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昨晚美股大盘不好
,但是刚刚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和宣布了股票分拆的
英伟达公司,却逆势大涨了超过 9%。
目前,英伟达股价已经突破了 1000 美元,为 1037.99 美元。这也意味着:
继去年股价上涨了两倍之后,今年英伟达的股价又已经飙升超过了 115%。
今天我来交作业了:答应过我的知识星球用户,我要解释一下:
为什么我会在 2022 年底/英伟达 145 美金的时候建仓英伟达。
其实主要是两条逻辑。
(一)
第一条大逻辑,是宏观层面。
订阅过我
英文博客
的朋友都知道,我在 2023 年 3 月写了一篇英文博客
,里面引用了美国顶级风投机构 USV 管理合伙人弗雷德.威尔逊的思想。
大概意思如下:
在 2022-2023 年的这段时间里,许多美国顶级科技公司的股价都大跌,甚至有不少公司跌幅超过了 80%。但是没有人知道股市是否已经触底。这个时候,其实只要你投资的时间足够长,你就不需要去猜测这个触底的时间点。你其实可以考虑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平均持仓。
例如,如果你决定投资 N 美元,那么在接下来的 10 个月里,你可以每个月定投( N 除以10)的资金。之后,可能你所投资公司的股价会随着大盘上涨而上涨,也就是说股价会因此变得更贵;但是也有可能,你所投资公司的股价会随着大盘的下跌而下跌,从而让你后期的投资变得更有吸引力。
这是一条大逻辑,所以我是在 2022 年的 12 月下注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么,我要选择什么股票呢?
(二)
第二条大逻辑,其实就是产业层面的逻辑。
有心的读者应该还记得:硅发布最早写美国涌现出
生成式 AI 浪潮
是在 2022 年的 10 月。而下面这张图,是生成式 AI 的核心产业图(请原谅我对形式性的东西太不看重了,我就直接把手画的图放上来了)。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
由于整个产业链其实是从下往上生长的
。而 2022 年 10 月时,全球的模型算法公司还不算多,并且绝大多数是创业公司。
现在,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基础设施层
。这个时候,如果我的本金有限,我是绝对不会去买基础设施里的上面一层——云计算公司的股票的,
我肯定会去买最最底层的芯片股。
而硅谷做 GPU 的公司其实只有两家
,一家是英伟达,另外一家是 AMD。
考虑到 AMD 的体量以及在软件生态系统方面与英伟达公司的巨大差距,我肯定只会考虑英伟达。
(三)
所以基于以上两个逻辑:
我在 2022 年 12 月里的某一天,开始建仓英伟达,建仓价格是:145.39 美金。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
在 2022-2023 年美股大跌的那段时间里,
英伟达的最大跌幅时间点,其实也正好发生在了 2022 年的 12 月,当时英伟达最低点的股价是 112 美金。
也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上帝,我基本不可能买到英伟达股价的最低点。但是 145 美金的建仓价格,距离 112 美金股价的最低点也已经很接近了。
以上,就是为什么我会在 2022 年 12 月建仓英伟达的原因,
其实也就是上文两条大逻辑的相交之处。
最后我想说:有些人看完之后,也许会觉得原来这么简单,一通逻辑下来连 1000 个字符都不到。
但是请注意:这些文字背后,是我从 2008 年就开始报道美国科技产业动态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在头脑里构建产业坐标轴的结果。
以及,我是一名女性,加上我父母给我创造的家庭环境一直都衣食无忧,
所以我进入美股的时间其实非常晚。我是 2021 年才进入美股的
,并且也和很多人一样,因为好奇交了学费。但是很快,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而这背后,仍然是我从 2008 年就开始报道美国科技动态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在头脑里构建各个产业模型的结果。
这些年来,我也听到过和见到过很多人反复地强调——“信息差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也意识到:真正言行一致,或者说知行合一的人,其实非常非常的少。不要说十几年如一日地耕耘一个领域了,哪怕是为内容和信息付出一丁点儿的订阅费,也会觉得摩擦力太大、不值得。
但是我的价值观一直是:有价值的东西是要付钱的。以及,保持
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所以,我也借 5.20 我的知识星球刚好有优惠券的时候,写下这篇文章。目前,
剩下
的优惠券已经没有 20 张了,希望有和我价值观一致、并且有想了解美国科技界趋势的朋友们,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星球会员的权益详细请见下方。
又到 520
,今天送出 20 张会员优惠券。有效时间截至本周六晚的 18:00。以下是会员权益
:
一年 251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我将撰写美国科技前沿最重要的一件事/一家公司/一个趋势,并说明为什么重要。251 天后,您对美国科技前沿趋势的了解将超过国内 99%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