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
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
意料之中,没人会放弃偶像选秀这块大蛋糕。
最近,两档大型偶像选秀节目上线《青春有你》(偶像练习生2)和《以团之名》。
只不过,这块蛋糕,两家都吃得不太好看,双双栽了。
《青你》的情况属于一开播就替《偶练1》收割回了一拨口碑,以前骂土偶现在都觉得土偶简直就是白月光。
《以团》就更糟糕了,以前看选秀是pick me up,而《以团》教会了追星女孩一件重要的事——pick之前先排雷。
毕竟从两个男选手ooxx的风言风语,到选手官宣恋爱、整容维权的实锤,《以团》的黑料不禁让追星女孩们都感慨: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能当偶像。
针对《以团》,网上出现了一大群古道热肠、提前给大家排雷的“雷锋女孩”。
多说无益,搬凳看戏——
和网络上的普遍观感不同,《青你》制作组曾放话《偶1》只是试验品,言下之意,如今的《青你》才要放大招。
从导师阵容来说,的确是level up了。
在原先导师:制作人张艺兴、音乐导师李荣浩、说唱导师欧阳靖的基础上,舞蹈导师居然请来了Jolin。
还请来了一群资深的老艺术家作为场外评委,从学院派角度对选手进行严肃点评。
看得出节目组的野心。
然鹅,在一系列的梦想煽情和华丽阵容的前菜后,主菜却……
网友直言:如果说《土偶》是试验品,那《青你》就是个失败品。
首先,平均颜值水平下滑。
对于偶像选秀综艺来说,颜值当然是影响观感的第一个因素,而这届练习生,在外型上的确不如第一届闪闪发亮。
Fine。直接攻击外貌水平可能很low,但《青你》的选手外貌、气质和台风没有记忆点,是有目共睹的——
一个#青你选手令人脸盲#的话题上了热搜。
作为偶像,《青你》练习生要命的是缺乏记忆点。
没有好看得令人过目不忘型的“颜值担当”型的选手,个人风格独特,精准击中某种type的选手也寥寥。
第一集看下来,给飘飘留下比较强烈印象也就只有连淮伟和卡斯柏。一个是话痨担当综艺挂,一个是风格强烈的撩人熟男。
但对比起《偶1》选手,《青你》的视觉和记忆冲击感真的弱了。
没有林彦俊那种靠脸就能吸引目光的正统偶像脸;
没有陈立农那种可爱卖萌担当;
也没有蔡徐坤那种,第一集就已经有偶像气质的光芒型选手。
《青你》选手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你班里长得比较好看的男生,元旦汇演上去跳了段舞。
光芒不够强,压不住荧幕。
会有人说,对于偶像,脸只是标准之一,够线就行。
ok,不看脸,实力怎么样呢?
实力,《青你》比脸还打脸。
初评,全场都在期待爆A,结果全部评下来,一个A都没有。
有人说是《青你》的评级标准严格了……拜托,开眼看看现场吧……
从张艺兴的点评就可以看出两期选手的实力区别。
《土偶》张艺兴评的是什么?
第一组选手跳完团舞,要求另加solo,一般是有准备或者对自己舞蹈实力自信的练习生才会主动要求此环节。此时张艺兴的点评是——
你在做那个滚动的动作的时候
你不能完全用力
你用力的话怎么滚得起来呢?
而在《青你》中,张艺兴根本就没有机会发表这种抠技术细节的点评。
除了疑惑练习生们为什么要当歌手——
就是开始质疑他们的练习时间——
说白了,就是大部分选手,可能连舞台的标准线都没达到,谈不到抠细节。
细细一问,果然不出所料,很多练习生的练习时间都是一两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的。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练了十天就来参赛的。
此时,飘飘只想问出和张艺兴一样的问句——
你们有没有想过
当一个歌手需要具备的
一些责任跟他们的实力的条件
国内的偶像和偶像公司自然没想过。
没人把偶像行业当成一个需要实实在在耕耘的现实,大家只愿意把它看作一个用少量付出就能撬动巨大利益的香软大梦。
如果说,《青春有你》是选手们业务能力车祸现场,那性质相近的《以团之名》更像是一场闹剧。
首先是,迷之导师标准。
隔壁《青春有你》的导师阵容,起码维持了偶像选秀节目一贯的水平,场外指导团也足够专业。
来到《以团之名》这里,导师团阵容却很混杂。
既有偶像团体出身的任家萱,也有歌手袁娅维、舞蹈老师王霏霏、何展成。
为了符合《以团之名》为漫改剧挑选演员的标准,还准备了特聘导师——黄晓明。
场外指导团也是一水的央戏专业教授:台词老师、形体老师、表演指导……
或许是导师团成员过于混杂,以至于他们的现场点评都很随和、宽松。
看完一段表演,只会说英文的何老师居然飚起了中文:哇哇哇哇,好好看。
溱浩唱了一曲音调完全不在线的《雪落下的声音》。
袁娅维导师居然还夸他:声音非常清澈(袁老师你的良心呢……)
而场外专家更是慧眼独具,从表演中看到了“内在情感起伏的一致性”,这点评听起来很厉害。
但放在一个唱跳组合的点评里,真能让人一秒出戏。
就这要求,还有学员焦虑地说:导师好严格啊。
这位同学,严格二字的意思是该好好向语文老师学习一下了。
也难怪他们心里发怵,因为学员们的业务能力实在堪忧。
看看导师任家萱的表情就知道了。
惹上整容风波的孙天成,实力表演如何把说唱比赛变成搞笑现场。
才开唱几句,袖章就掉了。导师王霏霏脸上表情一紧。
不够不够,掉太少了,衣服也要脱掉脱掉……
就连脱衣服的动作也像在家一样随意,一把将衣服扔在了舞台的正中央。
站C位的小伙伴,衣服霸占了你的位,你怎么想?
掉东西、脱衣服就算了,这个绕了半天才到位置上的走位,是认真的吗?
看到这,Selina的表情就像他们唱的歌词:I don't know why!
如果说这个算是纯属偶然的舞台事故,最多就是学员的救场能力欠缺。
实力全面崩塌的,则更让人尴尬。
比如这一组:集体走音、跑调、破音……
表演片段见前59秒
组员之一杨桐,当年在《变形计》里以任性出名,因带了一箱子化妆品到农村,节目组按要求没收,他为了强行证实自己带的是喝的东西,而吃下一整袋BB霜。
这次杨桐以全新面貌出现在综艺里,原是本期被看好的选手之一。
团队发挥失常后,导师们还单独给了他一次表演机会。
却在表演中两次卡壳,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
除了跑音,即使较为完整地完成了整个表演的组合,各种细节一样透出不扎实。
像公司年会表演般的随性收尾。
每个人动作力度都不同的各跳各组合。
翻个高难度跟斗,结果却摔倒在地,看着都觉得疼。
除了业务能力堪忧,大家对偶像的理解也有点偏差,把偶像选秀变成了沙雕现场。
来看这自我介绍后的自嗨鼓掌……
王霏霏脸上的感叹号是本飘心情了。
抖音段子说来就来,满满的正能量。
求导师们心里的惊吓面积。
手里拿只熊,就装憨豆先生。
真的是笑不出来。
网友们也忍不住吐槽:现在偶像门槛这么低吗?
其实,观众未必不能理解学员们参加比赛时的紧张心情。
可心理上的紧张,并不能成为表演发挥失常的借口或理由,尤其当这个失常并不是个例,而是大面积发生时,很难不让人质疑预备偶像们的能力和水平了。
发挥失常,只能说明平日里练习的不到位、不刻苦。
进一步说,可能参加比赛的学员们,都把当“偶像”想得太简单了,才会把一场“偶像选秀比赛”活生生地变成了“翻车大会”。
可偶像并不是光靠卖脸、卖萌就能赢得一席之位的。
能当得起“偶像”之名的,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基础,也是根本。
《以团》和《青你》这种情况,其实代表了当前内地偶像行业的造星态度——不成熟、未成体系。
当日韩把偶像当成社会职业之一、有心照不宣的职业道德和稳定的业务能力标准时,中国的偶像行业,更像是一场规则混乱的儿戏。
质量未卜,速度先行。正如蒋方舟说的:韭菜就那么多,能割一茬是一茬。
正儿八经韩国练习生训练出身,经历过真正韩国偶像市场的张艺兴,自然对这种浮躁的造星心态看不过眼。
其实这个 它有时候真的不能怪你们 知道吗
这是这个市场浮躁了
市场现在就是这样
他们知道来这个节目
可能只要四个月的时间
就可以让所有人都认识他们
在成熟的偶像行业中,合格的偶像心态就是要尊重舞台、尊重粉丝。
2018的韩国的Dream Concert,由于当天突然下起滂沱大雨,主办方和偶像不是第一时间想到要停止活动,而是让舞台照常进行。
无数当红大热的男团女团,包括Seventeen、Red velvet等都在雨水四溢的舞台上一边尽量正常地唱跳一边狂摔不止。
但是所有人都是摔了再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尽量展现最好的演出,摔到自己都不摔到麦。
每年因为舞台上意外受伤反过来对粉丝道歉“没有呈现最好的舞台”的韩国偶像比比皆是——
对于韩国偶像来说,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呈现好的表演,这是分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而不是分外的优秀品质和卖惨的资本。
这就是成熟的偶像市场和浮躁的偶像市场的区别。
业务能力是一回事,职业道德又是一回事。
前两天一个#男爱豆的避嫌瞬间#的话题上了热搜。韩国男爱豆只要看到女生接近一个个就吓得花容失色,让人直呼:真是懂事得可怜弱小又无助。
这种求生欲虽然强烈得有点夸张,但是却体现了韩国偶像普遍拥有的职业道德——
既然男偶像的商业价值是贩卖性幻想,既然男偶像的成功是靠女友粉们真情实感真金白银的付出换来的,那么偶像就应该遵守这种“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在恋爱问题上一定要慎重。
这应该是所有偶像的基本共识。
而,我们国内的小偶像们,似乎根本不懂行规。
《以团之名》的大型排雷活动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从他们身上看不到任何“偶像自觉”,黑料满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