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的金融风险究竟是否如高层定调的那样由分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仍有待观察;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体系自上而下都应该明确金融风险已经进入了多发期和易变期。政策制定者和宏观调控者应当从短期应对和产期制度防范上,双管齐下,预判性地指出未来哪类风险事件有可能被列入金融风险雷达扫描系统会比事后应激性、被动式反应机制更重要。
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成立以来,两个月开了两次全体大会,一次专题会议(
金融委公告传递出积极的善意信号
大战之际,金融委释放两大信号:维稳和定力
),可见高层对当前金融风险形势的高度关注。
8月24日的第一个专题会便对准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点谈及了7月份以来全社会关注的三大金融议题:网贷(P2P)、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资本市场改革。
对于市场关注的这三大议题,有两个整体论断——
1、形势判断——目前整体风险可控
2、下一步工作要点: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处理好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制度建设——下一步,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处理好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制度建设的关系,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中国的金融风险究竟是否如高层定调的那样由分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仍有待观察;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体系自上而下都应该明确金融风险已经进入了多发期和易变期,
政策制定者和宏观调控者应当从短期应对和产期制度防范上,双管齐下,预判性地指出未来哪类风险事件有可能被列入金融风险雷达系统会比事后应激性的被动式反应机制更重要。
。
谁来背P2P这口锅必须明确
先看网贷行业。
这一波金融去杠杆最先倒下的便是具有相当庞氏特征的中国式P2P。
6月份以来,金融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网贷行业持续的金融监管高压,再叠加经济下行下资产端违约潮频发,带有鲜明庞氏特征的中国式网贷第一个扛不住了。在江浙、北京等地都爆发了160多家P2P恶性违约事件,以及由此引发了投资者维权事件。
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待偿余额1.3-1.5万亿,与中国180多万亿存量社融相比,九牛一毛;但其造成的社会冲击却不可小觑。过去几年中国金融自由化浪潮中,P2P行业对中国社会形成了全范围的渗透,一旦发生全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和违约潮,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是相当大的。
监管已经在路上了。此前,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8月13日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清单涉及108条;
8月22日,中国互金协会向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印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自律检查工作的通知》,启动了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自律检查工作;
8月24日,北京金融局发通知称,将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自查、自律检查、行政核查。
本次金融委专题会议,对网贷行业的几个定调,值得关注
1、做好网贷风险应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各部门间的分工和责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传统思维习惯借助互联网金融新概念做大当地金融蛋糕,活跃本地金融资源(部分也有税收考量),出了问题却往往将包袱和责任甩给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无论是之前的泛亚、E租宝都深刻反映出地方政府和中央垂直的金融监管部门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权责上的模糊不清恰是危机的根源所在。这口锅由谁来背,怎么背下一步必须明确。)
2、要深入摸清网贷平台和风险分布状况,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施策、务求实效。
3、要抓紧研究制定必要的标准,加快互联网金融长效监管机制建设。
股权质押贷款: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要
鼓励和帮助市场主体主动化解风险
6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下跌,引爆危机的仍然是杠杆——股票质押贷款。股票质押贷款面临同样的问题,底数不清,杠杆率不清,尽管此前交易所曾披露了相关数据,试图安抚市场。
6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其官网,就近期市场波动对于股票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发布公告称,沪市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总体可控。
上交所方面表示,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市场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下称“股票质押交易”)违约处置可能带来的影响产生了一定担忧。根据上交所股票质押业务现状来看,场内质押规模稳中有降,总体风险基本可控。
截至目前,沪市股票质押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181%,股票质押总市值占沪市总市值的3%,其中,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在沪市总市值中的占比不到0.2%。上一周,上交所股票质押融资实际日均违约处置约1900万元,未见显著变化。上交所方面表示,从股票质押交易定位、风险防范机制和实际情况看,违约处置对二级市场影响非常有限。
根据华创证券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有3400多家公司参加了股权质押,目前股权质押的总参考市值达6万亿元规模,占A股总市值10%左右。
此番,金融委释放出了强烈的积极信号——要求鼓励和帮助市场主体主动化解风险,近期资本市场科陆电子就是监管部门有意树立的一个正面典型(感兴趣的可搜索三大证券报的相关报道)。
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创造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帮助市场主体主动化解风险。要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创造良好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资本市场改革的七大命题
资本市场成为本次金融委专题会议的重中之重,其中涉及七大命题,每一项大改革背后都意味着A股市场重大变量的产生——
还要抓紧研究制定
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
改革股票发行制度、
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债券市场、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拓展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务实举措
。
会议召开两日之后,张慎峰代表证监会发表公开演讲。“下一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六稳’的要求贯彻到资本市场监管工作各方面,以支持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张慎峰表示,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首先是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夯实基础制度。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发行审核和并购重组监察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抓紧推进股份回购、员工持股等基础性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研究建立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制度,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落实公募基金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账户试点。
二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动证券行业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落实落地。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机制。抓紧推进沪伦通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推动更多的已上市期货品种对境外交易者开放。
三是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加快推动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修订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健全创业投资基金差异化监管机制,优化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私募基金行业规范运作水平,更好支持创新创业。
四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坚持“稳”字当头,努力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