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德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始终是自身利益,今天的中国与1990年代大不相同,维持以前的政策固然不合时宜,有对中国施加惩罚的政策工具固然必要,但“脱钩”并非明智之举。中美关系并非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中美之间的联系紧密,不可能完全“脱钩”。事实上,特朗普政府的“脱钩”政策制定和推出,并没有中美关系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商界也不愿意过多介入政策辩论过程中。
贝德指出,“脱钩”政策过度强调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失败和不足,试图通过彻底颠覆的方式改变现状。其实,通过保持接触,美国同样有一系列政策手段推动中国改变现状。比如,美国可以联合欧盟、日本、加拿大,推动中国履行其在经贸领域的一系列承诺。美国应该重点关注进入中国市场,而非一味减少贸易赤字。大学应对外来捐赠更为透明。美国应进一步构建在亚太的同盟体系,以制衡中国的示强行为。同时,美国应该保持在“一个中国”等政策上的延续性,避免动摇战略稳定基石。
贝德最后强调,美国不应把中国看作“无所不能的巨人”。比如,西方媒体炒作非洲国家陷入了中国的“债务陷阱”中,但事实上相较于非洲国家对西方的债务,中国债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中国远没有一些媒体和政客渲染的那么强大。对于美国而言,更重要的是改变国内政治氛围,以开放、繁荣的价值观与中国竞争。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