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进化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于两性相交。对于人类和动物而言,异性相吸已臻成熟;而对于不可移动的植物而言,则需要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所以,各种开花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必须要拥有吸引蜂蝶的能力,才能实现生命的延续。
图片来源:全景网
图
1.
蜜蜂授粉
对蜜蜂而言,寻找和定位花朵可能主要依靠嗅觉和视觉,包括花儿的形状和颜色。研究表明,蜜蜂几乎看不到大部分的颜色,只对蓝光比较敏感。由于颜色一般来源于色素分子对特定光线的吸收和透过,蓝色很难单独通过色素形成。开花植物的花朵大部分都不是蓝色的,而蜜蜂对蓝色和非蓝色的花儿都有较好的辨识能力,并且不限于花朵的形状、尺寸和香味。那么,蜜蜂是如何看到那些非蓝色的花朵呢?
有鉴于此,剑桥大学
Beverley J. Glover
和
Silvia Vignolini
等人发现花瓣中无序的周期性纳米结构会产生蓝色散射光(
blue halo
),从而指引蜜蜂找到花朵。
图
2.
黄色花朵散射出的蓝色光(
blue halo
)
研究人员研究了
12
种不同颜色和进化种类的花瓣,发现
12
种花瓣中的周期性纳米结构具有极其相似的“有序”的无序度,这种无序的周期性纳米结构都能散射蓝色光,而且这种无序度和花朵外观颜色并不具有关联性。
图
3. 12
种花朵中相似的无序周期性纳米结构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周期性结构无序度的保守型进化,提供了明确的视觉输出与功能。当太阳光在特定角度照射到花朵时,无序的纳米结构会产生蓝色光环,并且这种蓝色光环似乎混合于花朵实际表现出的背景色之中。
因此,花朵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虽然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各自演化成了不同的颜色,以抵御害虫侵害或者吸引昆虫。但是,仍然保留了这种“有序”的无序周期性纳米结构,来保障种族的遗传。
图
4.
大黄蜂对蓝色光的响应
基于以上认识,研究人员设计了
3
种不同颜色的人工花朵,来评估花朵颜色本身的影响。研究表明,蓝色花朵对蜜蜂最具吸引力,蓝色光并没有提高蜜蜂觅食速度和访问频率。而在蓝色光存在情况下,黄色和黑色花朵上密封觅食速度明显加快。
这项研究为光生物学仿生应用提供了许多有趣而重要的信息,对于害虫防治,昆虫遗传以及光学器件微纳制造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