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厉害了!印媒给出“中国害怕印度的五大理由”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10 06:59

正文

    

“龙象之争”已经被西方媒体说了好多年,中国人对这种炒作没多大兴趣,但有些印度人却对此乐此不疲,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不,印度《经济时报》刚又刊发一篇和中国对比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如此害怕印度的五大理由”。怎么样,光看这题目确实够让人“害怕”的。


文 | 鲁员外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ID:hqsbwx)


文章开头还算“谦虚”,导语是:“尽管印度在多个领域远落后于中国,这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正对印度在外商投资、技术和制造方面的进步感到警惕。印度与美国的密切军事关系是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关切。中国已经意识到,印度拥有很大潜力,如何能够充分释放潜力,印度可以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



文章接下来详细列举了这五大理由:


1

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外汇储备正在减少,印度则积极地推动自己成为外商投资的目的地。2015年,印度首次成为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吸引外资630亿美元,超过了中国(566亿美元)和美国(596亿美元)。这在中国敲响了警钟。

  

小编点评:不知道印媒从哪儿得到的数据,小编从中国商务部网站查到的数据是,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合1262.7亿美元),2016年1260亿美元。数据无所谓了,小编想强调的一点是: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56.7亿美元,已经成了资本净输出国。


2

制  造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害怕在制造业领域被印度超过。《环球时报》最近一篇文章写道,“中国应该对印度日益增长的制造业竞争力多加关注”。最近有分析提到,中国制造业的计时工资是印度的5倍。这篇文章的由头是今年一月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增加42%。

  

小编点评:感谢印媒如此重视《环球时报》,不过依据德勤发布的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中国第一,印度第十一。


3

人  才




美国软件公司CA Technologies遣散了在中国的300人研发团队,却在印度建立了2000人的团队。这是印度拥有更好技术人才储备的证明。

  

小编点评:在IT领域,中印可谓各有所长。印度一些顶级人才在硅谷占据要职,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也比较发达。中国在硬件制造、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总量上强于印度,2016年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有三家,印度没有。外国科技公司转向印度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中国软件业薪酬是印度的5倍。


4

技  术




当印度利用一枚火箭一次性发射104颗卫星,打破俄罗斯“一箭37星”纪录时,中国媒体轻描淡写,不过几天后,他们改变立场,表示中国在太空技术领域可以向印度学习。印度在太空领域的成就足以令中国羡慕,印度领先中国实现了火星探测。

  

小编点评:小编的确注意到了印度的“一箭104星”,不过最大的一颗600多公斤,其余的都是“小不点儿”,加起来一共一吨多点。印度还没有实现载人航天。当然在太空技术领域,印度确实有一套,擅长“花小钱办大事”。


5

印度和美国的军事关系




去年,印度和美国签订了后勤补给协议,使双方军队可以使用对方基地进行维修和补充。尽管中国媒体贬低协议的重要性,但它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大麻烦。这意味着美国不仅可以控制印度洋,也可以轻易从印度进入南海。

  

小编点评:印度可以与美军签协议,中国可以与美军掰手腕。


还是来看看印度网友们的评论吧:


好的分析报道


我完全同意并欣赏你的观点


印度可以让中国感到担忧,但我们的政治家和地区政党的做所作为让中国感到舒服……


中国在太空技术领域落后印度……!!读不下去了……


非常糟糕的文章,印度在以上各个领域都落后中国,但作者仍愚蠢地阐述。非常不成熟和糟糕的文章


在中国没有人在乎印度,更别说害怕印度了。看看他们的媒体,再看看我们的媒体,我们每天都把自己和中国对比,试图想证明什么……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做的是与拉美、中东等世界其他地区签署协议。


从国外角度看,是印度害怕中国。中国媒体上没有或很少有对印度的批评,反观印度,媒体上天天抨击中国。印度媒体要往前走,必须放弃这种“围攻”。讽刺的是,印度媒体对美国越来越积极,而美国媒体近些年比中国媒体对印度更有恶意……


附文:


印度,你到底拿什么跟中国比




印度还是先修炼好内功,再想着去华山论剑吧。否则,“龙象之争”只能是一种意淫。


文︱妖刀妹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补壹刀”(ID:buyidao2016),转载已获授权,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这两天,一位real耿直的美国大学教授在《福布斯》杂志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题目是:


印度根本不够格跟中国划等号



教授比较了两国的信用状况。他写道:“基本所有评级机构都给中国了近乎满分的评价,与美国差不多”,“而印度都是垃圾分”。



看看,中国在标准普尔的评级是AA-,印度是BBB-;穆迪给中国了Aa3,印度是Baa3;在惠誉评级,中国得到了A+的成绩,印度只有BBB-。


一系列差评自然给印度带来了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借不来钱。


这是最近中国和印度10年期国债利率:



也就是说,印度政府借10年钱,比中国政府要多还一倍的利息。


印度当然不干了,各种抨击评级机构偏心,拿出来的靶子经常是中国。印度认为,评级机构的打分没有考虑到印度经济增长势头正旺,而这正是中国的劣势。


教授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无奈感。他说,近年来,中国享受着财政盈余和巨额外汇储备,而印度仍有赤字,外汇储备也很羞涩。也就是说,中国的真正价值更高,而印度更低。


一个美国大学教授,居然如此看扁印度!毕竟这些年,我们听多了西方学者对印度的吹捧,吹捧印度顺便贬损中国,顺便证明民主体制的优越性。听得有点腻了,很多印度人却听得飘飘然,信以为真,印度的大国雄心膨胀得厉害。有的时候,让一些中国人也将信将疑了,觉得印度俨然要超越中国了。


在各种版本的比较中,印度往往“被认为”在这几个方面对中国有优势:


第一,制度优势。


当然西方学者几乎是普遍认为印度的民主制度更好啦。印度是一个多党制国家,英国殖民地时期的一些西方传统被保留了下来。竞选决策搞得是西方认同的那一套。


嗯,美国是一个有很多党派的国家,让我们看看它的政党有哪些。



这是印度的:



是不是很惊悚?


曾经有句形容印度政治的老话叫“政令不出新德里”,可见印度的行政效率低下。不仅仅如此,印度还有严重的腐败。印政府和政党的控制力、号召力和组织水平,都远远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


第二,人口红利。


不少人也是拿印度是第二大人口国家说事儿,可是人口红利可不等于人口过剩。


非洲辣么多国家有那么多人,而且年轻人比例都很高,但有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呢?


打个比方,尼日利亚的人口规模跟日本差不多,日本是出了名的老龄化社会,无论日本失去十年失去二十年,尼日利亚的经济规模、世界影响力还是比不上日本。


如何让人口产生红利,这里的学问太大了。


印度的基础教育怎么样,说实话有目共睹。文盲率反复被中国网友拉出来吊打,在偏僻的印度农村,一个低种姓的印度热血青年很可能不识字、也没网给中国网友怼回去。


这可不是有几个顶尖学府、有一批极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就能解决的事情。


第三,说到这里,那当然要提到印度引以为傲的第三产业和软件技术开发能力了。


印度的发展轨迹比较思路清奇,没有经历一般国家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历程,而是直接在美国当年“去工业化”的浪潮中从农耕文明跳到了服务业。


印度工业这60多年产值占比从1950年的13.6%缓慢上升到2006年的24.7%,近30年基本停滞。



所以印度是一个十几亿人口且有着不小贫困率的服务大国。


然而美国现在要“再工业化”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扎实的工业、高精尖的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


而一个真正的大国,必须有完备的铁路网、优质的海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很难由发达的第三产业进行反向刺激。


如果要在印度建厂,你会先后面临土地私有问题、电力短缺问题、交通问题、工人和工会问题,更别想去获得多少政府的大力支持,印度地方政府的效率上文也有说了。



而印度引以为豪的软件业,中国也或许不是没有实力与之较量。


引用一个网络上的数据:


印度工业这60多年产值占比从1950年的13.6%缓慢上升到2006年的24.7%,近30年基本停滞。中国工业产值从1952年的占比20%上升到2006年的近50%.


哈哈,印度程序猿和中国程序猿,哪个会在这场PK中胜利呢?


第四,国际环境。


不少学者认为印度有比中国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印度人缘一直不错,是大国争相拉拢的对象。西方因为意识形态等原因,的确对印度要比中国友好。俄罗斯和美国都争相给印度出售、研发武器。


所以印度对于自身军力还有科技水平是很自信的,经常宣扬自己的深海战略和航天计划。国内外也不乏对中印两国军力进行对比的文章。


刀妹不懂军事上的技术性问题,没法通过各种武器型号详细给大家对比一二。但在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研发过程中,中国积累的经验和所激发出的工业水平,是“嗟来之食”难以比拟的。



第五,社会文化。


这不能否认,印度几千年古老的文明璀璨而辉煌。


而任何一个文化都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国近代一些轰轰烈烈的运动,不少也极富争议,但的的确确是去除了旧社会不少有害的东西。


说实话中国社会传统上也是有阶层的,过去也分三教九流,但从来没有根据一个人的姓氏来固化它的阶级,甚至说连阶级这种很固化的概念都是不清晰的。中国古代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风水轮流转,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在印度,如果你不幸出生在一个低种姓的家庭,你要从事你的种姓该做的劳动,祖宗八代都是被定型的。即使你特别优秀有天发达了,你想娶个高种姓的妹子还是做梦。



印度想要真正崛起,或许真的需要一场颠覆性的文化社会层面上的革命,改变松散的体制、落后的种姓制度、不思进取的民族性格、还有严重不公平的教育。


这是一张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中印两国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对比图:



是不是很能说明问题?


退一步讲,印度的这些优势都成立,那么神奇了,印度真是一直有潜力,从未被发挥。


印度和中国建国时间差不多,一个1950年,一个1949年。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的GDP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中国GDP是印度的2.5倍;到了2010年,中国的GDP已是印度的4倍,现在中国则是印度的5倍。




当然,印度还是有一点可以跟中国拼一拼的,那就是房价,据说孟买和新德里的房价直逼世界领先水平,考虑到印度人可能比我们还穷一些,在北京没房没车的人可以暗搓搓地感觉平衡一点了。听说,印度的雾霾也是相当地严重……


得赶紧打住了!再说下去,肯定会有人批评我们五十步笑百步。没办法,每次看印度,总会积累一些自信。自信是好滴,但要时刻提醒自己,自信是不能爆棚滴。俺们中国人可一直是积极求上进滴。虽然印度人盯着中国,但说实话,中国人并不太care印度。


印度还是先回去修炼好内功,再想着去华山论剑吧。否则,“龙象之争”只能是一种意淫。发自内心地希望印度能发展好,这样也能给中国发展多一分刺激和动力。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