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李峰教授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上发表了题为“
DNA-stable isotope probing and metagenomics
reveal Fe(II) oxidation by core microflora in microoxic rhizospheric habitats
to mitigate the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and phenanthrene in r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凝胶稳定梯度系统模拟了水稻根际土壤
-
孔隙水生境的微氧条件,研究发现根际微氧生境中微生物驱动
Fe(II)
氧化生成铁氧化物,降低了孔隙水和水稻中镉
(Cd)
和菲
(Phen)
的含量。与
Cd
或
Phen
单一处理组相比,
Cd
和
Phen
共存时使水稻中
Cd
的积累量减少而
Phen
的积累量增加,其原因是污染物与水稻根系之间的阳离
子
-π
作
用和吸附点位竞争作用。通过
DNA-SIP
和宏基因组学技术鉴定出潜在的
Cd
抗性根际菌和
Phen
降解根际菌,这些根际核心微生物具有丰富的耐
Cd
、
Phen
降解和
Fe(II)
氧化基因
。研究成果阐明了根际微氧生境中核心微生物驱动
Fe(II)
氧化在降低根际
Cd
和
Phen
的生物利用度的潜在机制和生态意义,为污染物的根际阻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水稻全生育周期中土壤的干湿交替导致根际土壤发生厌氧和好氧的周期性循环。在淹水时,根际土壤氧气水平从上到下逐渐下降,加之水稻根系径向氧损失导致根际土壤-孔隙水-根界面形成微氧生境,有利于微氧型根际微生物的富集,并对根际元素循环和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产生影响。我国南方稻田土壤的典型特点是含Fe量高,Cd和Phen是土壤-水稻系统中普遍检出的污染物。已有研究表明Fe(II)氧化微生物氧化Fe(II)在根际土壤和根表形成具有较高结合能的铁氧化物,从而影响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然而,在高度复杂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背景下,Cd和Phen显著影响了根际微氧生境中群落的变化,促使人们探索Cd和/或Phen对根际微氧生境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探讨根际核心菌群和关键功能基因对Cd和/或Phen的响应机制,特别是关注负责Fe(II)氧化的功能菌群特点。因此,本研究利用具备Fe(II)和氧气反向梯度的凝胶梯度管模拟水稻根际土壤-孔隙水生境中的微氧条件,探讨了水稻水培系统中根际微生物驱动的Fe(II)氧化对水稻和根际孔隙水中Cd和Phen含量的影响,通过qPCR、DNA-SIP和宏基因组学探究了Cd或/和Phen对水稻根际微氧环境中关键微生物群落分布特点、关键代谢基因及其对污染物的代谢潜力。
图文导读
根际微氧生境中微生物驱动
Fe
(II)
氧化和水稻中
Cd
和
Phen
含量的变化
接种水稻根际土壤后,凝胶梯度管内形成富含橙黄色铁氧化物的孵化层,总Fe和
SO
4
2-
浓度逐渐升高,溶解氧浓度逐渐下降。然而,接种灭菌土壤处理组中没有观察到橘黄色铁氧化物,孵育层中总Fe、SO
4
2-
和溶解氧浓度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表明接种水稻根际土壤后,根际微氧型Fe(II)氧化微生物发生富集且是驱动根际Fe(II)氧化的主要原因(图1a)。
接种根际土壤后,梯度管中溶解性Cd和Phe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第25d时,Cd和Phe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88.6%(图1b和c)。在污染物暴露下,与接种无菌水的处理组相比,接种水稻根际土壤后水稻高度和干重显著增加,水稻MDA和SOD含量显著降低。与无菌水处理相比,接种根际土壤后水稻地上部和根系中Cd含量分别降低了32.7%-42.4%和15.9%-78.0%,水稻地上部和根系中Phen含量分别降低了14.1%-37.4%和10.1%-14.7%(图1d和e)。以上结果表明接种根际土壤后,根际微域中微氧型Fe(II)氧化微生物驱动了生物源细胞-矿物聚合物的生成,使根际孔隙水和水稻中污染物含量降低。此外,与单独Cd或Phen处理组相比,Cd-Phen处理组梯度管中溶解态Cd含量增加,溶解态Phen含量降低,而水稻地上部和根系中Cd含量降低,Phen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污染物与水稻根系之间的阳离子-π作用和吸附点位竞争作用。
图
1.
接种未灭菌水稻根际土和灭菌水稻根际土
0-15
天后凝胶稳定梯度体系中铁氧化物孵育带图片
(a)
。不同处理组梯度管中溶解的
Cd (b)
和
Phen (c)
的含量。不同处理组中水稻根、茎中
Cd (d)
和
Phen (e)
的含量。
采用
qPCR
对生物源细胞
-
矿物聚合物中的
Cd
抗性基因(
czcC
和
cadA
)和
Phen
降解基因(
pahE4
和
pahE1
)进行定量。在
5-10 d
内,与无污染物处理组相比,伴随着微生物驱动
Fe(II)
的氧化,生物源细胞
-
矿物聚合物中
czcC
、
cadA
、
pahE4
和
pahE1
基因丰度升高
(
图
2a-d)
。这些结果表明微氧生境中潜在的
Cd
抗性和
Phen
降解根际功能微生物被富集。与
Cd
或
Phen
处理组相比,
Cd-Phen
处理组中
Cd
抗性基因和
Phen
降解基因丰度显著下降,表明在面对
Cd-Phen
双重胁迫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活性发生变化
(
图
2a-d)
。
根际微生物的差异分布也影响了编码水稻根系中污染物转运蛋白基因的丰度。与接种无菌水处理组相比,接种根际土壤处理组中
OsNramp5
和
OsHMA3
基因的丰度显著降低,表明
Cd
转运至水稻根的能力明显下降
(
图
2e
和
f)
。接种根际土壤处理组中
OsPHO2
基因丰度低于无菌水处理组的
OsPHO2
基因丰度,
OsPHO2
蛋白促进水稻根系中
Phen
向地上部的迁移
(
图
2g)
。与单一
Cd
或
Phen
处理组相比,
Cd-Phen
处理组的
OsNramp5
和
OsHMA3
基因丰度降低,
OsPHO2
基因丰度升高,这些结果与不同处理组水稻中污染物含量的变化相一致
。
图
2.
不同处理组孵育带中
czcC
基因
(a)
、
cadA
基因
(b)
、
pahE4
基因
(c)
和
pahE1
基因
(d)
的丰度。不同处理组中水稻根系中
OsNramp5
基因
(e)
、
OsHMA3
基因
(f)
和
OsPHO2
基因
(g)
的丰度。
采用
DNA-SIP
筛选根际微氧生境中潜在的
Cd
抗性和
Phen
降解菌群
Fe(II)
氧化微生物在根际生境中是典型的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因此,本研究采用
13
C-NaHCO
3
和
12
C-NaHCO
3
开展
SIP
孵育试验。根据
DNA-SIP
试验结果,
选择第
25d
的来自不同处理组的
12
C
和
13
C
标记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最高的组分进行
16S
扩增子测序。如图
3
所示,与各自的轻组分中细菌群落分布相比,分别在
Cd
、
Phen
和
Cd-Phen
修正组的重组分中,分别有
18
、
11
和
16
个成员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这些成员在轻组分的相对丰度。在
Cd
处理组的重层
DNA
中观察到的优势根际细菌具有强大的金属螯合、矿化和解毒能力,对
Cd
表现出出色的抗性和修复能力
(
如
Sphingomonas
和
Comamonas
)
。我们之前的研究阐明了
Sphingomonas
作为水稻根际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优势细菌在污染物胁迫下能够调节自身界面疏水性来限制污染物在水稻中的迁移
(DOI: 10.1111/1462-2920.16577)
。
Pseudoxanthobacter
在
Phen
处理组的重
DNA
中占主导地位,已有研究表明
Pseudoxanthobacter
能够作为潜在的芳烃类化合物的生物修复剂。
7
种差异根际细菌菌属在
Cd
和
Cd-Phen
处理组的重组分中共有,如
Pantoea
、
Magnetospirillum
、
Pandoraea
、
Achromobacter
、
Enterobacteriaceae
和
Dyella
。
Aquabacterium
在
Phen
和
Cd-Phen
处理组的重组分中共有。
Stenotrophomonas
是三个处理组中的重组分中共同存在的。这些根际菌群的富集表明它们可能作为根际微氧生境中潜在的
Cd
抗性或
Phen
降解功能菌群,并在
Cd
或
/
和
Phen
污染的压力下进化出特定的代谢潜力
。
图
3.
DNA-SIP
试验第
25
天时不同处理孵育带
13
C
和
12
C
标记
DNA
中根际细菌群落组成
(a-c)
和差异菌属相对丰度的差异
(d-f)
。
根际微氧生境中
Cd
抗性和
Phen
降解功能菌群对污染物的代谢潜力
通过宏基因组学和分箱策略进一步鉴定了不同处理组中重组分中差异性菌属与
Cd
抗性和
Phen
降解相关的代谢潜能。如图
4
所示,在上述关键的差异性根际细菌中检测到了丰富的耐
Cd
基因和
Phen
降解基因。根际
Cd
抗性细菌中
czc
基因簇数量最丰富,编码胞内
Cd
外排蛋白的
czcCBA
基因在所有核心
Bin
中被完整检测到,如
Comamonas aquatica
、
Bradyrhizobium elkanii
、
Spirosoma aerolatum
、
Massilia
sp ONC3
、
Massilia
sp Root335
、
Magnetospirillum moscoviense
、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此外,在这些差异性
Bin
中还检测到编码
P
型
ATP
酶
(
zntA
)
、
Cd
流出系统
(
czcD
)
和
Cd
响应蛋白
(
cmtR
)
等功能基因。编码水杨酸羟化酶、双加氧酶
(
pcaG
、
catA
和
ligB
)
、单加氧酶
(
pobA
)
和
4,5-
二羟基邻苯二甲酸脱羧酶
(
如
pht5
)
基因普遍存在于
Phen
降解根际细菌中。此外,在这些
Bin
中检出了丰富的
Fe(II)
氧化基因
(
CYC
、
coxA
、
coxB
、
coxC
和
coxD
)
和固碳基因
(
gapA
、
talA
、
rbcL
和
rbcS
)
根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栖息于
Cd
或
/
和
Phen
污染水稻根际微域微氧生境中四个代表性菌属的概念代谢模型,即
Comamonas aquatica
、
Pseudoxanthobacter
、
Ralstonia
和
Pandoraea pnomenusa
(
图
5)
。
图
4.
差异
bin
中检测到的
Cd
抗性和
Phen
降解相关功能基因的热图。
图
5.
水稻微氧根际生境中
Cd (a)
、
Phen
(b)
、
Cd-Phen
污染
(c
和
d)
胁迫下典型差异
Bin
的概念代谢模型。
水稻根际土壤中富集的微氧型根际菌群促进
Fe(II)
氧化过程中形成了生物源细胞
-
矿物聚合物,降低了水稻中
Cd
和
Phen
的含量。
Cd
和
Phen
显著影响了根际耐
Cd
基因、
Phen
降解基因的丰度和根际细菌的组成。利用
DNA-SIP
和宏基因组学鉴定出根际微氧生境中潜在的
Cd
抗性和
Phen
降解根际菌,如
Comamonas
、
Pseudoxanthobacte
、
Ralstoni
和
Pandoraea
,这些根际菌群携带丰富的
Cd
抗性基因、
Phen
降解基因和
Fe(II)
氧化基因,突出了这些核心根际菌在驱动
Fe(II)
氧化以及响应
Cd
和
Phen
污染方面的生物修复潜力。后续应进一步从根际土壤
-
孔隙水微氧生境中分离功能微生物,探索其在实际田间环境中对
Cd
和
Phen
的修复潜力
。
项目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21761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U21A20293)
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
(CX20220599)
。作者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宇澄副研究员、高娟研究员和钱林波副研究员在
DNA-SIP
试验中提供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通讯作者:
李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协同创新联盟理事,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成员,长沙市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湘潭大学韶峰学者,
Int. J. Environ. Res. Pub. He.
和
Front.
Environ. Chem.
杂志客座编辑。主要从事土壤污染过程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已在
Environ.
Sci. Technol.
、
J. Hazard. Mater.
和
Bioresour. Technol.
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8
项,制订
1
件团体标准《湖南省环境健康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T/HNAEPI 007-202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子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
1
项和特别资助
1
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生态环境部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等多项课题;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三,
2020
年),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0
年和
2024
年)
。
第一作者:
武晨,博士,
2024
年在湘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农田土壤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以第一作者在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和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等期刊发表论文
6
篇。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4.125012
投稿
:
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李峰教授
。投稿、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域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