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
医脉通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及时收取最专业、最精华的医学资讯,也可以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移动产品最新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看似很软,其实很硬! ·  昨天  
庞门正道  ·  机械昆虫~变身!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2025年Logo十大设计趋势预测及解析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设计师刚需,可商用的AI生成背景图片库! ·  6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警惕!流感可致命,这些人群尤为需要注意!

医脉通  · 公众号  ·  · 2025-02-04 18:00

正文



流感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来源 | 医脉通呼吸频道



昨日凌晨,网络上出现了关于台湾知名女演员徐熙媛(大 S )因病在日本去世的消息,据悉,大 S 是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感染流行性感冒,随后并发肺炎而去世,年仅 48 岁,这一消息让无数粉丝和网友感到震惊和痛心。流感,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为何会夺走她的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流感的严重性,以及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流感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很多人认为流感只是 小感冒 ,但实际上,流感的威力远超我们的想象。近百年来,几次“流感大流行“便已经累计数亿人感染和数千万人死亡,如 1918 西班牙流感 所引起的高度传播和高度死亡甚至间接导致 一战 提前中止。目前虽并非”流感大流行 期间,但流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据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自 2024 9 2 日至 2025 1 26 日, 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已达到约 952.3 万人, 尤其在 2024 年最后一周( 12 23 日至 29 日),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患者人数首次超过 30 万人关口,刷新 1999 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最高纪录, 已然开启了“地狱模式“ 。日本医生也表示,即使是在新年期间坚持开门,诊所也已经不堪重负。虽然近几日日本流感的流行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 39 40 ℃,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 5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切勿将流感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 事实上,流感的危害远超普通感冒,部分人群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横纹肌溶解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以 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 来描述流感的严重性。


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全球有超 5000 万人死亡,即使在医疗条件日渐完善的 21 世纪,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也引起了近 20 万人死亡。而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数据显示,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 300 万至 500 万的重症病例,以及 29 万至 65 万的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哪些人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流感并非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有些人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以下几类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 老年人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数据显示, 65 岁及以上的人群占流感相关死亡病例的 80~95%


2. 儿童

5 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 2 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感染后容易出现高热惊厥、肺炎等严重症状。


3. 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感染流感后,不仅自身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早产等。


4. 慢性病患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人群,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流感后容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5. 肥胖者

肥胖者更易感染流感,同时发生肺炎、住院、入住 ICU 及死亡的风险增加。



如何预防重症流感?


1.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高危人群。


2. 药物预防

抗病毒药物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于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建议在接触流感患者后 48 小时内采取紧急临时药物预防,如使用奥司他韦,目前建议,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应尽快接种疫苗,药物预防持续至疫苗接种后 2 周;如在接种疫苗 2 周内与流感患者接触,药物预防持续至最后一次接触后 1 周。


3. 日常防护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和细菌。

➤减少聚集 :流感高发季,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商场、电影院等相对密闭的空间。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臂肘遮住口鼻,然后及时洗手。



得了流感怎么办?


1. 早期诊断与治疗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2.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RNA 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和血凝素抑制剂(如阿比多尔)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研究显示,发 48 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因此,为减少并发症和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对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不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

①因流感需要住院的患者,不论住院前的发病时间长短;

②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就诊患者,不论就诊前发病时间长短;

③门急诊就诊、病情严重的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长短;

④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3.支持治疗

重症流感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退热、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及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维持血氧饱和度。


4.防治并发症

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结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