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周日)
19:00
—
20:30
大咖视频直播
不容错过
如何介绍一个朝代的历史?
有人脱口而出——很简单啊,先是治世,“收拾旧山河”,然后统治者励精图治,一路飙到盛世,接着盛世掩盖的矛盾激化,王朝由盛转衰,最后灭亡。
乍一看,这种认识似乎蛮有道理,是啊,翻翻古代历史,哪个王朝的历史不是如此吗?王朝的发展,不都是“盛衰衰衰衰…” 这,简直成了
“万能答题模版”。
以唐朝为例
,每当谈及对这段历史的印象,人们多会蹦出三个名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在人们的眼中不过是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总之一个字——“衰”。
▲
影视剧中唐王朝的平叛战争
但问题又来了,安史之乱爆发是756年,唐朝覆亡在907年,这中间一百多年,唐王朝又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这衰落的时间,也太长了点吧?
显然,
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与衰落划等号,是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行为
,因为这么做会忽略很多问题,比如,河北地区的藩镇军人为什么会得到大量中原士人的支持?仅仅是因为读书人不堪其武力威胁“委身于逆”吗?安史叛军和他的支持者为什么会得到唐廷的“宽大处理”?在动荡时代,士大夫们又是如何游离于两大政治集团之间,去践行自己的一套政治理念?
关于中晚唐的这段历史,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而
仇鹿鸣先生的大作
《长安与河北之间》
,正是对这一系列问题思考的产物。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唐在中晚期的“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并不真实。
相反,
在作者本人看来,中晚唐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连接着唐宋,作为一个枢纽时期,是宋代以后很多政治、文化变化的源头,因而很多现象晦暗不明,其在历史的进程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尚需要更细致的研究才能做出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线性衰落的过程。
你想知道仇先生是如何进一步对此观点作出解释的吗?你想知道唐王朝如何在安史之乱后续命百年吗?你想改变自己看待王朝历史的固化模式吗?
赶快报名吧~
主题:衰弱的百年?
—
重访中晚唐的历史
时间:4月7日(周日)19:00--20:30
嘉宾:
仇鹿鸣 张明扬
主办:
建投书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媒体支持:
历史研习社
仇鹿鸣,1981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8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出版专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参与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点校,并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士族政治、石刻文献等。
张明扬 历史写作者、专栏作家,曾任职于专业书评媒体、现任梨视频副总编辑,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和《史不语》。
本课程面向
历史研习社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