索赔30万!合同有效吗?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低至200元!价格“大跳水”! ·  3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黑龙江运动员贡献中国金牌超4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圈

靳东谈短视频:大多数缺乏营养!

传媒圈  · 公众号  ·  · 2024-03-09 22:49

正文


来源丨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北京日报、中国新闻周刊、@靳东、人民日报、静安检察、公开资料等


据中国新闻周刊3月9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演员靳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呈现形式,从大屏到小屏,收看终端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作方的方向。


靳东认为,大多数小视频、短视频,缺乏营养和价值,“我们不能让观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看到的视频都是这些,这是非常不好的。” 他指出,对于专业创作者而言,“还是要思考清楚,我们到底要表达什么,要呈现什么。”



另据北京日报3月9日报道,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谈“假靳东”事件。他表示,此类事件频发引发了他的思考,也促使他今年上会带来了关于数字平台立法的提案。


靳东委员(右)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据了解,一诈骗团伙专门利用靳东的名气和影响力,通过虚构名人、明星身份,诱导被害人与“明星”建立情感联系,再以投资、公益、恋爱等各种理由索要钱款。


2023年10月27日,上海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8名假冒演员“靳东”的被告人提起公诉。近日,静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诈骗案,并依法作出一审判决。



再谈“假靳东”事件,靳东表示,思考背后原因,平台难辞其咎,“难道平台没有意识到有很多人用靳东这个名字对外交流和发布信息吗?我想应该不会。”他说,经过慎重考虑,提出了关于数字平台立法的提案,希望从法律层面,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这也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他补充说。


靳东还透露,已经有20多位委员与他联名,共同呼吁加大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知名演员靳东因为有着帅气的外形,常常被戏称为“师奶杀手”,深受中老年女性喜爱。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中老年女性被骗子假扮“靳东”诈骗钱财,儿女拦都拦不住。


去年11月8日,演员靳东微博发文称,收到数十位朋友发来的关于“假靳东事件”的报道信息。不禁想问这些年网络平台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活、工作上的便利、信息沟通、交流上的方便、经济上的收入、资源共享,思维上的改变等等,好处多多,但带来的负面的问题呢?炮制流量、吸引眼球、真假难辨的碎片化信息,错综复杂满天飞的谣言,毫无实质内容的视频输出,艳俗内容,垄断行业等等,无人问津。


靳东表示,网络平台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任何进步都不应以牺牲一个国家的优良品质、传统、根基为代价。这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问题,是起码要守住我们的底线的问题,是一个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此前,上海有多位阿姨遭遇网络诈骗,骗子假冒“靳东”,以“谈恋爱”等方式获取阿姨们的信任,然后以“杀猪盘”的形式骗取钱财。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网络美女”的背后是抠脚大汉,而“假靳东”的背后却是9个年轻女子,平均年龄不到30岁。


随着9名犯罪嫌疑人陆续到案,检察官经审查后认定,以王某为首的团伙自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共诈骗多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并将这些非法获利用于购物消费、发放业务员工资等,挥霍殆尽,该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年10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8名犯罪嫌疑人(1名另处)提起公诉。


-完-

推荐更多阅读:
李思思离职!主持人阵容加速上新
张泽群实名举报后,法院有回应了!
芒果台意外获“猫晚”直播权!
《新闻联播》首位90后主播来了!
淘宝与微信:广告版图重构
空缺5个月后,广电总局迎来新局长!
谁革了国产综艺的命?
直播带货下半场:明星内卷加剧
2023年,爱奇艺影业能否“触底反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