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个
“魔幻”
的年份,还有
49天
就要结束了。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
新冠疫情、澳洲山火、非洲蝗灾、美国流感、科比坠机......
太多的事,让我们来不及悲伤就又得往前冲。
而对于设计行业,也是一个寒冬的存
在!
这一年7000多家设计公司倒闭、无数个项目落空、近万个公司项目追不回尾款、10万+公司大量裁员.......
面临这一系列的困境,设计公司纷纷转战互联网,开始转型,开始线上运营、网上接单,但
转了就能存活下去吗?身处在这个行业的设计师们又该何去何从?设计该如何做下去?怎样才不会行业被淘汰?......
这些问题,在
“2021年【设计得到】跨年趴”
上,都有解答。
中国著名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
创基金理事
北京居其室内创始人
戴昆:
如何呈现一个好的作品?如何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风格需求?是坚持自我,还是不断妥协?是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还是忽略不计?
就拿一个大的房子来说,
一定要能给住在里面的成员,提供不同的个性需求,能够从容选择,带来心灵上的解脱和满足生活中更多时间幸福感的带入
,这很重要。
空间设计师
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外WHYGARDEN家居品牌创始人
孟也:
众所周知现在经济形势低迷,建材行业滑坡,家装行业面临着严冬和变革,但我不关注行业发展到底如何,我只专注做我的设计。
设计行业也面临着新老交替,老一代制定了审美逻辑,但他们要退出舞台了,而设计又要满足新时代年轻化的审美和需求,还要尊重上一代人,这时候
设计的妥协便成为常态,项目虽然顺利落地,但这让设计本身又进退两难......
黄永才:
办公环境的改变往往是依托于城市的变迁。而当我们讨论未来的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它过去。
GID格瑞龙国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
融舍艺术生活方式品牌创始人
首位与意大利顶级品牌Roberto Cavalli合作的华人设计师
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首位参与设计师
曾建龙:
十年前设计者们可以预见今天,但现在的人很难知道,十年后设计语言如何表达,一切都是在变化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
在应有的时间段,做应有的设计表达,不做收藏级的展品设计,那就接接地气儿
。
设计并不用细分太多领域,应该尝试关于设计的不同显性,尽量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板块
。从空间、建筑、产品、当代艺术中去改变自己,表达“当下”,聚视“当下”。
汤物臣·肯文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 执行董事/设计总监
四届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特约设计师
「七+5」公益设计组织联合创办人
谢英凯:
现在很多商业行为,关系到的不止是商业本身,还包括很多的延伸面。所以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要有
商业运营策划、消费心理调研、消费预期评估、生活方式预想构建、空间多媒体设计实现、客户品牌传播建议
等方面的前期工作,再根据这些资料来做空间的设计。
现今的设计,要体现的可能不再是传统的商业模式了,而是
要让使用者相互之间有交流、有体验感,能适应他们的社交需求
,这或许就是
“让物理性变成情感性”
的正确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