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铺子
铺子每天为您奉上各种电影大餐,电影小吃,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铺子

挖到一部CCTV好片,其实就在我们的记忆里

电影铺子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21 22: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两天,大家讨论最多的院线片,肯定少不了一部《二十二》。


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在口碑上一路高歌猛进,并以8.9的高分入榜豆瓣电影Top250 (目前位列176名)


虽然在商业价值上,纪录片向来优势不大。但在探讨人性和生活上,纪录片无疑是最贴近灵魂的一种电影形式。


之前铺子安利的 《地球:神奇的一天》 ,就以最贴近大自然的镜头,展示了世间生命的伟大和神奇。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同样是一部纪录片,2016年曾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


《庙会》


此片时长只有短短的50分钟,却以普通村民的视角,纪录了农村生活里最常见的文化商业活动——庙会。



本片的镜头语言十分朴实,叙事线也很简单,看上去平凡无奇,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了一众丰富的人生故事。



开篇,四个主人公之一的韩爱华,一直穿梭于山西、河北等邻省,做着服装摊子的买卖。



黝黑的皮肤,强壮的身躯,高声的嗓门,韩爱华有着农村中年妇女一贯的淳朴特征。



但和一般意义上的家庭主妇不同,韩爱华并没有蜗居在家中、以夫为天。


作为一个结过两次婚的女人,一次丧夫、一次离异,身边带着两儿一女,韩爱华选择独自外出挣钱,生活的重担,对她来说可想而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她在公路上风风火火开着小货车,轰轰隆隆的声响,更衬托出身影的孤独。



不过即使一直奔忙,韩爱华仍是个乐观的人。


面对镜头,她讲述从前的遭遇,还是那么自然爽快。


她说自己有一次深夜开车赶路,戴着头盔、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半路上就被巡查的交警拦了下来。



在交警要求下,她摘了头盔、脱了外套,然而一露出真面目,交警们都诧异了。


这个孤身赶夜路,行动让人生疑的“汉子”,居然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农家妇女。



“警察说你走吧走吧!我当时还拐着个腿儿,我说走,我走不了了!”


说到这里,韩爱华眼里带光,大笑起来,觉得自己当时颇为滑稽。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夜空,却让人无限感慨。


隔天起来,她依旧一个人守在梯子上,碰到问价或是试衣的,都坚持不下来。


坐在高处的她,眼神变得专注,只为一心守好货物。




而每件30块钱的衣服,连旁白也感叹:真算不出能有多少利润。


凭着一点点积攒的微薄收入,韩爱华撑起了整个家。



就算是碰上生意不好、疲倦劳累,抱怨上一两句,也就过去了。



一天下来,收了摊、装了车,歇下来吃碗热饭。


再苦的事儿到她那儿,真就不算什么了。



另一位主人公,则是摆面食摊子的张路岩。



相比于服装生意的讨价还价,在吃上面,村里人还是舍得花钱解解馋的。


张老汉羊汤熬的一绝,配上自己炸的油条,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当问起这些年来赚取的成果,他十分自豪。


他说不后悔,导演问:不后悔什么?


不后悔养儿育女,不后悔日夜操劳,一辈子再苦再累,总算是换来不错的回报。



但这个任劳任怨了30多年的老实人,在最忙碌的时候,也道出了心底的实话。



当热闹了一天的庙会结束时,路灯亮起,灯光照在张路岩的脸上。


黝黑的肤色,纵横的沟壑,这张面孔上写满了沧桑和疲惫,不禁让人想起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接下来,是来自河南的黄进利,他算是装备比较高档的摊主了。



摆的是游乐设施的生意,丈夫看着旋转木马的摊子,妻子看着步枪射气球的摊子。



儿子放暑假也来给父母帮忙。



有意思的是,上大专的儿子并不想像父母一样四处漂泊。


他其实不想上学,却梦想着去北京闯荡,追寻向往的生活。



但他的父亲却直接说:“太幼稚了!”



两代人不同的想法,恰恰影射出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变。


父母这一辈安分守己,为了吃喝开销奔忙。


见识了大城市的儿女们,却希望有一天能进城立足,追求更有意思的生活。



而庙会,恰恰也是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地方。


这里新老交织、鱼龙混杂,各色人等你来我往,各种新鲜事物此起彼伏,见证着村民们生活和思想上的新动向。



深深感受到这些变化和动向的,是本片最后一位主人公——


落子剧团的团长姬彩萍,一个带着百十来号人四处演出的戏曲演员。



文文气气的面孔,炉火纯青的身段,高亢婉转的嗓音,因为爱好和坚持,她把唱落子作为一生的职业。



同样辛苦奔走在河北、山西省各县乡,然而这些年来,请她们这样的民营剧团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



从前村民们蜂拥听戏的场面已成为历史,现在来看的,多数是老年人。



如今最受村里年轻人欢迎的,则是庙会最后一天的劲歌热舞晚会。



她感叹,传统戏曲过时了,愿意学唱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而关于剧团的未来,她也十分迷茫。



但不管有没有人来,来人多少,剧团的演员们仍然兢兢业业,一天两场,演好每一场戏。



最后一天的大戏落幕时,零星的观众要求再来一段。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姬彩萍就会匆匆换下戏装,清唱上两段。



“留条后路,以后还能再来!”


看到这一幕,在面食摊忙活的张路岩说了这么一句。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逐年流动,像庙会这样代表着传统乡村文化的活动是否能延续下去,村民们世代生活的村子是否还有人,谁也说不准。



但不论如何,只要庙会还办,村民们就还来,只要还有生意可做,摊主就继续一年年摆下去。


“留个后路比啥也强!”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张老汉的心声,也道出了所有庙会摊贩们的希望。



不过暂且不提将来的烦恼,庙会举办的这些天里,不如意就时有发生。


遇到天灾,任谁再想挣钱,也只能给老天爷让路。



但大家最怕的,还是人祸。


碰到来要保护费的地痞,有不愿交钱的摊主,被打得头破血流。



遇上这事儿,摊主们都吓得一晚上没睡好。



但还能怎么办呢,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日子不那么顺溜,总还是在向前迈进。



等到冲突平息,庙会也要结束了,下次再来这个村子,又是明年了。


黄进利打算和别人搭个伴一起走,也算有个照应。



姬彩萍在去下一个庙会的车上,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张路岩老汉也终于犒劳自己一碗羊汤,盘算着这次的收入和成本。



而韩爱华,又是独自一人,虽然买卖时好时坏,但她每一次还是坚持到庙会最后一天才离开,只希望多挣些钱养活孩子。



她又整装上路了,继续奔赴下一站,直到她干不动的那天。


无论苦辣酸甜,无论顺遂曲折,也许庙会在某一天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曾在庙会里上演的人生百态,仍在这繁忙的人世间不断上演着……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