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汽集团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转型。通过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形象,该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突出表现。同时,它还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加强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并推动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此外,北汽集团还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高品质产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汽集团实现全面新能源化战略转型
北汽集团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牵引,坚定推进全面新能源化战略。公司打造了多款新产品,如享界S9和极狐等,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关键观点2: 北汽集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北汽集团联合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开启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温暖回家路”大型公益活动,为旅客提供便利服务。
关键观点3: 北汽集团在京津冀地区加强产业布局
北汽集团不断优化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助力首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它还与各地政府部门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领域的合作。
关键观点4: 北汽集团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北汽集团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体系,促进首都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外,它还积极参与电池制造基地项目,为京津冀地区车企提供电池产品。
关键观点5: 北汽集团推动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
北汽集团与华为、小马智行、地平线等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技术,推动高阶辅助驾驶量产和普及。同时,北汽集团还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整车出口量不断增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有品质和科技感的出行体验。
正文
2025年春运期间,北京的旅客们将感受到温暖的“北汽关怀”,一批特殊的志愿者将出现在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地,接送来往旅客,提供行李推车等服务,“北汽人”是他们共同的标签。作为首都国企排头兵,北汽集团联合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开启了为期近2个月的“温暖回家路”大型公益活动。
2024年,北汽在汽车市场收获颇丰。1-11月,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153.34万辆,其中,自主乘用车销售22.53万辆,同比大涨45.58%。自主品牌的高增长,正是北汽转型所期望的结果。更值得关注的是北汽更深层次的跨越。“新产品、新服务、新形象”,更多焕新的标签出现在这家首都国企身上。
“北汽集团要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牵引,坚定推进全面新能源化战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认为,北汽集团将全面新能源化作为转型突破口。
2024年,北汽打造了一部“世界级好车”——享界S9,这是北汽“ALL IN”打造的一款车,凝聚了北汽集团在多年豪华车制造和研发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也是与华为精诚合作的结晶,是华为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者。
“享界S9已经连续17周稳居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首,消费者觉得驾乘体验非常好。”张建勇透露,“针对享界S9,北汽给予了很高的优先级,抽调最优秀的团队、投入最核心的技术,建造了高端智能生态工厂,全力以赴。”享界就是北汽实现品牌向上,实现技术突围的一柄利剑。
极狐则是其稳扎稳打的中流砥柱。1-11月,极狐整车销售6.9万辆,同比大增213.4%,尤其在下半年,极狐连续几个月销量破万。作为明星产品,阿尔法T5与阿尔法S5是增长主引擎,两者在11月份销量突破9千台。
同时,北京汽车凭借“越野世家”底气不断夯实北汽自主品牌基座。11月,北京汽车共计交付新车26048辆,同比增长67%。BJ30与BJ40、BJ60携手,满足“近郊轻野、硬派越野、长途自驾”三大场景下的越野用车需求。
北汽福田在2024年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剑指“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计划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50%。2024年底,卡文品牌首款产品乐福发布,并带来重卡概念车Beacon。此外,基于全新第四代平台的新一代纯电动中VAN产品风景i系列,以及第六代全新智慧重卡欧曼银河9、福田欧曼银河7,都具备强大竞争力。
北京重卡2024年也在国内、海外实现双突破,针对中短途物流市场精心打造的全新一代重卡产品——“追梦青春号”发布,标志着北汽重卡的全新突破,更彰显了其引领行业迈向高端的坚定决心。
2024年6月,北京亦庄,一座新的电池生产基地正在加紧施工,由北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共同投建的北京时代电池制造基地项目,2026年建成投产后将为京津冀地区车企提供电池产品。
北汽集团充分发挥整车企业“链长”作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助力首都汽车工业的强大。北京经开区已形成了以北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在顺义区,北京奔驰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形成规模;昌平区与北汽福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打造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在密云区,北汽投资20亿元为享界打造智能生态超级工厂,这是一座关键工序百分百自动化的“黑灯工厂”,也是一座实现重金属零排放,废气100%处理的绿色工厂。
“绿色”已成为北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北汽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体系,促进首都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完成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建设,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建设。在京企业建设完成分布式光伏能力建设61兆瓦,每年发电约3800万千瓦时,建设地源热泵9.2兆瓦,可再生能源应用逐步提高。未来,北汽将持续以科技、绿色的产品和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京津冀地区,北汽福田雷萨(唐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曹妃甸投产,北汽福田(宣化)产业基地项目在张家口落地,海纳川奔驰产业园在天津武清建设……北汽集团不断优化布局,带动京津冀地区配套供应商600余家。“北汽集团致力推动形成北京汽车产业共生共链、高效协同的生态圈,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用实际行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张建勇表示。
在全国层面,北汽集团全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024年以来,北汽集团先后与西藏拉萨、新疆和田、青海玉树等地的政府部门签署协议,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绿色新能源发展等领域全面合作。同时,北汽集团还通过向西部地区交付新能源公交车、越野车等产品,为当地民众提供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北汽集团始终坚守作为首都国企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锐意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用高品质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是北汽集团焕新之年。作为变革标志,北汽正式启用全新LOGO,以北汽集团的中文名称和“BAIC”的英文缩写为主体。
BAIC是北汽集团的英文名称简写,也是集团英文品牌。B代表北京;AI代表以技术推动汽车产业革新的决心;C代表“连接”。一是连接消费者,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二是连接过去和未来,北汽立志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正如LOGO更换不是重塑、推倒重来,而是焕新和传承。三是连接合作伙伴和相关各方,实现更大范围共创共赢。
焕新LOGO吹响了北汽集团发展新征程的号角,一个更有创新力、更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活力的北汽呼之欲出。
闯劲十足的“70后”张建勇掌舵后,北汽在研发上再提速,2024年4月,北汽集团宣布年度研发投入预计将达132.1亿元,研发团队超8000人,2030年前累计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在七个核心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向着“科技北汽”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