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来自具身智能领域的各界大咖从新旧产业融合、技术迭代、未来趋势等角度分享展望了过去和未来的具身智能产业蓝图。
市经济信息化委智能制造推进处
对《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与会者描绘了智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智能制造推进处表示,当前上海机器人产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提升,在上一轮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上海较为注重整机和集成,但在新一轮机器人产业规划中则更为坚持“创新引领、整零协同、场景落地、生态保障”,尤其是智能机器人领域强调要把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大脑、小脑”等具身关键件进行同频布局,而且不仅强调规模化、还要求高质量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清都
则基于肌腱驱动的人形机器人研究与应用、具身智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展现了具身智能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李院长认为通用机器人的终极形态是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但如何同时满足平衡B、高效E、智能I、安全S、经济E是当前阻碍人形机器人落地的世界难题。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具备更类人的身体、多模态的强AI、灵巧复杂操作、安全高、成本低以及能效高、续航久、步态自然等特点。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具身智能的特点、应用场景、技术突破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清都
认为技术的进步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但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等技术一定是要为人所服务的;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总经理张英梗
则表示未来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具备弥合产业和行业应用需求核心的人才,让技术演变为行业应用真正地解决人民需求,回到以人为本的核心;
中国联通装备制造军团高级总监、中国联通集团工业互联网领军专家沈洲
表示,希望科技产业界能够共同努力,加快具身智能应用、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改善和改变人民的生活和人类的未来;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翔
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除了成本、性能可靠性、通用性等问题外,算力将是下一阶段行业所要面临的较大挑战;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彬
则认为当前具身智能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路径,但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存在共性技术薄弱、产业集聚缺乏、机器人和AI的汇聚较浅等问题;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晶
围绕具身智能的社会价值核心点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具身智能最终要理清其价值附着点,它所追求的目标并非为了取代以劳动力作为价值的“人”,而是让技术机器人如何辅助单个人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