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大件事
深圳大件事,第一手独家;深入本土,观察政经要闻;独家调查,思考新闻背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这宝石犹如彩虹,美得惊艳! ·  昨天  
深圳发布  ·  深圳发布 x 荣耀终端,送限量哪吒周边!!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深圳一上市企业收到警示函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数看创新之城 深科技圳创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大件事

就诊量猛增!一个月内137人因流感死亡!香港紧急提醒

深圳大件事  · 公众号  · 深圳  · 2025-02-08 19:28

正文



日前,中国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重症不幸去世,流感相关情况引发关注。


今天(2月8日),南都记者从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速递中了解到, 今年1月5日至2月5日,香港共录得240宗严重流感个案,其中包括137宗死亡个案。 在已掌握临床资料的成人死亡个案中,约81%有慢性疾病,65岁以上病人占大多数(123宗)。



据了解, 受强烈冬季季风影响,香港近两日明显转冷,寒流加上流感高峰,求诊人数明显上升。


2月7日,香港医院管理局(下称“医管局”)发言人表示,进入冬季流感季节后,公立医院的求诊人数持续维持于高水平。对此,医管局表示,将会继续推行服务需求高峰期特别措施,直至另行通知。其间,医管局会继续密切监察服务需求,灵活调配病床、人手及资源,以应付增加的服务需求,确保紧急服务不受影响。


该发言人同时指出,除天气寒冷外,近期多个热门旅游地点都出现流感或其他传染病报告,学校也在假期后复课,预计本港的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毒会持续活跃。医管局呼吁病情较轻的病患者尽量向普通科门诊、私家医生及私家医院24小时门诊求诊,以减轻公立医院急症室的压力。


图片

香港公立医院的求诊人数持续维持于高水平。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也于2月7日提醒市民,寒冷天气容易引起或加剧疾病,长者、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其他长期病患者应特别小心。 发言人表示,长者皮下脂肪较少,体温调节机能减退,在寒冷天气下,身体可能未能对气温下降作出适当反应。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脏病等长期病患者,亦会较易因气温骤降而令病情恶化。


针对个人防护及疫苗接种,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提醒, 公众应时刻保持严格的个人及环境卫生,以保护个人免受毒病感染,并预防疾病在社区传播。高危人士(如本身有健康问题或免疫力低的人士)应采取额外的措施以保护自己,例如前往公众地方时应正确戴上口罩。同时,高危人群应于接种上一剂疫苗或感染病毒至少六个月后接种额外一针的加强剂以加强保护。


图片

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图据科普中国


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2月6日发布的最新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监测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2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下降,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 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但南方、北方省份哨点医院的ILI%(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都比前一周明显增加。 1月27日至2月2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4%,高于前一周水平(5.2%),高于2022~2024年同期水平(4.0%,1.5%和 6.7%)。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5.5%,高于前一周水平(4.2%),高于2022~2024年同期水平(3.5%,1.5%和 5.0%)。


图片

图片


图片


感染甲流会有什么症状?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感染甲流后什么情况要就医?

了解更多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据@人民日报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南方都市报(nddaily)、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视频/整合:南都官微运营部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