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开泰银行旗下的开泰远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开泰远景基金)已完成备案,意味着其将在中国开展投资。开泰银行是泰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与中国渊源深厚。开泰远景基金计划通过私募二级市场或共同投资的方式设立基金,旨在投资中国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机构纷纷加码中国,QFLP基金正排队赶来。A股市场表现亮眼,外资热情高涨,做多中国资产的情绪正在回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开泰远景基金完成备案
开泰银行旗下的开泰远景基金已完成备案,将在中国开展投资。该基金注册资本为3300万元人民币,为外商独资企业,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类FOF基金。新办公室设于上海金茂大厦。
关键观点2: 外资机构加码中国
多家外资机构如博枫(上海)、KKR等纷纷加码中国,QFLP基金正排队赶来。这些外资机构在中国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私募股权等。
关键观点3: A股市场表现亮眼
A股市场在国庆节前一周表现突出,上涨趋势持续。上证指数涨8.06%站稳3300点,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外资热情高涨,出现FOMO(害怕错过)心理,纷纷涌入A股。
正文
投资界获悉,近日开泰银行旗下的开泰远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开泰远景基金)已经完成备案,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办公室落于上海金茂大厦。
一年前,开泰银行在上海临港获准设立1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额度的
QFLP
基金,如今备案完成,意味着开泰远景基金即将在中国开展投资。
作为泰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开泰银行与中国渊源深厚,创办人伍柏林是
广东梅州客家
华裔后代。早年间,伍柏林与其泰国华人亲属联合创立泰华农民银行(开泰银行的前身),后来进军中国内地,如今在上海、深圳、北京、成都都有其身影。
这也许是外资涌入中国市场的一缕缩影。最近A股飙涨,市场情绪亢奋,外资加速进场一幕历历在目。
追溯起来,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下南洋拓荒创实业的故事。
19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伍淼源的广东梅州客家人从松口镇登船南下,远赴泰国谋生,后来开办木材行。
伍淼源之子
伍佐南
,在父辈基业上将商业版图扩展,家族在泰国不断开枝散叶。
伍柏林
,伍佐南之长子,即伍淼源第三代长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与他的泰国华人亲属联手创立开泰银行,第一家总部位于曼谷Sua Pa路。
1976年,开泰银行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现在是泰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
开泰银行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1994年起就开始布局中国内地业务,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
最初在深圳设立首家代表处,并在1996年升格为深圳分行,而后在2017年成为外商独资法人银行。
根据公开资料,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以深圳为总部的东盟投资的银行,总资产逾1000亿泰铢(超200亿元人民币),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四个主要城市设有分行。
这两年来,开泰银行渐渐现身中国股权投资市场。
2023年,开泰银行全资控股的开泰远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即开泰远景基金,KVision)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签署协议,获准设立1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额度的QFLP基金。
拿下QFLP,开泰银行将在中国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投资,是泰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此类牌照和额度批准的银行。
所谓QFLP,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资机构获批QFLP资格后,可发起设立人民币私募投资基金,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简单的理解就是,境外资金,投国内。
如今,开泰远景基金已经备案完成。
中基协信息披露显示,开泰远景基金注册资本3300万元人民币,为外商独资企业,业务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类FOF基金”,新办公室落于上海金茂大厦。
打开在中国投资的大门,开泰远景基金计划通过私募二级市场或共同投资的方式设立基金,旨在投资中国具有高增长潜力、符合中国宏观政策和战略的企业。
开泰银行执行副总裁Pattarapong Kanhasuwan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强调发展自己的尖端创新和技术,例如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清洁技术。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利用这些创新技术扩大其在海外的经济影响力,例如最近将电动汽车(EV)生产基地迁往泰国、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在泰国市场扩张,以及中国在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中仍然保持着比其他许多国家更强大的供应链优势。
“开泰远景本次业务扩张,不仅反映了泰国金融机构的潜力,也展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Pattarapong Kanhasuwan说。
根据中基协披露,9月,博枫绿能(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备案,基金类型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为博枫(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
博枫(上海))——全球投资巨头博枫
Brookfield
旗下的全资私募子公司。
博枫Brookfield,是一家在中国颇为活跃的隐秘资管巨头,坐拥约一万亿美元在管资产。
2014年起在中国开展业务,博枫专注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以及私募股权领域。
让创投圈印象深刻的是,博枫2022年曾以LP身份出资红杉中国新基建基金(SCIF)。
进入中国十年,目前博枫中国管理资产规模达160亿美元。
今年3月,博枫(上海)完成中基协登记,为外商独资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公司注册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办公地址则位于上海黄浦区。
还有KKR。
去年10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曾会见KKR全球合伙人、亚太区执行主席路明一行。
会面中,周小全表示,热烈欢迎KKR在沪设立人民币平台,参与国内市场投资和申请上海QFLP试点业务。
今年3月,开德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基协完成备案登记,机构类型是“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并在上海举行了开业仪式,新办公室位于上海兴业太古汇中心。
还有包括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汉领(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江远云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苏州迪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达世瑞(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正纷纷走进中国。
放眼望去,QFLP基金正排队赶来。
我们看到:
2024年张家港市重点鼓励以QFLP形式推动外商投资落地,张创投集团与光速光合合作落地张家港首支QFLP基金——张家港合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工商注册。
今年8月,基金首期投资款900万美元已实缴到位。
据悉,后续张创投集团将持续和零一创投、启承资本、钟鼎资本、艾克斯创投等积极洽谈QFLP合作事宜,持续推进外商投资落地。
今年,湖南首个QFLP基金——长沙信泓私募股权基金也落地了,将引入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等值外资资金,投向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科技、生物医药和半导体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牵手春华资本,策源资本也引进首支QFLP基金,主要关注绿色低碳、硬科技等领域。
据悉,这是成都高新区引进的第一支QFLP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