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按: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磨砺里,你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19世纪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怎么还没睁开?
为什么物质生活提升了,却还是
感知不到会心的美
?
为什么去看名画、听名曲,
一点都没有共鸣
?
难得到户外去感受大自然,为什么
欣赏不来
?
究竟要如何去觉知美、领略美?或许,这位美学大师,可以给你一点启发。
他是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
蒋勋祖籍福建、生于西安、长在台湾,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清贵族。
在家庭的熏陶下,他涉猎广泛,贯通艺术、美学、文学、绘画等领域,并都有着
极高的文化造诣
:
写小说、
出诗集、
开画展、做主持、当教授、环球旅行,遍访名家大师...简直是当之无愧的
“斜杠青年”
。
他写作,著作等身。
四十余年来,他发表了数十部作品,每一部都堪称经典:
●
《蒋勋说红楼梦》连续三年被央视《读书》栏目评选为大众喜爱的50种好书;
●
《生活十讲》抚慰过监狱里无数个失落的灵魂;
●
《美的沉思》被誉为台湾版的《美的历程》(p.s.《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史的奠基之作)
……
他绘画,执教名校。
蒋勋早年专攻西洋美术,举办过无数次个人画展。
更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是台湾知名的美学教育家。
他是中华文化的积极布道者。
他喜欢谈李白、杜甫、曹雪芹,也爱讲唐诗、宋词和儒家。
但他并不是简单枯燥地注释,而是
结合他的经历、感受,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把“大话题”讲得易懂、真挚,有说服力。
爱听蒋勋讲课的,不止是大学生和文化人,也不仅是大明星、企业家和贵妇,还有街边的白菜摊贩,路上的货车师傅。
他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美学大师
提到“生活美学”,就一定会提到蒋勋。
他是美学圈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花了毕生精力,
致力于美学教育的推广,
用布道的心情传播着美的感动。
他善于从衣、食、住、行方面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在小吃里发现信仰;感受服装的体温;如何营造一个家;怎样将焦虑的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
“我希望在生活美学里,‘美’不再虚无缥缈,不再只是学者专家口中的一些理论。
我希望“美”能够踏踏实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出来。”蒋勋说道。
他是林青霞的唯一偶像
曾救过她的命
林青霞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是亲人和朋友纷纷离开的时候:
她的母亲因抑郁症跳楼自杀,她的好友三毛、邓丽君、张国荣去世、黄霑相继离世,她的父亲也已病重……
林青霞夜夜失眠,甚至被香港八卦杂志拍到她进出心理诊所的样子,刺眼的标题写着“林青霞情绪失控,到精神科求医”。
友人为了安慰她,送了她一套蒋勋的有声书。
她一听就入迷。
此后,不论多忙,林青霞每周五都要从香港飞到高雄,听蒋勋讲文学。听到动情处,不觉泪流满面。她说——
你们把我当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蒋勋老师。
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
在蒋勋的感染下,她开始尝试书法、绘画和写作,艺术燃起了她的激情,甚至发愿
“60岁时要成为艺术家”
。
如今,林青霞分别写出了《窗里窗外》、《云去云来》两本散文集,活出了别样的精彩。
蒋勋的声音宛如一股清流,流进人的灵魂深处。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他是一开口就能让你安静下来的人。
这一次,他携手蜻蜓FM,来到相生一课,想带你发现美、聊聊他关于美的思考,找到生命本元的热情。
从《美的曙光》发掘美的渊源,
到《美的觉醒》鼓励五感平衡;
从发现身体内部奥秘的“身体美学”,
到发掘外界环境亮点的“生活美学”;
蒋勋先生鼓励你寻找独属自己的美学理解,不依附他人,不盲从名流,只遵从自己的内心。
扫描二维码
伴着蒋老醇厚清朗的声音
睁开发现美的眼睛
↓↓↓
讲 师 介 绍
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
家喻户晓的生活美学大师
百万畅销书作家
台湾《联合文学》社长
台湾知名画家、诗人
课 程 内 容
美的曙光、美的觉醒、
生活美学、身体美学
4
大模块、
55
节音频、
20
年经典之作
伴着蒋老醇厚清朗的声音
睁开发现美的眼睛
去觉知、去打开、去拥抱
寻找独属自己的美学理解
大 咖 推 荐
林青霞
华语影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星之一
“永远的梦中情人”
听了蒋勋的有声书八年,跟他学了些对美的鉴赏和文学写作知识,他的声音能安定我的心。蒋勋是我唯一偶像。
他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我们不需要对艺术、对“美”抱着表面的热烈,而应该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里,发现感动和惊喜。
愿你在蒋勋先生的指引下,打开五感,感受生活之美;了解世界艺术,启发自己的美学细胞,获得独属自己的美的见解。
▼
戳
【阅读原文】
▼
找回童心和爱
还有属于你自己的审美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