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硕士博士读书会
河流的哀伤,是文明的隐喻。一切改变,从阅读河殇文化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硕士博士读书会

北京地下的“蜗居”世界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03 20: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过去二十年中,地下仓库、停车场、防空洞被分隔成没有窗户、一个个狭小的房间,当作公寓出租。在据估计拥有700万名外来劳工的北京,因为这些“鼠洞”租金低廉(每月不到100美元,约合630元人民币),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以此为家。


北京,无论是经济还是高楼都令人目眩。而在这个平均月房租超过3000元的城市里,蜗居地下成为了上百万低收入的外来务工者的唯一选择。2011年2月至8月间,Sim Chi Yin拍摄了北京多家地下室里人们的居住状态。


33岁的牛松(音)与他的32岁的妻子赵安生(音)在租住的地下室房间内,他们俩都是一家云南餐馆的厨师。在北京20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即700万外来务工人员。


21岁的大雨(音),黑龙江人,在KTV工作,在这间地下室租住了一年。


24岁的蒋英(音)和23岁的李盈(音)。蒋英是酒吧服务员,李盈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将房间贴满粉红色的墙纸。


23岁的何兵(音),重庆人,在为保险推销员的面试做准备,他正在试穿一条借来的领带和一件新衬衫,何兵与两位朋友共同租了这间地下室。


一位妇女抱着孩子走进租住的地下室。清晨他们迎着一缕阳光走到地上,成了这个头顶上的繁华城市中的一员;夜晚,他们钻入地下的陋室,继续做着自己的都市梦。


20岁的包瑞茜(音),内蒙古人,她在ipad上玩“切水果”游戏。她来北京上一个美发沙龙培训班,与男朋友一起租了这间每月400元的地下室。


90年代末,政府开始把一些防空洞、地下隧道外租,它们被改造后作为出租房租赁。目前北京有5500个地下室,没有人确切知道地下室居住了多少人,据估计有100万人。


临时管理员张文昌(音),河南人,被雇佣来管理这个地下室的20个房间。地下室上方,是一个网球场和公园。


闭路电视里显示着这个地下室的监控录像,这里位于地下三层。政府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暂时关闭了一些地下室;2009年,由于国庆60周年,一些地下室再度被关闭。


26岁的谢阮君(音)与妈妈在网上视频聊天。她在租住的地下室附近一家餐馆当服务员。与中国大多数其他年轻的打工者一样,他们会花很多时间上网。


背对着镜头22岁的任梁(音),在租来的地下室房间内招待两位朋友。


宋志飞(音)和李国强(音)在地下训练室里练拳,严(音)先生是他们的武术老师。严先生经营着这个由防空洞改造的地下室,这里拥有130个房间。


29岁的孙旷达(音)和他8岁的儿子一起,在他们7平方米的房间内看电视,他和妻子以及儿子在这间房间内生活了一年多。孙旷达是河北人,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


21岁的李欣慧(音)在她租住的地下室房间内上网,她是天津人,离开家6个月,在一家传媒公司当销售,每个月需交房租400元。


30岁的周丽梅(音)正在哺乳8个月大的孩子。周丽梅是吉林人,一家人卖掉了房子离开老家,租下了这个高层公寓的地下室,将之改造成140个房间并对外出租。周丽梅家8口人分别住在这里的5个房间内,他们依赖收租金生活。


一家地下室公共厨房内,房东写着收费时间变动的通知。


一家地下室内,一名房客在等着使用公共浴室。


30岁的胡玮(音),正在公共卫生间洗衣服,她与32岁的丈夫生活在这个由防空洞改造的地下室里。


由防空洞改造的一家地下室,有50个房间,100多个租客。


据估计,现在拥有700万名外来劳工的北京,因为这些“鼠洞”租金低廉,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以此为家。


来源:新浪网

以下经典好文,你可能会喜欢,点击蓝色字体即可进入文章:

冯小刚:我们生活在一个苍蝇乱飞的环境中

官场微小说:调职(这是我见过最厉害的招数!)

每天的劳碌,你得到了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