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Studio 10|广东韶关阳陂村党群养老中心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JEMS Architects ... ·  4 天前  
结构先声  ·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流程软件实现介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被“全网删除”的一场演讲,带给我的2个思考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08-19 07:00

正文



导语: 谷歌前CEO施密特最近的演讲,带给我哪些思考?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一场演讲刷屏了。

Google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前不久在斯坦福做了一次分享。


因为观点过于犀利,说话太过耿直,施密特的分享上了新闻。


并且由于内容充满争议性,这个演讲视频在外网,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但好在外网看不见的东西,国内网站还能看。


我完整地看完了这个演讲视频,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Day one”的状态

先说第一个思考。在视频中,主持人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Google在AI领域干不过OpenAI呢?


施密特说:“我已经不是Google 的员工了。坦率地说,Google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早早下班和居家办公,似乎比打胜仗更重要。


“初创公司的成功秘诀,是因为人们拼命工作(work like hell)。我很抱歉,说得这么直接,但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你们毕业后创办公司,你们不会让员工每周只来公司一天,大部分时间在家工作。如果想和其他初创公司竞争,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这段话在外网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谷歌的员工据此炮轰施密特,认为他的言论完全是“垃圾的看法”。


在我看来,施密特有句话说的是对的,就是初创公司的成功,离不开人们的拼命工作。


躺赢,不付出努力,就想取得成功,那是白日做梦。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曾发明了两个词,Day one和Day two。


Day one是指创业第一天的状态,Day two是功成名就的状态。


他曾问过一个问题:“Day one和Day two哪个更重要?”


从结果上看,Day two重要,因为我们做事情不就是为了功成名就,创业最终的目标不就是敲钟上市么?


贝佐斯 说: “你的终点一点也不重要,你的起点才重要。”


我特别赞同他的看法。任何一家公司,无论你做得多大, 永远都要保持Day one的文化。如果你丢掉了这种创业第一天的精神,那你是很危险的。


大家还记得创业第一天是怎么样的吗?一定是客户为导向,如履薄冰。所有的人都会直接面对具体的客户,都在处理解决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但是,当公司逐渐成长的时候,在相当大程度上会远离创业第一天的状态。


因为,公司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就越需要更多的人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样,人越来越多,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大,但人效却没有提升,结果组织陷入到人浮于事的局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横行,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增大。


那,怎么办呢? 解决这个问题最 好的方法就是建立Day One的文化 ,我们要像那些创业团队一样,每个人都饱含热情工作,去接受、去拥抱新变化和新挑战,为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付出极致的努力。


充满活力,持续关注用户需求,不断进化,就能获得持续的成长。


创造客户价值,不能远离一线

我的第二个思考,也是施密特提到的一个案例。


他说,为什么台积电可以成功呢?他举了一个例子,台积电有一个规定,新入职的物理学博士上班的第一年,要先下放到工厂,在工厂地下室工作。


他说你能想象美国任何一个公司的博士生,他会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一年吗?几乎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台积电会成功的原因。


事实上, 没有一家公司脱离一线,还能取得成功。


不管你是什么行业,不管你是老板、高管、管理者,还是这种高技术的精尖人才,你永远不可能脱离一线,去创造价值。


什么是“一线”呢?


就是 离公司业务最近的地方,离客户最近的地方,离竞争最近的地方,离钱最近的地方。


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当你脱离市场,脱离客户,脱离团队,离一线越来越远的时候,你怎么能看清问题,看到机会,赚到钱呢?


那么,如何才能走进一线?


对内, 要贴近一线团队,懂得“闻味道”,及时察觉到他们状态的变化。


以前马总(马云)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跑上跑下,每一个分公司,每一栋楼他全部跑一遍,跑完后,就开会,及时指出问题,激发状态。


员工的问题都会写在脸上的,叫做相由心生,他们什么状态,团队什么氛围,你看看员工的脸就知道了。


所以,我每次出差回来,也会绕公司走一遍,和一线员工聊聊,闻闻味道,了解情况。


然后,我就会叫管理层来开会,及时处理。


对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