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心理学的导向下,我们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心理学本身的东西会激发人以为有心理学的障碍。
也可以说,当这些心理学的知识来到中国后,其实是使中国人的心理发生了混乱。
当然它一方面帮助中国人意识到心理学,但是它不适合中国这样的文化下培养的人种。
比如过去,老百姓说我心情不好,我睡不好觉,难过,因为我先生对我不好,现在可能都会归结在心理学上的抑郁或者人际障碍,或者是人格问题。
这是人心在无意识地求证。
也就是说,当我们学到一个理论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内心去寻找,把那样的感受归成抑郁症,而过去,我们不把它归成抑郁症。
所以,
心理学这个东西,越是普及,我们会发现心理学的问题真多,这不见得是我们这个社会压力造成的,而是我们对社会压力的认同和认知的歪曲。
这就好像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变大,宣传抑郁症,抑郁症就会增多,关注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就真的全球化了,事实就是这样。这个问题从哲学层面来说是发明一种观念就会创造一种现实,观念先于存在。
在东方哲学里面,神秀不算是个大师。
东方哲学认为,一切都是模糊的、边缘化的和非中心论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包括自我、本我、超我,也是很难分清楚的。
所以我们这些东方学者,更重视无为而治,我们追求一种境界,像混沌治疗一样。
现在的心理学进入了混沌学与复杂性思维,心理学不再是心理学,而是人学。
我讲课就讲自组织理论,自组织和自适应。国外的专家还没有把自组织理论应用在心理学,但是我已经在这方面做培训和教育了。
我要让每一个咨询师知道,你做不了什么,你不可能决定当事人的变化,但是当事人会有一个自组的能力,有一个自适应过程,我们只有推动他的自组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混沌理论很适合东方哲学,就是不可化约,不可确定,就像慧能大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现在心理学就是这种境界,而人的心理也是这样一个境界。
如果你进入不了现在的心理学,那你就是一个机械的心理学家,你不会做太多的好事,你帮助别人的结果,可能是让别人陷入更多的困境。