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达令 插画师:Akira Kusaka
公众号:她在江湖漂(ID:tazaijianghupiao)
想说说混日子这件事情。
校园时代的读书生活也就算了。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大把美妙的时光让自己荒废。所以无论对错与否,大部分普通的年轻人基本上也就如此过来的。
开始意识到时间紧迫这件事情,当然是从进入职场工作以后。因为我此刻变成了一个有价值的人。无论我是月薪三千还是三万,我都需要在工作状态中把自己的职业人素养拿出来。
第一年工作的时候,我跟很多刚大学毕业的应届生一样,充满热情,摩拳擦掌,恨不得喊起那一句“我为企业献青春”的口号。
这种认真状态一直延续了下来。即使这一年里也遇上了很多职场菜鸟经历的尴尬,但是好在我都一一化解了下来。
这一切的改变是从工作第二年开始的。就如同在大学里进入了大二,成为了高年级的同学,开始有了一点点熟悉的资本。你是终于不再那么胆战心惊跟忐忑不安。
可是没想到的是,我却走了另外一个极端。我开始混起了日子。
我不知道这种状态是怎么开始的。或许是第一年工作结束的时候,同一批进入公司的同学里有人陆续离开,于是散伙饭的时候会说起自己对公司的各种怨言。
或许是跟身边的同事有了更多的接洽,平时的闲聊里也了解到了更多不仅仅是公司表面上的那些人际关系事宜。
又或许是自己曾经的积极热情,一而再地被浇灭。比如说的当我想到一个很好的策划方案的时候,总是被告知“因为我们公司目前的条件还不能实现”,于是一次次失落。
等等诸如此类。
总之最后的导向就是,我内心那把热情的沙漠慢慢蔫了下来。尽管生活表面上貌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我自己心里清楚,平静海面下的角落里,早就有了一点点不同。
于是我开始变得堕落了。或者说不应该是堕落。只是变得不是一个那么听话的好员工了。
当一个人开始混起日子来,手段也是千方百计精彩万分的。
于是从某个阶段开始,我每天按时到达公司打卡之后,就会跟同事约去到楼下的早餐店吃早餐。这个时间段一般维持半个小时。
回到公司的时候是9点半。接着我再开始整理桌面清洗茶杯。半个小时又过去了。
10点钟的时候我开始看新闻。先去看看娱乐版块,再看电影版块。说是出于工作了解行情的需要,可是其实也不过是为了消遣而已。这个消遣可以持续一个小时。
终于这个时候已经11点了。我开始打开邮件。处理前天晚上遗留下来的东西。对了,这个时候我的思维已经变成了今天的事情,尽量留到明天来做的拖延了。
等到还有10分钟靠近12点的时候,我再去洗手间洗漱。整理完毕之后就跟同事去吃午饭。
整整一个上午,我的工作时间基本上只有40分钟。
再来是下午的工作时间。下午2点开始上班。我再看一轮新闻,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3点钟的时候一般会有例会。创意策划沟通会、各部门的对接协调会,总之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议程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我依旧是安安分分地出现在会议的现场,听着所有人热火朝天的探讨。偶尔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剩下的时间就是发呆。
会议一般持续1到2个小时。结束的时候已经靠近下午5点钟。我开学去茶水间洗水果,拿酸奶和蛋糕,开始自己的下午茶时间。这个吃吃喝喝的过程一般持续半个小时。
这个时候只剩下半个小时就下班了。所有身边的人都开始有了松懈的状态,规划着晚上要跟谁去约会要去哪里吃饭。我于是顺便安慰自己:已经辛苦了一天啦!不需要神经那么紧了。
下午5:50的时候,整个办公室开始骚动起来。大家各自纷纷前往洗手间,整理仪容。再回到座位上收拾桌面。甚至还有同事已经掐准了时间,在还有30秒的时候关机。
就在电脑的嗡嗡关机声还没有完全结束之前,已经走到打卡机前打卡,抢占最早的一轮电梯下班了。
毫不愧疚的说,我在职场第二年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从一开始的有些许忐忑,然后变成慢慢变成了理所当然。
我总是安慰自己:没关系,大家都这样。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影视公司。但是上面的母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国企。所以你能看到那一些注重口号仪式、面子工程等时刻都在这里上演。
我从慢慢的不理解,继而被别人告知说,“慢慢来,久了你就知道了,职场就是这样子的。”于是真的慢慢的,我就适应了这么一个环境。
虽然我心里每一次总是有些反感地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环境里。可是那个时候的我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让自己离开。
我总觉得既然这是自己毕业离开大学后来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里,多学一些人情人情冷暖也不算是坏事。反正到哪里都是需要去学习去理解去领悟的。
后来有一天,HR下达了通知,说不允许打卡后外出吃早餐,否则要惩罚扣工资。
我一开始胆战心惊。可是第二天的时候,身边的同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旧的喊我下楼。我很奇怪:你难道没有看昨天的通知吗?
他回答,这样所谓的通告,三五天就会有一条。习惯就好。
我无言以对。
后来想了个办法。我们留其中的一个同事在办公室里把风,剩下的其他同事下楼去吃早餐。顺便负责帮把风的同事把早餐带上去。而只要一有HR过来巡逻,放风的同事就会及时给我们打电话告知,我们在飞速赶回办公室。
这种感觉很神奇。半是忐忑半是理所当然。有一种结婚成家了后出去偷腥的快感。
果然有一天,HR同事早早的过来巡逻了。把风的同事来不及通知,我们还是被发现了。这个月的绩效当然是没有了,而且还需要扣50块钱的罚款。
我认了。
这一次过后那一个月我收敛了一些。可是没想到第二个月工资发下来的时候,发现我的绩效工资没有被扣掉,更没有被罚款。
后来被隔壁同事告知,人也就走一个过场。HR同事也是不得已完成工作的,还不敢来真的。每个月薪水就这么点,也不够扣的呀!
我终于震惊:一方面是基于同事看得如此之开如此淡定。另一方面也是为HR同事感到无奈——上面有领导的要求,可是又不敢真的扣钱。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处罚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上一个月乖巧简直就是吃亏了。于是再一次的,我又变成那个每天上下班里,用尽各种方法把时间浪费过去的人。
我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聪明。
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事情的转折是发生在某一天。依旧是早上下楼去吃早餐,想把时间磨合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有同事打电话下来,说这一次不是HR的同事来巡逻了,而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亲自在办公室门口把关。要把我们这一些不好好上班出来溜达的人,一个个抓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这一众正在吃着肠粉的同事,全部都丢下了手中的筷子。飞奔往公司的楼层里跑。因为电梯等不到,于是直接从楼梯里跑了上去。
这一下是难为了我们几个女生。男生运动鞋运动裤的装备反应也够及时。当时夏天的我穿着一条贴身的连衣裙,外加一双坡跟鞋。别说跑起来了,小步快走对于我而言都是一种痛苦。
我用尽了力气,在保证自己不会崴脚的情况下,使劲的往公司奔去。
早餐店离公司大概有10分钟的路程。可是那一个早上对于我而言,却整整有一个小时的行程那么漫长。深圳的夏天来得早,酷热的湿气阵阵向我袭来。我没走几步的时候就已经全身大汗淋漓。
我甚至都有想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了下来光着脚跑步的冲动。可是一想到这一些周围全部都是写字楼里上下班的人,这一点脸面我还是丢不起。
等我赶回到公司的时候,看见公司的某个领导在大门口黑着脸,面无表情。
虽然已经是我工作第二年,可是基本很少跟大boss级别的人物打交道。当这个大boss就像高中时的教导主任那样站在那里的时候,我自己的心里第一反应:这一下终于要死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比校园无晴的地方是:当你是学生犯错的时候,不管老师是呵斥还是指责,他终究是把话说了出来——他把他的情绪跟不满说了出来。
而此刻我站在公司的大门前面,面对着公司的大佬级人物,你根本看不出他脸上的任何情绪——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了。我脑海里高速运转盘算着:如果是扣掉我这一个月的工资,我应该找谁来借钱吃饭?以及如果要把我开除的话,我怎么才能够迅速的在短时间内找到另外一个工作养活我自己。
二十多年来,我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在意过:自己会不会这一辈子就完了。
或许是我足够幸运。那一天被大领导堵在门口的同事有30多个人。不需要我站出来说话,那一帮同事就叽叽喳喳地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辩驳起来。
至于那些跟我一样每天早上溜达出去,混日子吃早餐的人也在其中。但是我们都默默的不说话。
最后的结果是,这件事情居然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经历这么一次虎口脱险之后,我终于再也不敢放肆了。可是除了早上不再出去溜达,剩下的日子里,我依旧在想着各种办法不干正经的工作事情。
后来有一天我跟一个朋友吃饭,无意间聊到了之前吃早餐被大boss抓到的惊魂场景。我说我至今都特别不愿意回忆起那个狼狈不堪的瞬间。
我满头大汗。粉底全部被融化。连衣裙的背后全都是汗水。我大口的喘气呼吸。我都能感觉到我的睫毛膏都已经晕妆在了眼圈周围。可是我依旧要保持着体面的微笑。其实心里已经惊涛骇浪快要尖叫出来。
哪怕是把从小到大的出丑时刻跟出丑程度收集起来,也比不过这漫长难熬的十分钟。
我本来希望得到朋友给我一点安慰,哪怕跟我一起吐槽一下这些奇葩的国企制度,这些死板领导也好。
可是他只是随口问了我一句: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回复了一句,当然有了。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吃饭比较慢,不吃早餐会血糖低头晕。所以我需要坐在餐厅里,舒舒服服的把这一顿早餐吃完。
我的肠胃不好,每次的饭量很少,也很容易犯饿。所以每到下午的时候需要补充一顿下午茶。这样我才能有体力撑得到晚上回家。
我不想被限制不允许这样做,更不想像做贼一样胆战心惊。我希望我的工作张弛有度,在放松的时候可以放松,需要工作的时候我也可以全身心投入。
但是我现在得到的工作并不被认可,所以我自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所以我就干脆荒废了,堕落了碌碌无为了。反正我的工资每个月都会准点到来。
我把这一段话说完以后。这个朋友给我回复了下面这些话。
他说第一,你不想要卡的很死的上班时间点,你希望自己可以有宽松的吃着早餐跟下午茶的时间。这是这些都是可以被实现的。比如说,你只要来我这样的公司就可以。
我知道朋友说的是对的。他在一家知名的外企工作。从来没有硬性的上班时间要求。而且只要在非会议的时间段,他随时可以去写字楼下的咖啡厅里,想呆多久就多久。
与此同时,他这份工作压力很大。手上有一堆需要完成的硬性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你效率够高,你很快就可以完成。你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腾出来让自己放松。
可是他也跟大部分刚进入职场的人一样,因为熟悉程度还不够,所以工作的效率不算非常高。基本上要把一整个项目的工作完成下来,每天都要平均工作10个小时以上。
他笑着跟我说,根本没有上面的领导压制我要努力工作。我知道自己的工作需要费这么多的时间去完成。所以我不会刻意的去偷懒,我也没有办法去偷懒。
但是我知道当我辛苦这一段时间过后,在项目淡季的时间里,我就比较自由了。
所以也就是说,那些坐在咖啡厅里看似享受着休闲轻松时光的人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工作的事情。只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他们不需要像机器人一样,永远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我的朋友继续说。
第二点就是,你认为你自己的工作不被认可——所以你觉得你没有价值归属——于是你就干脆能逃则逃,能偷懒就偷懒。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工作为什么一定要被别人认可呢?
要知道有时候我们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本就是我们的本职部分。领导不会像我们的父母或者是我们的老师一样,给你一句爱的鼓励,你说一句“很棒,很好,继续加油哦!”
你所完成的工作,基于你的工作能力给你匹配的薪水。每个月这个钱会固定的打到你的银行卡上。这就是你的价值呀!你已经证明了自己呀!
我来不及插话,朋友继续给我分析着。
虽然我们知道在职场上要被自己的上司以及领导肯定,会让自己更有激情更有动力一些。可是你不要忘了,真正决定我们未来走多远的重要部分,是基于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你想一想啊,为什么我们在公司的环境里,有些比我们年长十几岁的人,依旧处在基础的岗位。而有些年轻的员工进入职场不到几年,就已经开始收获满满。
你不能光说是因为年轻的员工比较有优势吧,毕竟年长的员工当年也是这么有优势过来的。也不能光凭一个人的天赋和聪明来区分,毕竟既然能够进入同一家公司,想必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最后的差别是什么呢?不用我说,你自己回想一下你们公司的那一些代入角色,那些现在所谓混得好的人,是不是有他们理所当然的原因的?
我提出我的疑惑。
我说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到你那个高大上的外企公司,所以暂时只能待在原地。可是这里的境况很不好,国企的性质太浓。你稍微认真努力一点,别人就说你不要太用劲了,没有人会给你多发钱。
可是一旦我自己散漫下来,虽然我身体上觉得很舒服,可是我在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很煎熬。
朋友回复说,你觉得煎熬那就对了。那就证明你还没有被身边的人同化。
我所能够告诉你的部分是,无论你是在国企工作也好,其他公司环境也罢,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总有人会告诉你没有必要那么努力——因为短暂时间的努力的确看不到结果。
可是你千万不能因为这个短暂看不到结果的过程,于是就往另外一条自我堕落偷懒的极端道路上走去了呀!
你不会在这个地方呆一辈子。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想去更好的地方工作,你想获得让你有尊严感跟成就感的事业,你得先让你的能力匹配上你的欲望。
那一刻,我醍醐灌顶。
“你不会在这个地方呆一辈子。”就是这一句话,我之前所有的疑惑都解开了。
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这种感受,总之这一年下来的堕落混日子生活,让我在一面觉得理所当然,另外一面又极其鄙视自我的纠结中走过来了。
曾经有某一瞬间,我还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我告诉自己,我自己也不想这么混日子的——是生活把我逼成这个样子,是这个这一家公司,这一份工作把我逼成了这个样子。
可是那一顿跟朋友的对话之后,我全部都明白了。
第二天再去上班的时候,我跟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我心里隐隐约约的知道,我的生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跟过去这一年浑浑噩噩的生活,应该有一个告别了。
我开始每天提早去办公室早早的把早餐吃好。看到影视剧板块新闻的时候,会有意识的把报道的标题、推荐一部影视剧的切入点跟亮点记录下来,然后看看能不能用到沟通策划会当中。
遇上躲避不掉的很啰嗦的大会的时候,我会随手带上一个笔记本,自己假装在做笔记。可是实际上我是在自己练习文字。把当天看到的一些新闻热点罗列出来,搭配上我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是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也是要保持自己手写字体的感觉。
也是从这时候起,我在每天下班的时候跟同事告别。可是实际上我在下楼吃完饭以后,继续回到公司,重新打开电脑,听着音乐,开始试着在博客上写下一些文字。
国企的办公室没有加班文化。但是隔壁的办公室有。那是一家国外的设计公司在中国的总部。他们的办公室是我很喜欢的那一种果绿色的简约风格。墙上有很个性的壁画。所有员工的座位前都是清一色的苹果电脑。
忘了说一句,他们办公室的墙面清一色全部都是玻璃。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一个人的工作状态跟行为活动。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的办公室里一片沉寂黑暗。只有我自己所在座位上的这一盏灯亮了起来。以及有两三个需要夜里值班同事的座位上的灯是亮着的。
可是我觉得我并不寂寞。因为隔壁的那个办公室里灯火辉煌。他们依旧在热情的讨论着工作。那种专注极其让我羡慕。
我隔着我在公司这一边的落地窗,遥望着此刻他们那一边的温暖如春。我就像一个春节里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荧幕里看着别人家的生活万家灯火,团圆和睦。
我心里有一个声音说,总有一天我是会离开这里的。总有一天我会去到对面的,有着大大的玻璃窗里的那种氛围工作里去的。
我其实不害怕加班,也不害怕自己辛苦。最害怕的是没有人跟自己经历,你是会被认为是异类。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我去到南山的科技园上班,我从来不再觉得自己孤独。
即使工作辛苦的时候夜里11点下班,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办公室,再抬头看到这些高高的写字楼里依旧是灯火通明,而公交车里地铁里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哦,有那么多的人跟我一样呢。
现在想来我那一年混日子的生活为什么那么挫败,是因为我自己心里真正的清楚,我不应该那么舒服的过着。我自己明白在我工作的第二年这个阶段就进入老年人的半退休状态,这是我父母当年在事业单位很安逸的状态,这一定是要会出事的。
可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用力,不知道如何寻找自我提升自我。加上身边有一众人会每一天都在给你洗脑,不需要那么为公司拼命,所以我觉得当我有一点点努力工作的时候就会被笑话。
我是很多年以后才明白,那些笑话为了生活而认真努力的,他们才是个笑话。
我很感激那个朋友,当年在那一顿饭给我的提醒。他或许不知道可能就是他简单的那三五句建议,却给了我后来的人生有着如此重大的改变。
或许我更应该说那一个改变我的贵人就是我自己,我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问题的核心。只是当我的朋友把我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那一点纠结撕裂开来的时候,把我的那些自以为是的挡箭牌都揭露掉的时候,我才清醒的认清了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个午后改变了。我后来开始认真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本身,而是为了有一天我能离开这里,去到更好的地方。
这种思维跟状态上的变化是巨大的。我现在都不敢回头去想,如果那一年我混日子的状况持续下去,我会不会依旧像我很多的那些同事一样,抱怨着为什么今年的工资只涨上去了200块钱。
我以前提到过一个小故事,刚进职场的时候,我们同一批应届毕业生里有个女生跟我在不同的部门,但是她的薪水比我多出500块钱。
我特别不开心,因为我太在意这个事情了。我感觉到了一种不公平,委屈的那个角色是我。可是我也没有勇气冲进HR的办公室里去质问:你为什么不给我跟她一样的薪水呢?
可是到了后来当我跳槽换工作,当我开始重拾自己骨子里对文字的兴趣,加上我的认真练习使然。我所眺望到的视野,我所得到的收入回报,跟当年那个比我多500块钱的女生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了。
有时候回望这两三年的生活,我觉得当年的那个自己很幼稚。可是我也很感激那个幼稚的自己,因为基于对生活的怀疑,对当前境况的不满,先是错误选择了被生活玩弄而碌碌无为的混日子,继而走出这一个不好的怪圈,使劲的用自己的能力去掌控生活。
我只是庆幸自己清醒得比较早。毕竟我身边有太多的案例,不管是基于无知还是本就安于享受的人,在职场里十多二十年慢慢的成为了一个老好人。不争不抢安于现状,甚至有些无趣。
我不知道将来的我会不会也会成为一个岁月静好的人,过着安稳的生活。但是我知道的是,至少现在这个年纪的自己,是暂时不应该贪恋那张舒服安逸的温床的。
这个世界的声音太多,会有人告诉你刚满二十结婚生娃就是人生赢家,会有人告诉你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生其实也会有这个说法),会有人告诉你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别想那么多异想天开。
可是这些年我越发清醒,没有一种说法是错误的,也没有一种说法是对的。所有的得到都需要代价。而所有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其实就是为了让你成为跟他一样的人。
他们害怕你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凑合过的人生,几十年下来已经自我麻痹成为真理,于是你一个江湖小白走入这个大千世界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一个模型等着你了。
可是,那个模型我并不想要。我们为什么不能造就出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模型呢?
我跟庆幸因为从小到大受到武侠小说的那套逻辑影响,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最后成为了拯救武林腥风血雨的救世主,那些最后出场的大人物也曾经走过一条漫长的不被世人认可的艰难道路。
武侠小说给我价值观塑造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它告诉我此刻的你既是你,可是也不是你。
说得接地气一点,那就是哪怕你处于眼前这么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里,但是你依旧保有自己内在的那份理想乌托邦。因为在并不遥远的另一个世界里,有个本可以过着更精彩的生活的那个你,在等着你去靠近。
这是可以让你隐忍下去、积蓄力量、走出迷雾的最后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了。
你总得走出去,才能看得到外面的世界里还有更多选择。你总得先去冒险,你才能知道当年别人告诉你的“习惯就好,大家都一样”其实是一句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是很难走,可是跟随大流的路就更容易走一些吗?难以见得。
张楚的一首歌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可是听过之后,我分明觉得他唱得就是,孤独的人并不可耻。
达达令,电影策划人,时尚杂志撰稿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她在江湖漂”主理人。已出版图书作品《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本文选自她的新书《选择你所能承受的那条路》。
-END-
推荐一座孤岛给大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