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又一个中秋。
梧桐想到的第一个是大圆镜智,第二个是大圆满教法,第三个是自在和无住生心,第四个是月亮与六便士,第五个是月出惊山鸟,第六个是月称菩萨,第七个是月印千江。
千江有水千江月,可无论月亮如何清澈明亮,倘若江水是浑浊的,那么你在江面上就无法看见月亮真切的样子,你看到的是混沌的月亮。
同样,经由自心净除染污,我们就能在生命里的某个瞬间瞥见我们本具之如来藏的光明映现,圆满无缺,并且从未分离。
宋冬野在《董小姐》中写到,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就像安河桥下清澈的水。
其实,安河桥下的水在相上并不清澈,这个世代已经很少清澈的河水,只是,若是你的心是清澈的,你的眼里的一切皆清澈。
此即是净观。
净观,并非意指一切就像纳木错的蓝天与湖泊一样纯净无染,或者像极地的冰川与空气一样清冽透明。
净观,是舍离任何二元分别的念头、想法和情绪,没有攀缘,没有执著,没有取舍,任运自在,这才是金刚乘“一切皆纯净”的真义。
自净其意,意指你需要净化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个世界是基于你内心的投射。
当你愉悦时,你会说,哇,这个世界真好;当你悲伤时,你会说,哎,这个世界真烂。
净观,意味着,无论这个世界真好还是真烂,你都安处其中,并与之共舞。
什么是净观之净?
干净,在世俗的层面,是相对油腻猥琐浑浊肮脏而言的,就像是一张白纸,完整的留白,没有任何的污染和尘垢,可用洁白无瑕形容之。
然而,在究竟的层次上,干净,意指超越任何的二元分别,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清净也没有垢染,没有伟大也没有卑微。
事实上,真的没有吗,没有的并非善恶、好坏、净染、圣凡,而是没有任何的执念,也即是说,究竟的干净是——无执,心若虚空,无塞无碍,即是净观。
净观,它有很多意义,而在根本上它意味着某种可以给你加持的东西。试着想一想,“每一样东西,都无谓好坏”,只是试着想一想也是好的。
净观即是认为生命里遇见的每一件事物、每一种际遇,皆是本然清净的。既不好,也不坏。如是,你就不会因为它坏而力图推开它,也不会因为它好而沉湎于其中。如是,你就不会受苦。这就是加持,根本的加持。如是,你对生命里的所有无所畏地全然敞开,就像浩瀚无垠里的满月。
清凉的月亮,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游荡,没有任何事物会成为其障碍,这是终极的自由,究竟的自由。若是我们的心,具有净观,无有挂碍,无有恐惧和怖畏,那么我们的心就像清凉的月亮一样,拥有清彻的自由,以及自在。
(老友前晚装订的手抄《投觉》,封面Ta用了一轮明月)
活到一定的年纪,如果真要说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学到了对人生的境遇要有信心。不论上天怎么安排,都欣然接受,因为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将指向一个更加广大、深远的计划,远非我们一时片刻所能想象得到。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因为你有各种执着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你会变得非常强大。你可以欣赏你的人生,尽管你的人生不完美。
无论世事如何迁变流转,我们与佛陀,与莲师、达摩、赵州、憨山、寒山、拾得、王阳明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梧桐和你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此所谓月印千江,月亮成了浩瀚无垠里我们的一个链接,一个不二和无间的链接。
无论天空有没有云雾,月亮自身总是清辉耀人的。无论我们有没有无明,我们本具的觉性总是充满清明与活力的。
当今时代,物质主义的巨大风潮裹挟着几乎每一个人,所有的身心力量都集中到了一个点——六便士,然后,人们开始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