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京东再官宣:全部承担! ·  7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痛心!电梯突然冲顶,业主当场身亡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杨幂,申请强制执行! ·  3 天前  
自贡网  ·  “蓉瘾”犯了怎么办?凤凰山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操控中国近代保险业的幕后黑手——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8-04-17 07:30

正文

自由


保持初心,才能让自己更有底气。更有能力去拒绝。 人生短短几十年,干嘛要沮丧呢?干嘛非得按照别人的制定目标而活?人既然要活着,就能够活的更好,更有意义。 因为你认为的意思,才是最有意义的。 我们追求的自由,不是要放弃梦想,而是有能力说不。面对梦想,大胆而为,因为人这一辈子只活一次。


晓保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保险知识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阅读


本文字数: 1900字

阅读时间: 约4分钟


本期主题

晓保妈妈

英国国宝级笑星憨豆先生的短片虽然上映了很多年了,可每次重温还是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欣赏英国式幽默真是一种享受!

英国式幽默不仅世界闻名,在我国保险萌芽时期,英国人就曾掌控中国保险业很长时间!

晓保爸爸

晓保妈妈

只知道我国近代光给他们赔款了,还真不知道保险业也被他们掌控!你快给大家讲讲吧!


《中国保险史志》作者颜鹏飞教授曾说: “中国近代保险史是一部西方保险商控制和垄断市场的历史,如果不了解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对中国近代保险史的审视难免雾里看花。” 中国近代保险业伴随着列强的掠夺展现出外商垄断的情况,民族保险业备受打压,发展艰难!

01

日不落保险帝国

继西班牙帝国衰落之后,英国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遍布全球7个大洲,英国当时实力可谓“如日中天”。自鸦片战争后,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更是抢先在我国广州成立了广州保险会社,又称 “谏当保安行” 。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中国保险业缘起时的广州口岸


随着外商在华保险行业的不断扩大,一个巨大的保险组织也悄然进入中国,并拉开了掌控中国保险业的序幕。这个组织就是 “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 。1917年,它在全世界设有24个地区性火险同业公会,其中包括阿根廷、曼谷、缅甸、加尔各答、锡兰、古巴、埃及、希腊、天津、牙买加、日本、马尼拉、墨西哥等。并于20世纪后发展到50余家之多。 随着大英帝国到处占领殖民地的时候,这些保险资本家看来也没闲着,竟然偷偷地建立了一个“保险日不落帝国”,真是让人“啧啧啧”出声来!

言归正传,既然说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掌控中国保险业,那么,他们使了什么样的手段?


02

幕后操作




想想古代帝王如何掌控全局,其实英国人的手段你就了解了,无非就是两点:中央集权,排除异己。





集权利为一身


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集指挥权、管理权和仲裁权为一身 ,通过上海、香港、天津、汉口四大洋商火险公会,控制下属会员公司,再由会员公司控制中国分公司和代理处。并且,专门为中国火险市场指定了“中国费率表”,这成为中国各洋商保险公司都必须执行的“游戏规则”。 颜鹏飞教授称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为操纵中国保险市场的“太上皇”!

在上海设立的美国扬子保险旧址


团结洋行,对抗华商


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和善于经营,即使在那个落后挨打的时代,也是相当让外国人忌惮的。托马斯。诺克斯在其《买办人物》撰文中说到: “中国人学会外国人无形中交给他的生意经,并且学得很好。现已证明,他是一个比他的老师更强的对手!” (颜鹏飞,邵秋芬 2000)。


为了打压崛起中的华商保险公司,在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的督办下,来自英国、德国、荷兰、新西兰、美国等多家外商保险公司集体行动, 先后成立了香港、上海、天津、汉口四家洋商火险委员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垄断体系。

天津英租界码头


坚决打压中国本土保险业


1928年8月, 国民党广东省政府试图监督管理境内一切保险行为,并要求责令要求境内洋商尽快前来登记。 这下可惹恼了“洋太上皇”,还拉来了英国政府高层的参与,给国民政府施压。最终使得国民政府颁发的文件成了废纸!


03

夹缝中求生存的民族保险业

1872年,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