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肖锋 ☞ 社会趋势观察家,前《新周刊》总主笔
如果《无问西东》表现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清华精神,那此片从立意上就高过同类作品一截。
最帅最美的还是那一代老西南联大人,他们身着长袍在敌机下教书育人。
真心,正义,无畏,同情。我觉得这就是风骨。你可以没有风骨,但你不能有媚骨。
尽管有争议,尽管有硬伤,但还是要赞一下《无问西东》!
我对电影有个四象限划分:第一象限,既叫好又卖座,如《战狼2》;第二象限,叫好但不卖座,如文艺片《无问西东》;第三象限,卖座但不叫好,比如《前任3》;第四象限,都不好,烂片。
此前,我在@肖锋 微博上说,如果《无问西东》表现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清华精神,那此片从立意上就高过同类作品一截。前天我专门去看了,很好!虽然“无问西东”的含义没诠释透(当然也不可能)。
有些人抱怨没看懂。其实,一部电影只有一部分人看懂就可以了,你无须拍给所有人看。
《无问西东》里的联大展现了什么精神?
王力宏的国军飞行员很帅,黄晓明的清华工物系毕业生很帅,章子怡的护士小姐很美(就是找北医的,因为清华缺女生),但最帅最美的还是那一代老西南联大人,他们身着长袍在敌机下教书育人。
清华的家国情怀和北大的独立精神,是国之瑰宝,值得颂歌,值得叹息。
一是家国情怀。前几年,我写文章引发一个校训的风波,我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应是清华校训。现在我宁愿陈寅恪那句话,是送给北大的。而北大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应该是给清华人的。
不错,清华人是实干的。影片中,陈楚生演的那个大学生,国文英语满分、物理不及格,羞愧难当,因为当时读文是没出息的表现,好像只有读理工才能报国。清华生一入校就被教育“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二是兼容并包。“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可惜,电影没把这个主题拍出来。当然,能让《奇异恩典》成为主题曲已属不易。
三是百年清华的风骨。百年清华,百年中国。对于年轻一代,不知道过去真实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个粉红色的《芳华》,这部片给那个时代作了另外一个注解。
是的,我就是要说风骨,说一说联大时期一代文人的风骨。《新周刊》曾专门做了一期“民国范儿”。有没有范儿,对比民国文人与当今文化人照片就知道了。相由心生。
高晓松骂那个清华的毕业生,其实要骂就骂他的老师。你辜负了这个名号,和这个名号下的那份精神气质。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什么是“你心”?“谨以此片献给珍贵的你”,什么是珍贵?真心,正义,无畏,同情。我觉得这就是风骨。你可以没有风骨,但你不能有媚骨。
内耗、愚昧、犬儒,可以蚕食一代人的风骨
风声雨声读书声,还有伴随的炮火声,西南联大一代国家栋梁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当片尾出现一长串彩蛋时,人们驻足叹息,那是怎么样一代人啊!我不由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天的大学如此让人汗颜?
《无问西东》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外部的强权入侵,不会摧毁一个民族的意志,只会让他们精诚一致。但是内耗、愚昧、犬儒,却可以蚕食一代人的风骨。
我的清华女同学在朋友圈回我:今天,清华有什么骨,什么风,不是你我能决定和掌握的。好好做自己的主人,有风有骨。
电影里的联大让当今大学们汗颜,也让今天的清华汗颜,让大家汗颜。
本片拍于五年前,清华百年校庆时。在当时,我在校刊上看到这样一条宣传,“我们清华为共和国贡献的部级以上官员达400多名”。亲爱的母校,还是别这样说吧!难怪被人说成“大学不是大师的大学,是大楼的大学,是大官的大学”呢。
世界很美好,世事很艰难
名校是一个国家的标杆,一个国家的精神坐标。假如大学堕落,国民的民风能好到哪里去?
最后,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世界很美好,世事很艰难。愿你保守内心的那份珍贵。
我在《个人晋级二十条》中说了各种人生晋级的认知和套路,但有一样最重要:到底什么是人生跑长跑的本钱?是格局,是品格。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
▼阅读原文,肖锋的书单一键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