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音乐财经
在这里,读懂音乐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粤语金曲刷屏!网友直呼“很满意”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这首歌旋律一响,孩子们都坐不住了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这首歌旋律一响,孩子们都坐不住了 ·  4 天前  
环球网  ·  再登春晚舞台!王菲嗓子无敌了冲上热搜 ·  4 天前  
环球网  ·  再登春晚舞台!王菲嗓子无敌了冲上热搜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一美国流行摇滚乐队将上央视春晚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一美国流行摇滚乐队将上央视春晚 ·  4 天前  
麦音乐  ·  我们长途跋涉去睡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音乐财经

美国青年图景:Z世代创造了最大、最多元的媒介用户群

音乐财经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7-24 21:48

正文


编译 | 邬楚钰

校对 | 李禾子

编辑 | 安西西


众所周知,美国千禧一代是技术爱好者,对新技术有敏锐的嗅觉,有着独特的媒介使用习惯,而近期尼尔森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音视频受众报告,将聚光灯转而打在了千禧一代的下一代,Z世代身上——97年后出生的他们,是如何适应和使用新旧媒介的呢?

 


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已经占到美国总人口的48%,因此不论是从数量层面,还是新生代的意义层面,这两代人都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比起老一辈,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种族方面更为多元。Z世代中的西语裔和非西语裔黑人分别占到22%和15%,而起最伟大的一代中,非西语裔的白人占大多数,仅有9%为非西语裔黑人,8%为西语裔。



除了注意代际间年龄上的数字差异,还应考虑到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也有所不同,这也是影响媒介使用习惯的重要指标。就千禧一代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目前才刚刚开启职业生涯——拿着相对低的收入,最可能在城市中租房打拼。


而Z世代的人们,通常还与父母或兄弟姐妹一起在原生家庭中生活,未经济独立,还可以靠着家庭成员的收入过日子。


不过尽管如此,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消费者还是对新兴科技展现出了相似的态度。 


那么,不同代际的人群对媒介的倾向究竟又何不同呢?


报告指出,千禧一代对多媒体设备(比如Apple TV和Google Chromecast)以及订阅视频服务(SVOD)有更多接触,这让他们能够了解到更多不同形式的内容。


而相比千禧一代,Z世代不仅有更高的机率接触上述这些多媒体设备,他们还可以从更高收入的家庭成员那里接触到旧时的媒介。此外,较昂贵的设备,比如智能电视,视频游戏机和平板电脑,在Z世代的渗透率也是最高的。


目前来看,新兴技术的确在年轻一辈人中有更高的渗透率,不过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也未完全落伍,他们之中使用新技术的人群也在迅速扩大。



以多媒体设备为例,它在婴儿潮一代的渗透率以每年29%的速度增长着,在X世代则是以23%速度增长。视频订阅服务也越来越受老一辈欢迎,51%的婴儿潮一代和69%的X世代都对该服务有所接触,比去年至少增长了10%,与年轻一代的使用代沟进一步缩小。


这一趋势让我们看到了新兴技术大众化的潜力。比如说智能手机,它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渗透率已经达到97%,X世代为95%,在53 - 70岁的婴儿潮一代也有86%的渗透率。


年龄和人生阶段对媒介使用习惯影响重大,而Z世代已成长为各代人中最大、最多元的媒介用户群,这为市场提供了独特的机遇。此外,美国各年龄段的人也都在适应新技术和多形式内容的发展,了解当下各代消费者如何使用媒介也显得格外重要。


(编译自Nielson)


招聘 | 音乐财经、黑胶实验室更多岗位开放!

商业评论 | 95后、00后音乐喜好更加多元,“年轻新文化”发酵背后有着怎样的现场趋势和投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