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sir讲地缘
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沿着先人的足迹,探究缤纷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地理蹊  ·  “双11”网购包裹上高铁啦! ·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北部湾鲸类动物考察|活动报名 ·  3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沙特阿拉伯,不只“钞”能力 ·  4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格凸河“金光穿洞”百闻不如一见! ·  5 天前  
地理蹊  ·  中方宣布:安道尔、韩国等9国试行免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sir讲地缘

大航海时代 — 科钦之战

温sir讲地缘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4-15 07:39

正文

  在东非斯瓦希里城邦,达伽马代表葡萄牙第一次向阿拉伯人展示出了称霸印度洋的决心。迫于葡萄牙船队的压力,以及自己的体量(大型斯瓦希里城邦的常住居民不过万人),基尔瓦的穆斯林统治者,表示愿意臣服于葡萄牙。对于东非的阿拉伯人来说,这样做也有可能是一次机会。最起码从表面看起来,葡萄牙人能够帮助他们对接欧洲市场。而在此之前,输入往地中海的海上商品,只会经由波斯湾或者红海。
  事实上,葡萄牙人对东非的想法,远不止于将既有的斯瓦希里城邦,纳入自己的贸易网那么简单。能否在印度洋获得成功,决定着葡萄牙能不能晋升为一个“帝国”。在印度洋,印度才是成败的关键。为此,在达伽马第二次启航前往印度之后,葡萄牙人紧接着就派出了优秀的军官团前往印度,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以职业军人取代航海家,成为船队乃至海外领地的主官,也成为了葡萄牙从商业扩张向武力扩张的转折点。
  然而在马拉巴海岸,已经跟印度土著政权形成共生关系的阿拉伯商业集团,尤其是霸主卡利卡特所能够调动的资源要远高于斯瓦希里城邦。当达伽马以同样的态度,要求卡利卡特的统治者顺从时,与印度统治者关系良好的阿拉伯商业集团,作出了激烈的反应。拥有强大武力的达伽马,则开始打劫他们所遇到的阿拉伯商船,以期迫使阿拉伯人屈服。
  在这个过程中,达伽马舰队中的数艘军舰,与卡利卡特海军(实际为阿拉伯武装商船),在卡利卡特附近的海域进行了两次海战。尽管卡利卡特的船只在数量上十倍于葡萄牙人,但与有备而来的葡萄牙军舰相比,战力明显不足,最终完败于葡萄牙人。这一结果,使得马拉巴海岸的印度城邦,尤其是卡利卡特最大的竞争对手柯钦,纷纷开始与葡萄牙人合作。

  虽然在冲突失败之后,卡利卡特也表示愿意与葡萄牙人就贸易问题做进一步协商,但双方实际都不认为和平就此到来。尤其葡萄牙人还要求卡利卡特,驱逐所有的阿拉伯人。相比之下,柯钦的态度就要“真诚”的多。对于征服者来说,利用被征服地区的内部矛盾,能够让他们事半功倍的完成目标。比如在以后的美洲征服中,我们就会常态性的看到,总会有某支土著部落愿意充当“带路党”,以借助白人的力量来打击自己的对手。
  柯钦所拿出的最大诚意,就是在达伽马的船队返航之后,允许其留驻印度的分舰队,驻扎于自己的港口。葡萄牙随后向柯钦派驻军事人员,也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存在,对柯钦提升在马拉马海岸的竞争力,包括稳定内政都有诸多好处(显然柯钦的阿拉伯人不会喜欢看到这种合作)。在葡萄牙人“帮助”镇压阿拉伯人所引发的叛乱之后,柯钦的统治者甚至同意葡萄牙人在自己的海岸线上构筑军事据点(公元1503年)。
  对于在印度洋拥有野心的葡萄牙来说,这点至关重要。要知道一国的海洋影响力的延伸,并不仅仅取决于海军的实力,以及海岸线的质量,更取决于你在全球各沿海板块,尤其是关键海峡/水道上是否拥有基地。今天我们谈论中、美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正是这点。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巅峰之作,美国不仅凭借美西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在西太平洋拥有属于自己的海外领地(关岛)。更可以凭借与西欧国家的地缘及同盟关系(尤其是英国),获取那些前殖民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遗产。典型案例,就是美国从英国手中租借“迪戈加西亚岛”,从而获取了在印度洋中心位置的支点。
  相比之下,没有殖民和大航海时代积累的中国,在拓展蓝海影响力时,就掣肘多多了。先天不足但后天可补(填海造岛)的南海,是中国能够直接延伸海洋控制力的最重要领域。南沙在中国海洋战略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关岛之于美国。至于印度洋,支点国家是否愿意合作,更多要看中国所能展示的贸易合作前景了。
  柯钦愿意与葡萄牙人合作,也正是看中了与之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尽管这种合作,尤其是允许对方在自己领土上的军事存在,难免会让人想起当年存在于中国的“租界”。对这一合作倍感威胁的自然是一心希望驱逐葡萄牙人,并且不愿看到柯钦坐大的卡利卡特了。在控制卡利卡特宫庭的阿拉伯人看来,之前与葡萄牙人的几次冲突失败,更多原因在于自己准备不足。当葡萄牙人的堡垒开始兴建之时,卡利卡特的备战工作也紧锣密鼓的运转了起来。
  公元1504年,据守柯钦堡垒的葡萄牙人迎来的真正的挑战。为了拔掉这颗钉子,卡利卡特集结了它所有的力量(包括那些服从于卡利卡特的马拉巴海岸城邦)。这其中包含总数不少于6万的,由印度人组成的陆军;以及不少于150艘的船只,由阿拉伯人操控的海军。葡萄牙方面的军力,则包括总数不超过5艘的卡拉克、卡拉维尔两种型号的葡萄牙战舰;堡垒内的兵力也仅有150人左右。即使加上柯钦派来协助的数百印度军队。胜利的天平看起来完全倒向卡利卡特一边。
  然而战争从来不是一个拼数量的游戏,尤其是处在技术革命时代,技术领先方往往能够凭借技术上的代差,以非常小的代价取得巨大的胜利。在陆地上,葡萄牙人构筑的坚固堡垒,很大程度弥补了兵力的不足。封建贵族林立以及频繁的战乱,使得欧洲人在构筑城堡上颇有心得。十字军东征时期,是欧洲城堡技术的一个大发展期。正是依靠坚固的城堡,十字军骑士们才在穆斯林的包围当中,拉锯了那么长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水平的发展,又进一步让欧洲的城堡在设计上日趋科学。由此,也在16世纪初催生出了世界军事建筑史上著名的“棱堡”。

  所谓“棱堡”,简单点说就是把城堡原来平滑(平直)的轮廓,设计的凸凹有致。整个墙面上缀满凸出的塔楼式堡垒(棱堡),两个堡垒间的距离,则以远程交叉火力能够封死整个防御面为标准。实际上,类似的设计在中国古代也有。在很多古城墙上,大家会看到一些均匀分布的突出部——马面。这一设计所起的也是这个作用,只是相比之下,欧洲那些服务于贸易的军事堡垒,由于并不承担大规模的居民生存功能,在结构上能够做得更为复杂罢了。
  火药武器的普及,是催生棱堡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16世纪的欧洲战场,黑火药武器开始成为战场的主宰。虽然因为移动不便的问题,火炮在野战战场上的表现,不如火绳枪这类的轻型黑火药武器,但在城墙和甲板上使用,却正好可以规避这个弱点。同时,火器的普及还迫使防御方不得将城堡建得更坚固。相比之下,还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印度人,能够依仗的重型远程攻城武器就只有抛石机了。
  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时代之初,在海外所构筑的城堡还算不上是标准的棱堡,但在结构及与火药武器的配合上,上也已经非常成熟了。今天留存于世的最著名的葡萄牙殖民城堡,当属西非黄金海岸(加纳)的埃尔米纳奴隶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在葡萄牙人坚固的城堡,以及大量火枪、火炮的面前,卡利卡特的印度军队付出了极大代价。据说仅仅是第一次进攻,进攻方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

  当然,如果卡利卡特能够一直包围科钦的葡萄牙城堡,战略优势看起来还是在他们这边。毕竟葡萄牙人的武器再厉害,储备也有消耗完的一天。然而卡利卡特人却并没有办法真正包围葡萄牙人。基于地中海贸易和竞争的需要,欧洲人在沿海城堡的兴建上,一直很注意海、陆功能结合。三面环海的大陆岬角,是兴建贸易城堡的最佳选择。这将迫使拥有陆地资源优势的进攻者,不得不面对一个狭窄的进攻面,防御者则可将力量集中在一个防御面上。事实上,君士坦丁堡的选址及兴建,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只不过规模超常)。公元1453年,为了攻破这座千年古城,奥斯曼军队所集结的陆军及战船,都超过了对手的十倍。即使是这样,如果没有火炮优势,攻破君士坦丁堡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超级火炮帮助奥斯曼军队直接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但从战略角度来说,拜占庭的失败源自于它制海权的丧失。历史上,这座千年古城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在于其即使被对手进攻,也总能通过海路获得补给。类似的情况,其实早在2000年前雅典、斯巴达争霸的伯罗奔尼战争中就曾经出现。雅典城在斯巴达人的重兵包围之下,始终不被攻破,就是源自于它能够从海外殖民地得到补给。只不过,雅典城本身并没有兼具港口功能。为了能够打通海上生命线,雅典人在海岸线与城市之间修筑了一条“甬道”,并以重兵护卫。
  为了对接海上贸易通道而修筑的葡萄牙-科钦城堡,并不会被陆军所围死。也就是说,卡利卡特如果想彻底困死葡萄牙人,就必须取得海战的胜利。问题在于,葡萄牙人在海上的优势更为明显。如果说葡萄牙人在陆地上的优势,仅仅体现在防御上的话,那么船坚炮利的葡萄牙战舰,则不仅能够击沉对手的战船,更能够直接进攻对方的港口。
  最终在几次海上对战失败之后,卡利卡特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因,在于卡利卡特人也无法承受围城战所带来的损失了。在将近半年的围城战中,卡利卡特陆军穷尽了几乎所有的攻城方式。而整个战役中,仅仅是直接死在战场上的印度人,就超过了5000人。更为要命的是,战场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马拉巴海岸湿热的气候,造成了卡利卡特军队中疫病横行。以至于因病死亡的人数,几乎相当于战死者的三倍。即使没有军事常识的人也能看出,卡利卡特已经无力再战了。
  柯钦之战的胜利,为葡萄牙的印度洋称霸及帝国事业正式拉开了序幕。只是印度人及马拉巴海岸,并非印度洋的贸易的主导者。那些与卡利卡特利益相连的阿拉伯人,所能展现出的也远非伊斯兰世界在印度洋的全部实力。接下来,葡萄牙人将迎来真正的挑战。至于都有谁成为了葡萄牙人的下一个对手,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