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在狱中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
金圣叹刚批阅完《水浒传》、《西厢记》时,曾有一次到苏州报国寺度假。
一天夜里,已批书成瘾的他精神焕发,睡不着觉,便半夜去见寺里方丈,想借佛经。
方丈问他半夜借佛经干吗?金圣叹说想在佛经上也点评点评。
方丈可能怕他在佛经上乱涂乱画搞出幺蛾子,便提出一个条件:“我出一联,如你能对出,即取出佛经让你批点,否则请恕老僧不给脸。”
方丈出的上联是——半夜二更半,金圣叹被问住了。
直到入狱后,金圣叹还在冥思苦想下联。
到了行刑那天,金圣叹得知当天是八月十五,顿时豁然开朗,
对出了下联——中秋八月中之后,他吩咐在行刑台下正嚎啕大哭的儿子,赶紧去通知报国寺方丈,回来再哭。
第二件:
金圣叹在临行前给人写信,说:“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有人说这不可靠。
金圣叹给儿子的信中说:“字谕大儿知悉。花生米与豆腐干通嚼,有火腿滋味。”有人说这更不可靠。
我以前也不大相信,临刑之前,怎能开这种玩笑?
现在,我相信这是真实的。
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鲁迅说金圣叹“化屠夫的凶残为一笑”,鲁迅没有被杀过头,也没有当过右派,他没有这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