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安全生产网  ·  DeepSeek眼中,安全员是什么样子? ·  昨天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让deepse ... ·  4 天前  
贵州法治报  ·  车停服务区遭恶意割胎?警方:王某,已刑拘! ·  3 天前  
贵州法治报  ·  车停服务区遭恶意割胎?警方:王某,已刑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会议议程 | 可沟通城市与都市空间:论坛与工作坊2017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7-11-24 09:00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可沟通城市与都市空间:

论坛与工作坊2017议程

主办单位:

中国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 2017年11月29日 -

地点:上海复兴中路505号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


开幕式

主持:陆晔(中国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09:00-09:05   Scott McQuire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09:05-09:10   黄旦(中国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09:10-09:15   合影

主题演讲

09:15-09:45   寻找可沟通城市:城市空间的演变

GaryGumpert(美国城市传播基金会)

Susan Drucker(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

09:45-09:55   问答与讨论

第一场

主持:Susan Drucker(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

9:55-10:20  博物馆及其多重空间:从作为庇护所的城市到分子化联盟

Nikos Papastergiadis(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Danielle Wyatt(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Millicent Weber(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0:20-10:35   点评:潘霁(中国复旦大学)

10:35-10:45   问答与讨论

10:45-11:10   教育的权利:大学布告栏文化及其空间生产——仙林大学城与UBC的比较

叶超(中国华东师范大学)

11:10-11:25   点评:马嘉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1:25-11:35   问答与讨论

第二场

主持:廖圣清(中国复旦大学)

13:30-13:55   多重空間:从非媒介中心视角出发考察中介化城市

Zlatan Krajina(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

13:55-14:10   点评:孙玮(中国复旦大学)

14:10-14:20   问答与讨论

14:20-14:45   乡愁的凝视、扫视和奇观:具身视觉体制下的乡愁旅游景观生产

袁艳(中国华中科技大学)

14:45-15:00   点评:高伟云(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15:00-15:10   问答与讨论

第三场

主持 :Hans-UlrichWagner(德国汉堡大学)

15:30-15:55   儿童公共游戏空间的数字化

Bjorn Nansen(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5:55-16:10   点评:张昱辰(中国上海社科院)

16:10-16:20   问答与讨论

16:20-16:45   可读的城市:建筑意象的公共性及其建构——上海“巨鹿路888号被拆事件”个案分析

尤莼洁(中国解放日报、复旦大学)

朱珉迕(中国解放日报、复旦大学)

16:45-17:00   点评:Scott McQuire(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7:00-17:10   问答与讨论


17:10-18:00   思南公馆自由参观

18:00-20:00   欢迎晚宴暨《地理媒介》中文版首发仪式

2017年11月30日

地点:国定路400号复宣酒店4楼2号会议室

第四场

主持:DanielleWyatt(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08:30-08:55   具身公共性: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生活

孙玮(中国复旦大学)

08:55-09:10   点评:Christiane Brosius(德国海德堡大学)

09:10-09:20   问答与讨论

09:20-09:45   建筑、媒介与城市交往空间

Scott McQuire(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09:45-10:00   点评:叶超(中国华东师范大学)

10:00-10:10   问答与讨论

第五场

主持:MillicentWeber(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0:30-10:55   一万个城市的故事:通过微信生产作为恐惧景观的“墨村”

马嘉兰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0:55-11:10   点评:尤莼洁(中国解放日报、复旦大学)

11:10-11:20   问答与讨论

11:20-11:45   时空大数据:数字化时代的“假体观视”——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城市时空关系的重构

周海晏(中国复旦大学)

11:45-12:00   点评:Bjorn Nansen(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2:00-12:10   问答与讨论

第六场

主持 :陆晔(中国复旦大学)

13:30-13:55   空间实践与多重时间“校准”: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如何再造政府

潘霁(中国复旦大学)

13:55-14:10   点评:ZlatanKrajina(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

14:10-14:20   问答与讨论

14:20-14:45   如何重新理解中国的“创意城市”话语

Jeroende Kloet(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14:45-15:00   点评:周海晏(中国复旦大学)

15:00-15:10   问答与讨论

第七场

主持:Gary Gumpert(美国城市传播基金会)

15:30-15:55   连接全球-地方的媒介:轨道交通在上海的传播(1980-2010)

张昱辰(中国上海社科院)

15:55-16:10   点评:Nikos Papastergiadis(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6:10-16:20   问答与讨论

16:20-16:45   智慧城市-骚动城市?印度德里的城市艺术与城市生态

Christiane Brosius(德国海德堡大学)

16:45-17:00   袁艳(中国华中科技大学)

17:00-17:10   问答与讨论

闭幕式

主持:孙玮(中国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17:10-17:20   黄旦(中国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17:20-17:30   Scott McQuire(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