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意写作书系”里的一种,我觉得罗宾•赫姆利的《从生活到小说》,最适合刚开始尝试写小说、正面对走入绝境的初稿一筹莫展的读者。假如这个判断能够得到本文读者的认可,我的下一个建议是:
你可以直接从第三章“聚焦真实的生活”开始阅读。这一章以及接下来的三个章节“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地点”,赫姆利先生用少说理多摆事实的方法,将他认定的各种写作误区以及修正的办法,表达得晓畅明白且容易跟着学。
赫姆利先生说,一般初学小说的写作者,多半会从自己的记忆中选择素材,这大概不会有疑义,尽管,有的人会选择自己亲历的往事,有的人会选择听来的故事,有的人会选择间接而来的有意思的人和事。无论从何种途径获得的写作素材,赫姆利先生说,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给纷杂的生活赋予一种秩序”。我读《从生活到小说》到了这里,猛然觉得,这本书或许真的能为我的写作指点迷津!
从生活到小说
罗宾·赫姆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1
本书是虚构创作的指南,以幕后故事的形式展示如何把真实生活改头换面,变成虚构作品。
作者在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虚构作品的基础是生活,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未必能成为小说的原材料。
人生数十年,那些有意思的过往总让我觉得,假如将它们写成小说,至少不会比我读到的有些小说差。可是每每沉沙折戟后我都疑惑:小说这种体裁真的只青睐有天赋的写作者吗?赫姆利先生说,不!“秩序是生活和小说二者的根本区别。真正的生活,总是混乱的。小说则有结构、秩序和加工”,这句话,触痛了我,赶紧翻检出自己那些半途而废的习作硬着头皮重读一遍,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小说家的罗宾•赫姆利,一下子就点中了小说写作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可贵的是,赫姆利先生不喜欢做隔岸观火者。假如你认可了秩序是小说得以成功的第一个关键点,依照接下来赫姆利先生提供的方法加以训练,写作水准就能提高,我以我的实际操作过程证明,那不是虚妄之言。
那么,赋予纷杂的生活以小说的秩序,都有什么妙计?赫姆利先生说,最好的策略是,从某个主要人物出发来讲故事。可是,怎么去理解这条最好策略呢?赫姆利先生引用了美国作家巴里•汉纳的短篇小说《水边的谎言》,他用这篇小说的开头来精讲巴里•汉纳是怎么让纷杂的生活拥有小说秩序的,一下子就将那条最好的策略变得可出可感,并情不自禁地要按照赫姆利先生的要求模仿起来。我就是这么做的,不得不说,写过小说的人讲起如何写好小说的课程来,非常切肤。
当然,赋予纷杂的生活以小说的秩序的策略,不止这一条,而每一条赫姆利先生都是这么来讲解,于是我们在愉快阅读中一条一条地学到了小说的写作技巧。“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地点”等等三章教我们如何将真实记忆转化成小说的课程,无不是在愉快的阅读中学完的,至于能不能掌握赫姆利先生教授的技巧,又能不能将技巧活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这得要看读者是否能老老实实地按照每一章节后布置的作业练习了。是的,《从生活到小说》每一章节都附有与课程非常贴切的练习。
如果说从第三章“聚焦真实的生活”开始学习,到第六章“
真实的地点
”,就基本掌握了罗宾•赫姆利先生的这本创意写作教材,那么,他为什么要写作第一章“日志”和第二章“确定形式”呢?这两章讲述的内容,实在过于琐屑,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地按照原书的顺序来阅读,怕是会忽略这两章的肺腑之言,甚而会因着这两章内容的过于平实而错误地以为,所谓创意写作书系中的名著,也不过尔尔嘛,于是,放弃。只有做过了从“聚焦真实的生活”到“真实的地点”四个章节后面的练习,我们才能深深体会到,看似不起眼的“日志”和“确定形式”,实在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第一步。至于书的最后两章,则是富有经验的赫姆利先生给就要成为小说作家的你必要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