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结论,2025年及2026年大概率是中国科技持续突破并实现领先世界的大年,从投资角度说,
胆大的可以直接干芯片和科创50,求稳健的可以考虑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990),一网打尽科创板。
2024年,雪球周刊邀请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2024年5月24日完稿的《阿里巴巴,正在打一场硬仗》,对腾讯和阿里巴巴二选一的问题做了分析,当时阿里巴巴76.5元,今天已经112.4元。
另一篇文章是雪球12月周刊邀请我写的《高端白酒开始进入混战模式》,11月26日交稿,泸州老窖从142元跌到了114元,看起来依然深陷泥潭。
仔细想想,我炒股这么多年,除了在中国平安狠狠栽了个大跟头,还真没怎么吃过亏。
中概互联我大概是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狂买,吹了大半年,没啥说的。
从2025年1月29日,也就是春节第一天,到2月5号,连续8天我在微信公众号上面连续发了11篇文章讲我对DeepSeek的理解,当时很多人在谩骂、污蔑,主要是看不起,不相信,到现在DeepSeek被全世界承认和接受,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不管从技术端还是产品端都是极为了不起的,将高阶智驾技术应用于全系车型,从高端到入门级,覆盖7万元至20万元市场,使得智能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推动了技术的普及,我国也会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推开智驾的国家。
只能驾驶方面,放开第一梯队的华为不说,小鹏汽车是国内首个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车企,其XNGP系统(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在多个城市推广,即使没有高精地图,依然可以实现城市辅助导航驾驶,小鹏计划在2025年推出真正的L3级别自动驾驶软件,并在未来实现L4级别的全无人驾驶。
说起智能驾驶,在2024年上半年全球的目光还是盯着马斯克的FSD,这才多长时间啊,FSD就不再是鹤立鸡群了,甚至我怀疑它还敢不敢说自己遥遥领先。
所有人都忽视了中国最近一年取得了多少科技重大突破,其中每一项放在五年前都是可以引发现象级讨论的。
24年9月25日,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并提前通知了美国具体的轨迹,技术自信极强。
24年12月26日,六代机首飞,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方在前沿战斗机领域可能领先于西方。
2024年076四川舰亮相,比法国的核动力航母还要大,全球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期攻击性,全球第一款海陆空三栖攻击舰,以此为平台,无人机航母技术储备已经全部完成了。
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首次开展航行试验,这是全球第一艘常规动力的电磁弹射航母母舰。
类似的技术还有很多,比如阿里在春节联欢晚会展示的AI技术、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等等,后者是目前为止全电人形机器人的巅峰,技术上已经领先特斯拉。
硬件、软件全部大爆发。
但是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哪吒2》的成功比六代机更震撼,截止到2月12日破92亿,全球影史排名24,这是全球票房前30名影片中,唯一一部非好莱坞影片,也早就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个别技术的突破很容易,但是文化的自信极为难得,鲁迅奋斗了一辈子,追求的无非是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罢了,而《哪吒2》让中国人昂首挺胸,这是一场文化的大胜利。
在没有全球,甚至全国特意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哪吒2》以中国文化内核创票房纪录,将强化“中国故事”的独特价值,挑战西方主导的普世叙事框架。它的意义更接近《阿凡达》之于全球3D技术革命,或《复仇者联盟4》之于好莱坞IP工业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阶段性巅峰。
国人可能早已经习以为常。
AI领域,在DeepSeek后面,阿里云和豆包同样发布了震撼的技术,阿里云不多赘述,一直是世界一流水平。
2月10日豆包团队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提出VideoWorld模型。VideoWorld在业界首次实现无需依赖语言模型,即可认知世界。VideoWorld 仅通过即浏览视频数据,就能让机器掌握推理、规划和决策等复杂能力。
如果把VideoWorld模型的能力和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结合,运用在军事和工业上面,潜力无可限量。
我甚至觉得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颠覆现有的所有智能驾驶技术,什么华为,特斯拉,小鹏,全部重新洗牌。
硬科技、软科技、文化实力都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人,最重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