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用户在落地页转化或者跳出的因素,一是落地页的质量,二是用户的匹配度。
什么是落地页的质量?首先,你的落地页与前面的创意内容匹配度如何?假设你是一家 OTA 企业,在百度上做了付费推广;假如你的推广创意是说“机票两折起”,但是点进去的落地页却是酒店促销内容。这样的话,你认为你的用户会在你的网站上去找机票的促销内容吗?基本不会,特别是在移动端的情况下,用户在落地页上的注意力只有几秒钟,不匹配的话用户马上跳出。其次是,落地页自身的内容和结构质量。
什么是用户的匹配度?渠道的用户点击创意文案进入落地页,如果落地页的内容跟用户的需求相符合,用户被激活或者转化的可能性就更高;否则用户就会认为刚才的理解有误,然后跳出。
我们用进站用户量和跳出率来衡量落地页的质量。
第一,进站用户量,也称为渠道规模;进站用户量跟渠道体量息息相关,也是后续转化的基数,因此需要关注。第二,跳出率,就是说用户来到落地页什么都不干就走掉了;这是一个负向指标,跳出率越高落地页质量越差。
(五)辅助转化内容及 CTA
辅助转化内容及 CTA,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对于很多交易网站来说,用户购买前需要了解一些商品的详情、用户的评论反馈,有助于帮助辅助用户消除疑虑、完成转化。
以数据分析平台 GrowingIO 为例,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希望了解相关的解决方案,看完 GrowingIO 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后他很满意,这个时候用户被激活了,然后才是注册转化。
影响辅助转化内容及 CTA 效果的因素有两个:内容的相关性和 CTA。
内容的相关性,是指你提供的内容能否满足用户进一步的需求,你的辅助内容是否知道用户的痛点、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时候辅助内容的相关性就非常重要了。另一个是 CTA,需要给用户提供入口。我们之前服务过一个客户,他的落地页内容做的非常好,但是转化率很低,因为上面没有 CTA,用户想注册也没机会。所以当加上几个 CTA 的时候,整个页面的转化率就大幅度提升了。
我们用停留时长、访问深度、激活用户比等指标来量化辅助转化内容及 CTA 的效果。
首先是停留时长和访问深度这一类比较泛的指标,停留时长越长、访问深度越深,说明用户对我们的内容越感兴趣。其次是激活(Engaged)用户占比,我们需要甄别出有多少比例的用户对我们的产品有转化的意愿。
(六)产品转化流
用户真正进入产品的里面,比如已经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了,这个时候我们认为用户具有非常强的购买意愿了,我们要尽可能帮助用户完成整个转化流程。产品是最核心的东西,如果用户已经完成了前面额旅程,但是产品有 bug,那么用户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最终转化目标的。
一句话形容产品转化流:洗尽铅华,最终成败在此!
假如我们的转化流有好多步,每一步的设计是不是可以让用户可以顺利地完成转化,这是影响用户会不会留下或者走开的核心因素。这个时候的核心指标就是产品内每一步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